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多属性综合方法预测含油气性及其效果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油气勘探开发目标大多受构造岩性等多种地质因素控制,地震属性一般也都受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根据研究目标情况,在地震属性―地质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和信息分解技术可以得到与研究目标关系密切的多属性地震信息。在地震属性优选的基础上,运用MD I综合预测系统可以实现地震多属性与储层信息的结合和运用多种定性、定量化模型以及利用多属性信息融合,可以实现多属性综合储层油气预测。指出由于对信息进行优化组合能够导出更多的有效信息,可以大大减少预测的多解性,实钻结果在很多地区都获得了油气层,显示了多属性综合方法预测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柴西地区古近系—新近系致密油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柴西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与新近系上干柴沟组地层均具备致密油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柴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有效烃源岩有机碳质量分数为0.8%~2.0%,有机质类型以Ⅰ—Ⅱ1型为主;上干柴沟组有效烃源岩有机碳质量分数为0.6%~1.5%,有机质类型以Ⅰ—Ⅱ1型为主。热模拟实验表明,柴西地区古近系—新近系在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Ro)为0.47%~1.30%时为主要生油阶段,Ro为0.75%时达到最大液态烃产率,具有烃源岩在低成熟阶段即可大量生烃并迅速排烃的特点。沉积相研究认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和新近系上干柴沟组广泛发育的半深湖—深湖相烃源岩和与其互层沉积的滨浅湖相砂体或碳酸盐岩,构成了对致密油形成非常有利的源储共生关系,而古构造斜坡区和生油凹陷中心是致密油富集分布区。优选柴西地区新近系扎哈泉凹陷—乌南斜坡区上干柴沟组、南翼山—小梁山区带上干柴沟组—下油砂山组、七个泉—跃进斜坡区下干柴沟组上段为致密油三大有利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分布规律与生烃潜力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主要分布在柴东地区,是该盆地勘探和研究程度较低的层系之一。通过对二维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对石炭系统层及平面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钻井、露头和分析化验资料,整体评价了石炭系的生烃潜力,指出了有利生烃凹陷,为石炭系新层系进一步的勘探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油气成藏机理与有利勘探方向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通过对柴北缘西段典型油气藏的解剖认为,该区油气藏的形成取决于烃类生成、圈闭发育、储盖组合、油气运移和聚集诸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机配置;油气分布严格受生烃坳陷的控制,古圈闭、古隆起是油气长期运移的低势区,能优先捕获油气,具有发育深层原生油气藏的有利条件;浅层次生油气藏的形成与断裂活动密不可分,断裂的封闭性及其圈闭的保存条件是次生油气藏发育的决定因素;侏罗系自生自储式、第三系下生上储式储盖组合广泛发育,良好的储集性能与储盖组合是油气富集的重要保障;成藏静态要素与动态要素的有机配置,控制了该区油气最终是否成藏。通过综合评价认为冷湖-南八仙构造带、马海-大红沟隆起带勘探程度较高,下一步应作为战略展开勘探领域,赛什腾坳陷带应作为战略突破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始新统下干柴沟组为咸化湖盆沉积的混积岩,其组分包括湖相碳酸盐、碎屑颗粒、泥质等,且岩石中含较多的盐类矿物。通过岩芯观察、物性分析、毛管压力测试、成像测井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研究发现,混积岩具有双重孔隙介质,一类为孔径较大的裂缝和盐类矿物溶蚀孔,另一类为孔径较小的盐间缝和白云石晶间孔,共同构成了毛管压力曲线上的“低窄高宽的双平台”结构,岩石物性整体上较差,以“低孔—特低渗”为主,孔喉普遍较细。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白云石元素组成具有“高铝硅低铁锰”的地球化学特征,FeO平均质量分数为1.322%,MnO平均质量分数为0.060%,明显低于热液白云岩中的铁锰质量分数,为准同生交代成因的典型特征。白云石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收缩晶间孔,这类基质孔隙储油是支撑英西地区持续稳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吐哈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多旋回叠合型盆地,既具有断陷型盆地特征,又具有坳陷型盆地性质。在该盆地内部既有可能发育断陷期陡坡带的岩性油气藏,又有可能发育坳陷期缓坡带的岩性油气藏,其胜北洼陷在中侏罗统-白垩系沉积时期主要发育5种陆相沉积相类型、10种沉积亚相类型。根据层序地层和沉积微相分析,认为胜北地区岩性油气藏发育的有利相带主要分布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冲积扇扇中辫流河道、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滨浅湖滩坝当中。  相似文献   
7.
扎哈泉凹陷N_1~1沉积体系研究及有利相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勘探实践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扎哈泉凹陷上干柴沟组下段(N11)发育辫状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岩性油藏和致密油藏勘探潜力巨大。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文中通过对扎哈泉凹陷上干柴沟组下段(N11)沉积时的古地理背景分析、泥岩颜色、粒度累积概率曲线、河口坝、远砂坝砂体发育的规模、平面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和油气勘探现状等方面的系统分析。认为研究区向东至绿草滩及其以北区域辫状三角洲前缘分流水道砂和河口坝砂体发育,具有较好的油气地质条件,具备发育构造圈闭和构造背景上的岩性圈闭的地质条件,勘探潜力较大,是油气勘探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