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医药卫生   2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P2X receptors on rat intracardiac and paratracheal ganglion neurons. Methods: For preparation of intracardiac neurons, hearts were excised, the atria were separated and the medial region containing intracardiac ganglia was isolated and cut into pieces. For preparation of paratracheal neurons, the tracheas were removed and the superficial membranous layer containing paratracheal ganglia was rapidly isolated. Intracardiac and paratracheal ganglion neurons were dissociated after digestion by collagenase and trypsin. Whole-cell patch clamp recording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P2X receptors in cultured neurons. Results:Neurons from these two ganglia responded to ATP with a rapidly activating, sustained inward current, αβ-meATP failed to evoke any re- sponses in paratracheal ganglion neurons while a few of intracardiac ganglion neurons responded to αβ- meATP with a tiny sustained inward current. ADP and UTP had no effect on intracardiac neurons. Lowering pH potentiated ATP responses in neurons from these two ganglia whereas increasing pH inhibited ATP responses. Co-application of Zn^2+ potentiated ATP responses in intracardiac and paratracheal ganglion neurons. Conclusion: The receptor subtypes involved in intracardiac and paratracheal ganglia appear to be homomeric P2X2, while heteromeric P2X2/3 could not be completely excluded from intracardiac neurons.  相似文献   
2.
β—内啡肽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离体条件下,β-内啡肽(β-END)在10~(-6)-10~(-14)mol/L 可明显地促进ConA 诱导的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及IL-2的产生,增加LPS 激活的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纳络甯可阻断β-END 的这种作用.静脉注射β-END 也可增强大鼠脾淋巴细胞转化,促进IL-1和IL-2的产生.本结果提示,β-END 具有增强大鼠免疫功能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由阿片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3.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体外原代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体外培养技术,对喉鳞状细胞癌组织进行体外培养,探讨喉鳞癌组织原代培养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为建立人喉鳞癌组织的细胞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体外组织培养技术,对24例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进行原代培养,观察原代培养中肿瘤细胞的生长与供体的年龄、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及不同培养方法的关系,分析在人喉鳞癌细胞的培养中成纤维细胞、微生物污染的影响。结果 24例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年龄小于60岁组的细胞生长率为31.25%(5/16例),年龄大于60岁组为37.5%(3/8例);高分化组为100%(2/2例),中分化组为30.8%(4/13例),低分化组25%(2/8例);组织块培养法为43.75%(7/16例),酶消化法培养为10%(1/10例);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在培养的第5~7天,在贴壁组织块周围可见到有上皮样细胞爬出。全部标本中,成纤维细胞的过度生长和微生物的污染是阻碍人喉鳞癌细胞生长的重要因素。结论培养组织的细胞生长率与供体的年龄关系不大;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较高者,细胞的生长率较高;与酶消化分离培养法相比,贴壁组织块培养法的细胞生长率较高;成纤维细胞及微生物的污染是阻碍人喉鳞癌细胞系建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耳鼻喉科腔内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鼻腔、咽腔、喉腔的血管瘤手术治疗较为困难,本文报告20例腔内血管瘤,采用瘤周或瘤内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观察6~18月,16例患者血管瘤消退,4例患者瘤体明显缩小。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是治疗腔内血管瘤有效、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婴幼儿舌根囊肿诊断、手术及围手术期治疗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舌根囊肿而进行手术治疗的38例婴幼儿患者病历资料,诊断主要依靠患儿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三方面,全麻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术后对症治疗。结果 38例患儿舌根囊肿全部切除。其中3例因呼吸困难,术前即于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气管插管,术后带管转入ICU病房后顺利拔管出院;5例因合并严重喉软骨软化或其他疾病,术后带管转入ICU病房后顺利拔管出院;余30例术后拔管返回耳鼻喉病房。38例中2例出现麻醉插管困难,紧急予囊肿穿刺减张后顺利插管。全部患儿术后行电子喉镜复查,随诊8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电子喉镜及颈部B超检查可准确诊断舌根囊肿,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舌根囊肿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等显著优点。舌根囊肿的婴幼儿患者麻醉风险较高,必要时需先行囊肿穿刺减张后实行麻醉;新生儿且合并其他疾病的患儿为避免术后呼吸困难可带管转入ICU病房。舌根囊肿术后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避免术后呼吸困难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汉语普通话版小龄儿童听觉发展问卷(LittlEARSauditory questionnaire,LEAQ)调查评估低龄听障儿童经助听器放大干预后早期听觉言语感知能力的发展情况。