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栖霞地区金矿点繁多,但具规模金矿床却很少。通过对该区地质特征的分析,明确了找矿标志。认为栖霞地区金矿成矿条件与邻区基本相似,但由于重熔花岗岩体侵位较深,含矿热液未能运移至浅部,因而热液矿床赋存深度较大,地表及浅部金矿呈现"矿点多,规模小"的分布特点。栖霞地区深部找金潜力很大,应加强隐伏的深熔、重熔花岗岩、断裂及其下盘次级断裂所在部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劳动认知、劳动情趣与劳动意志3个层面分析了当今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劳动价值观问题,提出“知情意行”合一培育劳动价值观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橡胶与钢丝的粘合性能,对子午线轮胎使用寿命非常重要。随着我国轮胎产业的飞速发展,钢丝帘线粘合剂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间-甲、间-甲-白和间-甲-白-钴三种体系的粘合剂在当今橡胶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为应对欧盟的REACH法规和2012年11月1日正式生效的欧盟轮胎标签法,和我国环境现状的严峻形势,2012年4月,国务院通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年-2020年)》要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高质量服务的图书馆.在这样图书馆里工作的馆员,对他们的工作要求与在其它岗位上工作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要适应图书馆的工作,馆员应该具备各种素质和能力,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馆员.  相似文献   
5.
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的合成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二乙氨基乙醇为原料,氢氧化锂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合成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的改进工艺进行了研究。该工艺以正己烷为携甲醇溶剂,采用分水器从反应体系中不断地分出甲醇。得到较佳反应条件:n(甲基丙烯酸甲酯)∶n(二乙氨基乙醇)∶n(催化剂)=2.4∶1∶0.42,反应时间为6h,反应温度约70℃。在以上条件下,目标产物的含量为94.96%,收率为93.16%。该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廉价易得、产品含量及收率高、设备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对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性观念、恋爱经费、恋爱与学业的关系以及恋爱受挫能力等恋爱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在恋爱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7.
农村党员干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流砥柱,其队伍的素质如何、其作用发挥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他们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强有力的保证。因此在这一关键时刻,不能忽视基层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测定、垂直燃烧试验和锥形量热分析研究了苯氧基改性聚氨基环三磷腈(PPHACTPA)对酚醛胺固化环氧树脂(E-44/NX-2003)的阻燃作用,并与聚氨基环三磷腈(PHACTP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PHACTPA对E-44/NX-2003的阻燃作用与PPHACTPA中苯氧基的数量有关。当每个磷腈环约含有1个苯氧基时(PPHACTPA-1),其阻燃作用略优于PHACTPA,而每个磷腈环所含苯氧基数增至2(PPHACTPA-2)时,其阻燃作用明显降低,差于PHACTPA。PHACTPA和PPHACTPA主要是通过凝聚相机理对E-44/NX-2003产生阻燃作用。阻燃剂在高温下生成具有强脱水作用的磷酸类化合物而促进环氧树脂固化物炭化,同时环氧体系分解生成的惰性气体使炭层发泡形成膨胀性炭层。这种致密的膨胀性炭层通过隔热隔氧及抑制环氧体系进一步地分解而产生阻燃作用。PPHACTPA-1更易转变成磷酸类化合物,因而促进成炭的能力更强,阻燃作用更好。PPHACTPA-2含磷量低,因而促进成炭的能力较差,阻燃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区域地质调查是以PRB过程为基础的操作单元,集GPS、GIS、RS技术为一体,以实现区调工作全程数字化操作。以路线地质调查为例,详细介绍数字填图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从野外到室内以及最终阶段成果提交的PRB过程,阐述数字化区域地质调查填图的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10.
九岭山双拱分离式隧道全长5 472.5 m,轴线总体方向N47°W,最大埋深887 m。场地围岩主体以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板岩为主,出口段为雪峰晚期花岗闪长岩;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弱风化岩石透水率为7.84~6.64 Lu,微风化岩石透水率为0.107~0.106 Lu。围岩BQ值为150~500,初步分级为Ⅴ~Ⅱ级。隧道主体内发育有4条规模较小的构造破碎带,走向近EW向,对隧道的稳定性影响较小,但对隧道涌水将会产生不利影响;地应力以水平应力作用为主,最大水平主应力的优势方向为N52°W~N58°W。隧道所处地段区域稳定性较好,新构造运动不发育,适宜拟建工程项目的建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