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供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D-IVF)中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上游法处理精液后的胚胎情况。方法:回顾本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D-IVF 135个周期,观察冷冻精液复苏后经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上游法处理后精子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活动率等精液情况,以及受精以后的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对照组为同期46个因丈夫梗阻性无精行ICSI的周期。结果:处理后精子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活动率均大大提高,但是精子密度却大大下降,处理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精以后的实验室资料和对照组比较,各项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上游法的精液处理方法在D-IVF中是一种稳定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影响供精人工授精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08年4月期间在该院行供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with donor semen AID)的840例妇女,共1 478个周期。分析年龄、输卵管通畅情况、子宫内膜类型、AID手术方式与AID成功率的关系。结果:①年龄越大,AID成功率越低,大于35岁的不孕妇女AID成功率明显下降。②输卵管欠畅,AID)成功率明显下降。③子宫内膜A型的病例AID成功率高于其他类型的病例。④宫颈内和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妇女的年龄、输卵管治疗史及子宫内摸类型是影响AID治疗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在无宫颈因素的妇女中,宫颈内人工授精较宫腔内人工授精操作更简便,成本低,且成功率相似,应该考虑首选宫颈内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发育音猬因子(SHH)诱导恒河猴骨髓间质细胞(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分子变化. 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恒河猴骨髓干细胞,应用Westem-blot方法检测SHH诱导细胞内信号蛋白变化,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特异性抑制剂对细胞诱导过程的影响. 结果 SHH诱导恒河猴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分化过程,细胞内激酶p38在加入诱导液5 min后即被激活,随着时间的延长持续升高,1h达到最高峰,诱导前、后p38的总量未见变化;而磷酸化的ERKl/2被抑制,5 min时即开始减少,在2h内逐渐降低,诱导前、后ERKl/2的总量未见变化. 结论 MAPK激酶系统参与SHH诱导恒河猴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分化过程,p38被激活,而ERK被抑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多种因素对供精人工授精(AID)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本中心治疗的10 690个AID周期,对女方年龄、不孕年限、治疗方案、输卵管通畅程度、子宫内膜厚度、每周期排卵数、每周期A I D授精次数、精子冻融复苏后浓度、精子冻融复苏后活动率、精子冻融复苏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与术后妊娠结局进行χ~2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30岁妇女的妊娠机会是年龄35岁者的1.934倍(OR=1.934,P0.001)、年龄31~35岁妇女的妊娠机会是35岁者的1.511倍(OR=1.511,P0.001),自然周期妇女妊娠机会是促排卵周期者的1.307倍(OR=1.307,P0.001),每周期AID授精2次的妇女妊娠机会是1次组的1.486倍(OR=1.486,P=0.001),每周期AID授精3次的妇女妊娠机会是1次组的1.338倍(OR=1.338,P=0.020),每周期排卵2个的妇女妊娠机会是排1个卵组的1.362倍(OR=1.362,P=0.001),每周期排卵3个的妇女妊娠机会是排卵1个组的1.499倍(OR=1.499,P=0.004),精子冻融复苏后活动率60%的妇女妊娠机会是≤60%组的1.211倍(OR=1.211,P=0.038),精子冻融复苏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35×10~6的妇女妊娠机会是≤25×10~6组的1.319倍(OR=1.319,P=0.011)。结论女方年龄≤35岁、每周期排卵2~3个、每周期AID授精2~3次、精子冻融复苏后活动率60%和精子冻融复苏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35×10~6能提高授精妇女的妊娠几率;在患者无明显排卵障碍的情况下,应首选自然周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囊胚玻璃化冷冻前用激光对囊胚腔进行皱缩的临床效果。方法:激光打孔使囊胚腔皱缩后将囊胚玻璃化冷冻(皱缩组)或直接将囊胚玻璃化冷冻(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317个囊胚解冻周期均进行了移植。其中对照组178例和皱缩组139例,两组年龄、不孕年限、内膜厚度、平均移植胚胎数、优质囊胚率、流产率、多胎妊娠率和异位妊娠率比较未见差异(P0.05);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率(44.9%)、种植率(34.4%)均低于皱缩组(66.9%、48.5%)(P=0.001)。