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生儿自发性胃穿孔主要由先天性胃壁肌层发育不良或缺损所致,虽然临床上少见,但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近年来由于在早期诊断及围手术期治疗方面均有改进,治愈率有所提高。我科2000年10月~2005年3月收治10例新生儿自发性胃穿孔患儿,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入院就诊时间为生后5 h~6 d,早产5例,低体重儿3例,有明确窒息史4例,合并脐膨出1例。全组均表现为腹部膨隆、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或紫绀、频繁呕吐,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腹腔穿刺均抽到气体或脓汁、粪便,X线立位平片均显示胃泡影消失及膈下游离气体。1…  相似文献   
2.
1病例资料患儿女,4岁。因皮肤黄染、消瘦,腹部包块2年,包块增大明显伴发热、腹痛逐渐加重7d入院。体查:T38.8℃,P115次/min,R32次/min,BP108/70mm Hg(1mm Hg=0.133kPa),神志清楚,精神疲乏,呼吸急促,皮肤黏膜明显黄染,腹部不对称性隆起,右腹显著隆起,触及包块,张力高,不能推移,上达肋下,下抵盆腔(图1),右侧腹腔完全被包块占据,包块向左超过腹中线占据左侧大部分腹腔(图2),叩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血常规:WBC28.6×109/L,NE82.9%。血液生化:总蛋白(TP)50.7g/L(正常值60~80g/L),谷丙转氨酶(ALT)253U/L(正常值0~…  相似文献   
3.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我院对2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采用套叠鞘内支撑法进行肠套叠整复,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05年8月我院手术治疗不伴肠坏死的肠套叠2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4个月~5岁,平均12·45个月。1·2治疗方法: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横裁岛状包皮皮瓣法修复先天性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对1999年-2005年我科56例采用横裁岛状包皮皮瓣法进行尿道成形的尿道下裂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例加用尿道口为基底的阴囊矩形皮瓣作Duplay尿道成形。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3个月-4年,阴茎外观良好,阴茎下弯矫正满意,排尿通畅。一次手术成功49例,占89.3%;术后尿瘘5例,经第二次手术修补后痊愈,尿道狭窄1例,经尿道扩张后排尿改善。结论横裁岛状包皮皮瓣符合阴茎皮肤的解剖生理特点,设计合理,采用吻合口连续缝合,更加降低了尿瘘的发生率,避免耻骨上造瘘及带来的膀胱损伤。对多数尿道下裂尤其是有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采用横裁包皮岛状皮瓣法并灵活加用尿道口基底矩形皮瓣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分析小儿胃食管返流(GER)42例,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方法 分析不同时间段的胃食管返流病例42例,年龄30天~5岁半,男33例,女9例。35例合并食管裂孔疝,其中3洌合并胃捧空延迟;2例为单纯胃排空延迟,无食管裂孔疝;1例出生后即有GER症状,入院时因返流性食管炎引起食管下段狭窄。根据42例的治疗过程和效果对不同的诊断和手术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胃食管钡餐是诊断GER首选的检查,结果可靠,尤其是连续观察效果会更佳。其它检查如同位素扫描、食管下段压力测定、24小时食管pH监测等都有一定作用。非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而各类手术中以NISSEN胃底折叠术 幽门成型术效果最佳。结论 小儿胃食管返流需区分生理性或病理性,诊断方法以钡餐为首选必要时辅以其它检查即能确诊,无解剖结构异常者首选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中目前公认NISSEN胃底折叠术 幽门成型术是最好的术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BQ—610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抗肺损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3组,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缺血再灌注组,第3组为缺血再灌注后使用BQ—610组。比较3组阻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流80min,开放再灌注120min后肺组织的受损情况。结果 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内皮素升高,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下降,肺组织内出血、大量白细胞聚集,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应用BQ—610后,内皮素变化不显著,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下降,肺组织内出血、白细胞聚集减少,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也下降。结论 BQ—610不但可以阻断内皮素1受体,还能调节肺组织内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变化,并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院从2006年5月至2008年8月,采用改良Snograss尿道成形术修复30例患儿尿道下裂,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室间隔缺损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于再灌注第11min开始,吸入40ppmNO直至关胸。观察术中平均肺动脉压(MPAP)、吸入氧浓度(FiO2)及潮气末端二氧化碳浓度(ET-CO2),同时取左桡动脉血作血气分析,计算肺泡死腔率(VD/VT),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和肺泡氧合指数(OI),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以及白细胞介素-8(IL-8),观察术后应用人工呼吸的时间,并行肺超微结构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再灌注后VD/VT,P(A-a)O2,OI明显降低(P<0.05),术后使用人工呼吸机时间显著缩短(P<0.01);ICAM-1、IL-8、MDA明显降低(P<0.05);SOD明显升高;肺超微结构检查显示肺水肿明显减少。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术中存在明显的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再灌注后11min吸入40ppmNO对该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加SOD活性,抑制ICAM-1、IL-8及MDA活性,降低及灭活/减少氧自由基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