方法分别在助听器选配前、助听器佩戴后3、6和12个月对162例3.0~48.0月龄选配助听器的听障儿童进行中文版LEAQ问卷调查,LEAQ问卷由儿童直接看护人完成填写,问卷包括35个问题,涉及接受性听觉行为、语义上听觉行为和表达性语言行为三方面,满分35分,得分越高,其听觉语言能力越好。结果 162例听障儿童助听器选配前、佩戴后3、6和12个月LEAQ总分平均分分别为10.47、17.73、20.64和26.47分,呈显著增长趋势(F=23.68,P<0.001);接受性听觉行为、语义上听觉行为和表达性语言行为得分显著增长的助听器佩戴时间分别为3、6和12个月;LEAQ得分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助听器选配月龄、儿童居住环境、看护人文化程度和听力损失程度是儿童助听后早期听觉言语感知及前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结论低龄听障儿童在经助听器放大干预后12个月内LEAQ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早期行助听器放大干预、看护人文化程度高和居住城镇地区有利于低龄听障儿童早期听觉行为能力发育;LEAQ是临床监测低龄儿童前语言时期听觉言语感知能力发育进程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 阐明运动锻炼对雌激素缺乏所致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其炎症机制,并为运动锻炼治疗更年期抑郁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6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假手术+运动组(Sham+ Ex组)、去卵巢组(Ovx组)、去卵巢+运动组(Ovx+Ex组).建立假手术和去卵巢模型,术后1周,运动组进行为期5周的跑台锻炼.运用糖水实验、旷场实验和悬尾实验来观察各组小鼠的行为学改变情况.提取各组小鼠海马组织,用ELISA试剂盒检测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及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与Sham组比较,Ovx组小鼠发生了抑郁样行为改变,包括兴趣缺失、探究性行为减少、绝望情绪增加;运动锻炼可以改善Ovx小鼠抑郁样行为.与Sham组比较,Ovx组小鼠海马中5-HT含量降低(P<0.0l),IDO含量升高(P<0.05);给予Ovx小鼠运动锻炼能够逆转上述改变.与Sham组相比,Ovx组小鼠海马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P<0.05)、IL-6 (P<0.01)和IFN-γ(P<o.01)含量增加,抑炎细胞因子IL-4 (P<0.01)、IL-10 (P<0.05)含量降低;给予Ovx小鼠运动锻炼能够逆转IL-lβ、IFN-γ和IL-4表达的改变.结论 运动锻炼可能通过减轻海马炎症反应来改善雌激素缺乏所致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HACE1和LIN28B基因多态与中国汉族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46例中国汉族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和328例中国汉族健康儿重标本,提取外周血DNA,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随后应用Sequenommassarray对目的片段进行测序分型。并采用卡方检验、校验后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比较各SNP位点与NB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性。结果 HACE1基因rs45521835位点携带AA基因型的患儿以及rs6927608位点携带CC基因型的患儿其NB肿瘤始发于肾上腺较多,OR值分别为5.20(95%CI:1.06~25.56,P:0.047)和5.00(95%CI:1.02~24.55,P=0.052)。LIN28B基因SNP位点rs7759938(CC基因型)、rs314280(TTT基因型)、rs314276(AA基因型)和rs314263(CC基因型)主要与GNB密切相关,OR值分别2.94(95%CI:1.06~8.20,P=0.047)、2.94(95%CI:1.06~8.20,P=0.047)、2.95(95%CI:1.06~8.24,P=0.047)和3.02(95%CI:1.08~8.41,P=0.042)。结论 在中国汉族儿童中,HACE1基因(rs45521835,rs6927608)和LIN28B基因(rs7759938,rs314280,rs314276,rs314263)SNPs与原发于肾上腺的神经母细胞瘤或者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GNB)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揭示妊娠期暴露于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对子代大鼠心脏功能的印迹效应,探索GCs对子代心肌保护性因子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构建妊娠后期GCs暴露大鼠模型,通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子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梗死程度;实时定量PCR检测心肌保护因子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的蛋白激酶1(Sgk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受体2(Crhr2)、CRH家族肽urocortin (Ucn)和Ucn2等基因的表达;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SGK1蛋白的表达;亚硫酸氢盐处理后测序确定Sgk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结果 妊娠期GCs暴露大鼠子代出生时和成年后体质量减轻(P<0.01),子代雄性大鼠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下降(P<0.01);SGK1的mRNA和蛋白在子代雄性大鼠心肌中的表达降低(P<0.01或P<0.05);Ucn和Ucn2在子代雌性大鼠心肌中的表达下降(P<0.05);Sgk1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多个CpG岛,且近端CpG岛的甲基化水平在妊娠期GCs暴露的子代雄性大鼠心肌中升高(P<0.01).结论 妊娠期GCs暴露可能通过下调心肌保护因子SGK1的表达对子代雄性大鼠心肌功能产生印迹效应,而Sgk1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的高甲基化改变可能是介导GCs对Sgk1的印迹效应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经唇龈沟入路联合传统硬腭入路切除腭部多形性腺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采用内镜辅助经唇龈沟入路联合传统硬腭入路切除累及鼻底、硬腭上表面及牙槽骨的腭部多形性腺瘤7例,男3例,女4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42岁。结果 6例包膜外完整切除肿瘤,1例术中瘤体有破损,包膜外切除后予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并尽可能切除术区除鼻底黏膜外的软组织。术后病理均为多形性腺瘤。随访时间18~78个月,平均为37个月,术后患者症状消失,未出现口鼻瘘、吞咽障碍、构音障碍等并发症。术后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 内镜经唇龈沟入路联合传统硬腭入路切除腭部多形性腺瘤,特别是累及鼻底、硬腭及牙槽骨的病例,是安全、有效、微创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