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分析运用发展取向的绩效考核方法对助产士行为的影响。方法以我科9名助产士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度对助产士进行评价取向的绩效考核方式,2018年度对助产士进行发展取向的绩效考核方式。比较2个年度与助产士行为相关的个人绩效考核指标,同时对比2年内与助产士相关的顺产结局。结果与2017年度相比,2018年度助产士平均承担科室工作、平均技能考核成绩、平均微信学习平台转发文章、平均参加学术会议、平均护理服务受表扬次数均明显上升,发生护理质量缺陷项目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明显下降,而分娩镇痛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发展取向的绩效考核可以有效调动助产士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助产士积极行为,对助产学科的建设明显有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阴道羊膜腔灌注治疗临产后羊水过少的单胎初产妇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2015年4月—2018年3月临产后诊断为羊水过少的358例单胎初孕妇,分为行经阴道羊膜腔灌注的治疗组(166例)和未行羊膜腔灌注的对照组(192例),比较2组的分娩结局(顺产率、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和产褥感染率)和新生儿结局[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脐动脉血乳酸值、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发生率、入住新生儿科率]。结果:治疗组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产钳助产率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产后出血率和产褥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新生儿脐动脉血p H值、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而治疗组新生儿脐动脉血乳酸值、MAS发生率和入住新生儿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羊膜腔灌注治疗单胎初产妇临产后羊水过少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显著改善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3.
1 HCV感染与妊娠结局 1.1 对婴儿的影响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伴随孕妇HCV感染率的增高,低出生体质量儿、小于胎龄儿、入住NICU及需要辅助通气治疗的危险性也随之增高[1].然而,没有充足的证据显示HCV感染与新生儿低Apgar评分、黄疸及早熟有关.  相似文献   
4.
陈晓  徐烨  杨振华  孙超颖  张岩 《武警医学》2020,31(12):1013-1016
 目的 比较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 清宫术前高强度超声聚焦(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与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UAE)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01至2018-10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妇产科收治的77例CSP病例资料,根据清宫术前预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海扶组先行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动脉栓塞组先行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均在治疗后2~3 d再行清宫术。分析孕龄、剖宫产次数、距前次剖宫产时间、妊娠时间、孕囊平均直径、子宫瘢痕处肌层厚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清宫术时转为开腹手术的例数、手术方式及CSP分型情况等。结果 海扶组术中出血>50 ml的有2例,占5.41%,子宫动脉栓塞组出血>50 ml的有6例,占17.14%,海扶组比例明显低于子宫动脉栓塞组(P<0.05)。CSPⅢ型的5例患者,其中海扶组有2例,子宫动脉栓塞组有3例,刮宫术时均因出血多转为开腹手术。两组在清宫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海扶组明显低于子宫动脉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IFU联合清宫术终止CS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正子宫破裂是产科罕见的严重并发症,威胁母胎生命。随着子宫手术史的增多,子宫破裂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但仍有近一半的子宫破裂发生在无瘢痕子宫[1],而且往往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胎盘异常种植、子宫壁隐匿或微小缺陷合并感染、外力刺激均可诱发子宫破裂。胎盘异常种植是导致子宫破裂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早期膀胱灌注与常规灌注对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预防和毒性作用。方法检索国内外关于术后吡柔比星早期膀胱灌注与常规灌注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比较研究,按预设的标准进行筛选纳入5项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吡柔比星早期膀胱灌注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优于常规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优势比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45、0.26~0.77(P=0.003〈0.05)。治疗毒性主要是尿路刺激征/腺性膀胱炎。Meta分析显示总的尿路刺激征的发生率在早期灌注组较常规灌注组显著降低,其优势比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63、0.41~0.95(P=0.03〈0.05)。结论吡柔比星早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灌注,毒性作用显著低于常规灌注组。因纳入研究有限,建议进行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高质量临床试验,提供更佳循证证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阴道羊膜腔灌注治疗临产后羊水过少的单胎初产妇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2015年4月—2018年3月临产后诊断为羊水过少的358例单胎初孕妇,分为行经阴道羊膜腔灌注的治疗组(166例)和未行羊膜腔灌注的对照组(192例),比较2组的分娩结局(顺产率、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和产褥感染率)和新生儿结局[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脐动脉血乳酸值、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发生率、入住新生儿科率]。结果:治疗组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产钳助产率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产后出血率和产褥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新生儿脐动脉血p H值、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而治疗组新生儿脐动脉血乳酸值、MAS发生率和入住新生儿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羊膜腔灌注治疗单胎初产妇临产后羊水过少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显著改善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