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2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D2RM数字作品转借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传统DRM系统与用户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D2RM和数字作品转借的概念,建立了转借传播模型,讨论了实现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和解决方法.在D2RM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实例,通过推理,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证明基于D2RM的数字作品转借方案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相似文献   
2.
改性双基推进剂中HMX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一种准确测定硝化棉(NC)与奥克托今(HMX)共存分离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样品制备采取乙腈溶解水析出法;HPLC外标法测定HMX的含量,结果表明在HMX含量为21%时相对偏差为0.82,加标回收率为99.62%。  相似文献   
3.
汽包是锅炉系统受热并产生蒸汽的重要枢纽,控制汽包液位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是锅炉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工作任务。本文分析研究了汽包液位与给水和蒸汽用量之间的动态关系,采用三冲量控制方式,结合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基于西门子S7-300 PLC,设计了以锅炉汽包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系统投运后,有效提高了汽包液位的控制品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能源化工系化工工艺(煤化工)专业及城市燃气工程专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它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等方面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其专业前景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然而,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校学生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更加关注外经贸等专业行业,对将来面向大、中型企业的行业则兴趣不大,有不少学生其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煤化工专业曾是比较突出的一个。我们深深体会到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学生进系前后,通过各种形式的育人教育活动,在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汽车涂装脱脂工艺中,脱脂液温度是影响脱脂效果的重要参数。根据某汽车厂脱脂工艺流程以及控制要求,基于S7-300 PLC设计了脱脂过程自动控制系统,针对脱脂池液温度问题,设计了温度-流量串级控制程序,利用WinCC组态软件设计了人机操作界面。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动态电源管理(dynamic power management,DPM)是一种动态重构系统资源以提供适当系统处理能力和优化的系统功耗的设计方法,着眼于动态获得功耗和效率之间的平衡.动态电源管理结合津科WOLF-Linux系统采用的类纸显示单元的应用需求,产生了DPM结合APM的脉冲式动态电源管理方法.该方法目标是在对媒体阅读系统中实现阅读不耗电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羟丁型聚氨酯的应用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的发展概况和羟丁型聚氨酯的特点,重点介绍了以端羟基聚丁二烯、TDI预聚物等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羟丁型聚氨酯在弹性体、密封剂、胶粘剂、电绝缘材料和防水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低硫黄用量条件下,巯基苯并噻唑、四乙基二硫代秋兰姆断链体系对硫调型氯丁橡胶门尼粘度、焦烧时间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转化率下,产品门尼粘度波动范围较小,同时巯基苯并噻唑的加入,对产品的力学性能及老化性能有所改善.因此采用该体系可以达到在不影响产品性能的前提下,控制门尼粘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高等工业学校培养目标应该是各类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毕业生进人工业界所承担的任务大致有以下几种:技术革新、生产管理、产品开发、工艺改造、设备设计、装备强化、环境治理、节能减耗、装置引进、工程施工等,这些都离不开工程能力的培养,例如当产品开发负责人(研究型工程师),必须掌握工程研究和工程设计的规律,必须掌握国内外产品的发展规律;当总工程师(技术型工程师),必须掌握同一种产品不同的生产方法才能作出决策;当经理和厂长(管理型工程师)就必须首先熟悉生产流程、主要设备操作条件,这样才能使生产优化。大学学习阶段应该得到这些方法论训练,因此,从培养目标来讲,工程能力应该成为工科院校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