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患者,女,26岁。右鼻反复出血2个月,多自前鼻孔流出,量少,色鲜红,能自行停止,不伴回缩涕血,无鼻塞流涕。前鼻镜检查见鼻腔通畅,无明显黏膜破损及出血点,中鼻甲及中鼻道正常。经鼻内镜检查见鼻中隔后端与鼻咽部交界处,近顶部中央有一淡红色肿物,表面呈细小结节样,带蒂,约0.5 cm×1.0 cm,触之易出血。于2005年1月拟“后鼻孔新生物”收治入院。完善术前检查后在全身麻醉下行后鼻孔新生物切除术。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1%丁卡因加0.01%肾上腺素棉片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两侧鼻孔插入细导尿管,一端从口腔拉出,另一端留于前鼻孔…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两种术式的疗效。方法:将资料完整的34例腺样体肥大患者分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18例(切除术组),常规腺样体刮除术16例(刮除术组);采用声反射鼻测量等参数观察手术疗效,随访6~12个月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切除术组平均手术时间5.25(1.25~15.75)min,刮除术组8.5(1.5~35.0)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切除术组平均出血量50(10~125)ml,刮除术组平均出血量75(5~175)ml,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术组术后出血1例,刮除术组术后脱水1例。声反射鼻测量计检查鼻咽部最小横截面积,切除术组术前(0.75±0.58)cm2,术后3个月为(1.94±0.63)cm2,术后12个月为(1.99±0.44)cm2;刮除术组术前(0.80±0.51)cm2,术后3个月为(1.83±0.81)cm2,术后12个月(1.89±0.37)cm2。两组手术前后最小横截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术前后两组间最小横截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具有切除快、出血少等优点。声反射鼻测量计是评估腺样体切除术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切割吸引器和CO2激光辅助的鼻中隔成形术,在局限性鼻中隔偏曲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30例局限性鼻中隔偏曲患者施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其中使用切割吸引器18例(切割吸引器组),CO2激光辅助者12例(CO2激光组)。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3月,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表评分(VAS评分)和声反射鼻测量计(AR)检查狭窄侧鼻腔最小横截面积,以观察评定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月的VAS评分和AR最小横截面积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随访3~6月,所有患者均无鼻中隔穿孔、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切割吸引器和CO2激光辅助的鼻中隔成形术治疗局限性鼻中隔偏曲,是微创、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15例鼻息肉患者均分为强的松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和未治疗组,以同期手术的5例鼻中隔偏曲者的下鼻甲黏膜组织作对照,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蛋白的表达。结果:激素未治疗组eotaxin蛋白的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激素治疗组eotaxin蛋白表达下降,与未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otaxin蛋白是诱导嗜酸细胞在鼻息肉组织中浸润的重要趋化因子,糖皮质激素可下调eotaxin蛋白的表达,发挥抗嗜酸细胞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血管平滑肌瘤是好发于间叶组织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四肢,尤以下肢多见.国外献报道562例血管平滑肌瘤中仅有48例发生于头颈部,原发于鼻腔、鼻窦更为少见,约占1%.我院于2004年诊治1例鼻腔血管平滑肌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青年医务人员对医疗工作的需求现状及其总体满意度,为医院群团工作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方法:以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不同科室/部门285例青年医务人员(≤35周岁)为调查对象,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行设计结构式问卷,由受过训练的调查员进行问卷调查,建立满意度-重要性象限推导模型。结果:青年医务人员对医疗工作的总体满意度略低于心理预期,总体满意度均分及其标准差为(51.02±9.80)分。满意度-重要性象限推导模型结果显示,青年医务人员认为付出与回报存在落差。结论: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青年医务人员正经历从关注技能学习,逐渐转变到思考回报价值的阶段,医院要提升青年医务人员职业稳定感、完善薪酬及福利制度并树立内部管理以员工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螺旋CT扫描技术用于确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平面的价值。方法对25例单纯鼾症及25例OSAHS患者,分别在平静呼吸和Mller呼吸时行螺旋CT扫描,扫描范围从第1颈椎上缘至第6颈椎下缘。借助CT三维重建工作站自带软件,分别测量两种状态下C2上缘、悬雍垂根部、C3上缘及C3下缘处的上气道截面积、矢状位前后径和冠状位左右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OSAHS患者在平静呼吸和Mller呼吸时,C2上缘和悬雍垂根部的冠状位左右径和横截面积较单纯鼾症组相应层面参数小(P<0.05)。OSAHS患者在平静呼吸时,C3上缘处冠状位左右径、矢状位前后径及横截面积,C3下缘处冠状位左右径及横截面积较单纯鼾症组小(P<0.01)。OSAHS患者在Mller呼吸时,C3上缘处冠状位左右径,C3下缘处矢状位前后径较单纯鼾症组少(P<0.01)。结论 OSAHS患者上气道狭窄表现在多个平面。螺旋CT扫描能够客观、可重复性地测量上气道的径线及横截面积。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术式并评价疗效.方法下鼻甲肥大患者50例,其中施行下鼻甲切割成形术(PAT组)36例,常规黏骨膜下切除术(CST组)14例,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分别行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和声反射鼻测量计(AR)检测,以评估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PAT组和CST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分别为(10.2±3.51)min vs(22.5±7.44)min,(20±22.75)mL vs(75±44.15)mL,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和AR鼻腔最小横截面积有显著差异(P<0.01),而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AT术与CST术比较,具有切除快、出血少等优点,而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后的早期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后的早期并发症。方法 :2 91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 ,行鼓膜成形术 79例 ,鼓室成形术 82例 ,改良乳突根治术 88例 ,乳突根治术 4 2例。结果 :面神经麻痹为 1.0 3% ,骨导中 1个及 1个以上频率阈值升高占 4 .4 7% ,术腔感染为 3.78% ,味觉减退为 2 .4 1% ,短暂的颞颌关节不适为 2 .4 1% ,不平衡感或眩晕为 4 .4 7%。结论 :本组病例手术后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国外报道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