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8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80篇
医药卫生   1337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97篇
  2000年   3880篇
  1999年   3957篇
  1998年   1012篇
  1997年   685篇
  1996年   783篇
  1995年   639篇
  1994年   47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感染性骨不连是骨科治疗中一大难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病灶清除,石膏外固定,等待骨感染控制并稳定后3~6月始能做内固定或自体骨移植等治疗,不但治疗时间长,邻近关节功能障碍明显,而且仍有相当多的失败率.近些年来采用带血管的肌骨瓣或骨皮瓣移植,手术复杂,创伤大,而且存在植入骨不连接甚至感染的可能.1998年3月-2004年6月我们采用骨外固定治疗感染性骨不连18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单平面半针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方法并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方法:1993年至今32例胫腓骨骨折,采用单平面半针外固定架固定。术后早期扶拐下负重行走,支架动力化管理。结果:术后随访1年,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3例天,全部患者一年半后膝踝关节活动良好,无肌肉萎缩及骨质疏松。结论:单平面半针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可以减少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的出现,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因发热、呻吟3d入院。病史采集: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有轻度窒息史,体重2500g。生后第2日即呻吟、发热、阵发性屏气、拒乳。其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母妊娠期间未接触过X射线、无毒物接触史及服药史。体检:T38.3℃,刺激反应欠佳,哭声低弱,皮肤黄染,无出血点及淤斑,前囟平、略紧,双瞳孔对光反应灵敏,无鼻扇,口周轻度发绀,心肺(-)。脐轮红肿,肝剑突下3cm,肋下5cm,脾肋下3cm,质地均韧,四肢肌张力略增高。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5岁。右上肢起皮疹、脱屑,反复发作5年余。5年前右手小指外伤愈后不久,即在原创面起红斑、丘疹、脱屑,并沿小鱼际呈线状向上肢蔓延,微痒,夏重冬轻。近2年来,皮损数目增多,面积增大,向右腋下、右肩胛区扩散,同时右股内侧及右侧阴囊亦出现同样皮疹。...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各行业的发展,某些不法奸商为谋取暴利,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时有发生,这种不良现象扰乱市场经济,尤其对名优产品企业的经济和声誉有严重影响,对消费利益和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一定威胁,为保证食品卫生质量,维护消费自身权益,打击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我省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近十年来严格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现将具体案例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医疗统计是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评价医疗质量指标,从总的趋势看已由单项评价过渡到综合评价.只有综合评价才能弥补各种单一方法的不足,才能较客观地反映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各科室的实际工作水平.本文试用了综合指数ORAQL的方法,将常规监督性检查统计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13例良性小脑出血的患者,从起病、临床表现进行了具体分析.总结出中老年良性小脑出血的6个特点,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使用腘绳肌腱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部分重建、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的疗效差异。方法 本研究共包括56例ACL重建病例,其中部分重建11例,单束重建25例,双束重建20例。所有患者术前及随访时均进行IKDC2000、Tegner和Lysholm评分以及常规KT-2000和后推KT-2000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19.84±5.03个月(13~22个月)。对三组的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的配对t检验显示,术后的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比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后推法KT-2000测量显示,ACL双束重建可以比单束重建获得更好的膝关节稳定性,ACL部分重建组膝关节的稳定性优于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组。但常规KT-2000测量无法辨别三种术式之间膝关节稳定性的差异。结论 ACL双束重建可以比单束重建更好地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ACL部分重建的临床效果优于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后推KT-2000测量在ACL双束重建和部分重建的术后稳定性评估上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采用壮观霉素(Trobicin淋必治,普强药厂比利时分厂2.09/支)加环丙沙星(广州白云制药厂250mg/片)治疗淋病合并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