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构建抗CD133单链抗体(scFV)/白喉毒素DAB389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里表达,并鉴定及纯化。方法采用PCR的方法,扩增融合基因DAB389-Linker-CD133(scFV),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28a-DAB389-CD133,融合蛋白在BL21(DE3)中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鉴定,通过Ni柱纯化目的蛋白,获得了纯度达95%的DAB389-Linker--CD133(scFV)融合蛋白。Western blot鉴定蛋白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能否与CD133抗原特异性结合。结果扩增的片段与理论值一致,序列分析正确;纯化得到纯度为95%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能特异性地与抗白喉抗体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能与CD133抗原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构建了抗CD133单链抗体(scFV)/白喉毒素DAB389融合蛋白,具有结合抗原和免疫毒素双重活性,为进一步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3.
喉癌组织中P16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周期失控是癌变的重要原因.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能激活CDK4,使细胞由G1期进入S期,进行DNA合成,开始增殖[1].新近发现的新型抑癌基因P16可限制此过程[2,3],P16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短臂9p21上,在许多肿瘤细胞系有缺失,缺失率达75%.p16蛋白与cyclin D1竞争地结合CDK4,抑制它的活性,使之解除对Rb的磷酸化,从而不能释放转录因子E2F,阻止细胞由G1期进入S期,抑制细胞无限增殖[3,5].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P16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探讨P16在喉癌发生中的作用及P16与喉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判断喉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医院麻醉药品处方质量以及用药情况,改善麻醉药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以相关法则为点评依据,对2014年上半年我院门急诊、住院麻醉药品处方6612张(门急诊780张、住院5832张)进行分析和点评,总结内部相关问题。结果门诊不合理处方中,包括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共24张占3.1%(24/780),无超常处方;住院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共320张占5.5%(320/5832),无超常处方。结论2014年上半年我院麻醉药品处方专项点评结果基本合理,仍需不断发现问题并积极改进,提高整体麻醉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评价利多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方法 ,研究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间 ,136例病人使用利多分与奥尔芬 75的疗效与安全性。病人随机分为 2组 ,给以 75mg(以双氯芬酸计 )利多分或 75mg(以双氯芬酸计 )奥尔芬 75 ,每日 1次 ,7天 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 ,对于休息痛、运动性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屈伸功能 ,采用 10cm目视模拟标尺法 ,利多分与奥尔芬 75疗效相当 :利多分组疼痛改善率治疗d 3为 5 7.97% ,d 5为93.8 7% ,d 7为 96 .94 % ;奥尔芬 75组疼痛改善率治疗d 3为 6 2 .6 9% ,d 5为 95 .76 % ,d 7为97.88% ;利多分与奥尔芬 75的有效率分别为5 6 .72 %和 5 5 .0 7% ,总改善率分别为 89.85 %和92 .5 4% (P >0 .0 5 ) ;利多分无不良反应发生 ,奥尔芬 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4 9% (P >0 .0 5 )。结论 :利多分注射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与奥尔芬 75相比无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制备抗人喉癌/抗蓖麻毒素A双功能抗体用以导向喉癌的治疗。方法:在制备抗人喉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基础上,通过二次杂交瘤技术制备能够分泌抗人喉癌和抗蓖麻毒素A的杂交瘤细胞株。结果:该双功能抗体对Hep-2细胞株杀伤力比化学偶联法的双功能抗体强15倍。结论:采用二次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双功能抗体比化学偶联法的细胞毒性作用显著增高,优于化学偶联法。  相似文献   
8.
气管内异位甲状腺(intratracheal ectopic thyroid, ITET)较为罕见,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容易误诊、漏诊。我科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ITET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泪小点进路鼻内镜下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鼻内镜下Nd∶YAG激光光纤由泪小点进路行泪囊鼻腔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37例38只眼。术前均行泪道探查,排除泪小点、泪小管及泪总管阻塞及闭锁。随访6个月。结果 37例38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治愈32只眼(其中包括1例双眼患者),治愈率为84.2%;好转5只眼,占13.2%;无改善1只眼,占2.6%。总有效率达97.4%。结论泪小点进路鼻内镜下Nd∶YAG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创伤小,出血少,疗效好、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新型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10.
1病例资料患者女37岁,因颏下无痛包块4年,逐渐增大半年,~2012年10月收入院,无感染史。既往史:入院前4年前在外院(乡镇级)行“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术”,术后未送病理。术后半年肿物复发,缓慢生长,未行任何治疗,近半年肿物明显增大。专科检查:颌下区隆起,正中触及一个不规则肿物约6.0厘米×5.0厘米X3.0厘米左右,质硬,边界尚清,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略有粘连,可随吞咽或伸舌运动略有活动。颈部彩超:颌下肿物探及多个囊性回声,内可见大量点状钙化,甲状腺正常。胸部X线检查正常。入院诊断:甲状舌骨囊肿术后复发。全麻下行颌下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呈囊性,内为深褐色液体,有完整包膜,囊壁与上下舌骨肌群粘连较重,界限不清。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双侧颌下腺组织界限清楚,周围无淋巴结肿大。将肿物及舌骨切除,术后切口一期愈合出院。术后病理报告:甲状腺乳头状癌。据此最后诊断:异位甲状腺癌。术后随访中,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