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6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某PTA企业生产废水的处理现状以及采用MBR工艺改造废水处理系统的工业化模拟试验。包括MBR的启动和污泥的驯化,以及在不同的CODCr负荷下的运行情况。当污泥的质量浓度在6.5g/L左右,溶解氧质量浓度控制在2mg/L,HRT在15h时,CODCr的平均去除率能达到93.80%;氨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0.28%和89.37%。试验期间,还考察了非常态下膜的污染耐受性以及微生物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2.
堆石结构拦河坝(以下简称堆石坝),是利用比较广泛的灌区引水工程,但是由于它不是永久性建筑物,每年在运用中带来的问题比较多,所以治理堆石坝的方案就摆到了水利工程技术人员面前。通过笔者多年运用观察,对堆石坝本身来说,最主要的是确定坝顶高程。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引水渠的进水流量、堆石坝的稳定和安全以及上游淹没范围等。堆石坝的坝顶高程要适当降低,根据实践经验应比设计坝顶高程低30~50厘米为宜,其依据有以下四点:一、并不影响灌溉用水在正常灌溉的情况下,堆石坝设计坝顶上面的过水深度可达20~50厘米,此时降低堆石坝坝…  相似文献   
3.
针对离子交换法生产 APT(仲钨酸铵 )现行工艺中结晶母液必须另设辅助流程处理的缺点 ,提出了一种新的工艺流程 ,即用纳滤法从结晶母液中选择性地脱除氯离子 ,避免了氯的积累 ,处理后的结晶母液可直接返回主流程  相似文献   
4.
以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烯醇为单体,通过在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进行交联亲水化改性处理,得到亲水性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考察了交联亲水化改性对聚酰胺反渗透膜形貌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以2000mg/L NaCl溶液作为进料液,在225psi压力下测试了反渗透膜片的选择渗透性能,同时在1000mg/L NaCl、150mg/L十二烷基磺酸钠(SLS)、1000mg/L牛血清蛋白料液条件下评价了膜片的抗污染性能。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表面进行亲水化改性处理,膜片表面微观形貌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膜表面的粗糙度降低、亲水性增强,膜片的分离性能和抗污染性能得到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针对离子交换法生产仲钨酸铵现行工艺中结晶母液必须另设辅助流程处理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工艺流程,用纳滤法从结晶液中选择性地脱除氯离子,避免了氯的积累,处理后的结晶母液可直接返回主流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粒度分析以及充放电性能测试对固相烧结法制备的LiCoxMn2-xO4(x=0,0.05,0.10,0.15,0.20)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并对电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LiCoxMn2-xO4(x=0,0.05,0.10,0.15,0.20)均为单一尖晶石结构,无杂相存在;晶格常数随着掺杂量x的增大而线性减小;钴掺杂有助于LiCoxMn2-xO4晶体更规则地生长,使一次颗粒呈现八面体结构;掺钴对LiCoxMn2-xO4的平均粒径无明显影响;纯LiMn2O4在循环过种中容量衰减快,钴掺杂明显地改善了LiMn2O4充放电循环性能,且大电流放电能力提高;随着掺钴量的提高,大电流充放电性能与循环过程中容量的保持率也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德兴铜矿精尾厂采用HDS工艺处理后的酸性废水和综合废水中COD和部分金属离子含量超标的水质情况,对酸性废水和综合废水在温度30℃、进料压力1.5 MPa、流量16~18 L/min条件下进行了纳滤处理.研究表明:随着纳滤浓缩倍数的增大,膜通量均呈现下降趋势,酸性废水浓缩4倍后的膜通量由70.06 L/(m2·h)减小到21.86 L/(m2·h),综合废水浓缩5倍后的膜通量由103.14 L/(m2·h)减小到39.99 L/(m2·h);纳滤处理后,酸性废水和综合废水中的SS、COD、S2-、Zn、Pb均达到现有企业排放标准;实验结束后,采用常规方法对纳滤膜进行清洗后,纳滤膜通量基本恢复到原来的膜通量.  相似文献   
8.
以生产纯偏钨酸铵晶体为目的,研究了化学中和-蚋滤耦合过程来生产纯偏钨酸铵晶体.利用仲钨酸铵(APT)为原料,系统地研究了温度、pH值、搅拌速度、膜压力等因素对过程的影响,得出了偏钨酸铵(AMT)生产的合道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采用纳滤膜处理江西德兴铜矿除铁后生物浸出液,通过试验考察操作压力、温度等对渗透通量、铜离子截留率和渗透液电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滤膜较佳操作条件为:温度30℃,运行压力15bar,流量14L/min;在此条件下浓缩3.7倍时,Cu2+截留率R为93.1%,浓缩液中Cu浓度为0.764g· L-1.  相似文献   
10.
以预测纳滤过程分离性能为目的,讨论了纳滤膜结构特征对分离性能的影响。采用基于扩展的Nernst-Planck方程的DSPM模型进行预测,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研究了纳滤膜孔径(rp)、膜内电荷密度(X)以及膜厚与孔隙率的比值(λ/Ak)对纳滤分离过程的影响,为纳滤膜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