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由于当前市场对英语应用以及高校翻译课程存在的问题,在此论证了翻译课程和翻译教学的改革的必要性,提出构建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3.
为了设计一种用于油井液位测量系统的气动高速大流量开关阀,利用小流量的先导高速开关阀驱动大通径的主阀芯.提出以控制腔的充放气过程中压力特性来描述该阀的动态特性.基于热力学、动力学、气压传动等理论详细建立数学模型,并搭建内外爆气动开关阀的实验平台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对阻尼孔通径、控制腔体积等影响动态特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仿真与实验相符.增大控制腔体积可减小压力振幅幅度,但阀芯开启时间变长;而阻尼孔通径与先导阀通径的比值在0.13~0.27内系统的响应特性颇好.实验结果表明,该阀有效解决大流量与高切换速度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满足业务管理需要,提高公司信息化水平,本文提出建设工程业务经营管理分析系统的具体方案,以实现工程业务管理和支撑,通过对公司日常经营数据的分析、挖掘,为公司决策者、各级管理者提供经营决策依据,以实现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相控阵超声检测系统对风电叶片等大型构件的检测精度,设计了4种不同结构的矩形出水口喷嘴,通过数值仿真对比分析了各个喷嘴的流动特性。分析发现应用维多辛斯基曲线作为引导进行流道内表面设计的喷嘴,其流束发散最慢,射流最稳定。为降低加工成本,基于道格拉斯-普克算法将理想的维多辛斯基曲线简化为一种分段式折线,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简化后的喷嘴与应用维多辛斯基曲线的喷嘴性能接近,射流稳定性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为实现具有输出力轨迹控制能力的气动力伺服系统,研究了气体通过比例方向控制阀阀口的流动以及气缸腔内气体的热力过程,建立系统的非线性模型.针对忽略温度动态而导致的较大的建模误差,构造了状态观测器来估计腔内气体温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全阶热力学模型的气动力伺服系统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在线参数估计来减小模型中参数的不确定性,利用非线性鲁棒控制来抑制参数估计误差、未建模动态和干扰的影响,从而保证一定的瞬态性能和高的气缸输出力轨迹控制精度.实验表明:当系统跟踪幅值为100N,频率为0.5Hz的正弦期望轨迹时,平均输出力跟踪误差为1.4N、最大输出力跟踪误差为3.9N;基于全阶热力学模型进行控制器设计是必要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摘要: 为了实现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电控气动控制,建立由1个位移传感器、2个压力传感器及4个开关电磁阀组成的离合器气动执行系统.采用滑模控制算法使系统对干扰和不确定性具有很强鲁棒性,同时为了减小颤振改善控制率,控制算法中引入死区.通过开关阀直接实施滑模控制率而不通过脉宽调制,可以降低噪声和能耗、延长阀的使用寿命、增强系统硬件的可靠性.离合器气动执行系统分别对正弦信号、光滑方波信号、离合器参考信号进行跟踪试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具有良好的轨迹跟踪精度及相对低的稳态跟踪误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气动系统中高精度伺服控制对低摩擦气缸的需求,提出一种利用静压气体轴承作为活塞的新型无摩擦气缸. 针对轴承耗气量及径向承载能力难以准确建模的问题,构建一种基于有限元数值求解方法的轴承气膜压力计算方法. 利用该方法,分析轴承的结构参数及时变的环境参数对轴承气浮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节流孔末端引入均压腔能够显著增加了轴承的径向承载能力,消除气膜中节流孔附近的压力尖峰,使轴承稳定性增强;供气压力、径向载荷和偏心率等时变参数对气浮特性的综合影响增加了简化活塞泄漏模型的困难. 为了后续对气缸进行控制,根据气浮特性仿真结果,提出一种基于特定径向负载假设下的泄漏量模型简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
崇礼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区域内有东沟、正沟、西沟三条常年过水河流。本文根据东沟流域崇礼水文站多年实测降水、蒸发、泥沙、径流、地下水、水质等方面资料,分析其年际变化及时空分部规律等水文特性,并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崇礼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建议,为防汛减灾、环境治理、合理开发利用东沟流域水资源提供技术支撑,为确保2022年冬奥会崇礼区域供水可靠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