结论:囊胚玻璃化冷冻前使用激光打孔人工皱缩可显著提高临床妊娠和着床率,值得临床探索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与平板培养比较,探讨悬滴三维培养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肝样分化的诱导效应。方法: 对rMSCs进行悬滴培养,以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作为诱导因子,同时设定平板培养诱导和非诱导对照组,在培养第7、14和21 d后,通过RT-PCR法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PF)和角蛋白(CK-18)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并通过ELISA检测培养液上清中ALB的分泌。结果: HGF悬滴培养的rMSCs形成球状三维结构,内部呈现空囊样结构,大量细胞聚集在球体外侧面;在第7 d就出现ALB和CK-18的强阳性表达,而AFP则表达较弱。HGF培养的单层rMSCs直到第14 d才出现ALB、AFP和CK-18 mRNA的弱阳性表达,蛋白表达则在第21 d才呈现阳性。ELISA检测到HGF悬滴培养后rMSCs能够胞外分泌ALB,与正常和平板培养诱导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悬滴培养为rMSCs创造一种球形三维培养微环境,在HGF的诱导作用下,rMSCs横向分化为肝样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在体外条件下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EGFP-mESC)分化为精原干细胞(SSC)的条件,建立有效的技术平台。方法:采用部分模拟胚胎早期发育的方法,将EGFP-mESC(XY)经体外悬滴培养,制备拟胚体(EB);使用免疫磁珠分选法从EB中分离出表达原始生殖细胞(PGC)表面标志SSEA-1的细胞;获得的细胞经2μmol/L维甲酸(RA)诱导增殖,使之向雄性生殖细胞分化。对诱导的细胞采用RT-PCR及免疫荧光检测特异性基因及蛋白的碱性磷酸酶。结果:在诱导EGFP-mESC向雄性生殖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采用RT-PCR方法检测到了雄性生殖细胞特异表达基因Sry、fragilis、stella、Tex14等mRNA的表达;利用激光共聚焦方法检测到SSC表面标志蛋白Stra8、integrin-α6及Hsp90α的表达。结论:采用RA体外诱导EGFP-mESC定向分化为SSC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VIG)被动免疫治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患者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选择71例URSA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IVIG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15例,IVIG治疗组56例接受国产IVIG 10 g,每3周1次,妊娠后每月接受国产IVIG 1次,直至妊娠26~30周。对照组则未予IVIG治疗。观察两组妊娠结局。流式细胞仪分析IVIG治疗前后妊娠成功者和失败者体内IFN-γ+CD4+T细胞、IL-10+CD4+T细胞和NK细胞亚群比例变化。结果:56例患者经IVIG治疗后,妊娠成功率为86%(48/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IVIG治疗组中,妊娠成功者体内IFN-γ+CD4+T细胞、CD56+CD16+NK细胞亚群比例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IL-10+CD4+T细胞、CD56+CD16-NK细胞亚群比例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妊娠失败者IVIG治疗前后体内各细胞亚群比例无明显改变。结论:IVIG被动免疫治疗能调节URSA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应答,有利于维持妊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供精人工授精(AID)助孕后的妊娠结局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0年4月在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AID助孕成功妊娠的1102例113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自然流产发生率为14.11%(160/1134),其中生化妊娠流产占20.00%(32/160),临床妊娠流产占80.00%(128/160)。随着年龄的增加,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P=0.001)。异位妊娠发生率为1.32%(15/1134),妊娠中晚期引产发生率为0.88%(10/1134)。多胎发生率为2.73%(31/1134),其中三胎占12.90%(4/31),双胎占87.10%(27/31)。726例分娩,其中单胎占97.66%(709/726),双胎占2.34%(17/726),分娩方式中顺产自然分娩占42.15%(306/726),剖宫产占57.85%(420/726)。出生新生儿743个,男婴占50.87%(378/743),女婴占49.13%(365/743),男女性别比为104∶100。新生儿出生体重(3180±480)g,出生孕周(39.15±1.43)周。低出生体重儿占6.73%(50/743),巨大胎儿2.69%(20/743),早产儿4.17%(31/743)。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4%(13/748)。结论女性年龄是AID妊娠重要影响因素。AID助孕在自然流产、异位妊娠、妊娠分娩、子代出生缺陷和健康状况等方面和自然受孕相似,是一项安全可靠的辅助生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