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4年4月20日中国与国际互联网实现了全功能连接,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的第77个成员以来,中国的互联网络至今已经发展了整整10年。这10年来,中国网络潮起潮落,逐渐普及。这10年来,我们的目光一直为灿若星辰的知识英雄们所吸引,从张树新到丁磊,从马化腾到鲍岳桥,各路才俊的沉浮起落,一直让我们唏嘘不已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铝合金电阻点焊的接触压力分布及初始导电区域,利用ABAQUS软件建立球面形电极条件下的预压接触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施加不同的电极压力.在可视化模块中得到了各个接触面上接触压力随载荷变化曲线、电极上的轴力分布云图及工件内的有效塑性应变云图.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各接触面上的接触压力分布是不均匀的,电极-工件间的接触压力受电极球形端面轴向应力分布影响;工件间接触压力与材料所处状态有关;随着电极压力的增大,工件间接触半径呈线性增长.说明电阻点焊时可以通过选取不同截面的电极来改善接触压力的分布,进而改变初始导电区域的大小.  相似文献   
3.
定量金相及显微硬度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定量金相及显微硬度分析系统把光机电一体化、定量金相、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等领域的技术结合在一起,对显微硬度计及硬度测量过程进行全自动智能控制,实现了对金相组织晶粒大小、渗层深度、第二相、孔隙、夹杂等金相参量的自动分析,实现了金相检验资料的智能管理和网络传输.系统应用小波理论、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区域生长法等方法对采样图像进行分析,实现了对金相图像特征的有效提取,从而实现了定量金相分析自动化.  相似文献   
4.
5.
通过优化油井水泥熟料、油井水泥粉磨工艺、控制比表面积、SO3含量,有效降低油井水泥初始稠度。通过对水泥成品存储条件和存储时间的研究,确定了适宜的水泥出厂时间及后续工地的储存条件,保证了产品使用满足工地需求。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了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MD)模拟等离子体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过程时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详细分析了Berendsen热浴的应用时间、耦合强度和模拟时间量(单个轨迹的作用时间、弛豫时间)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浴的应用时间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很大,而其它参数对模拟结果没有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逆荏 《钟表研究》2009,(10):156-161
从盘古开天地到女娲炼石补天,从三皇五帝到唐宋元明清,历史翻过了一页又一页,新中国迎来了第60个诞辰。万丈平地起,沧海变桑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至今却始终保有一抹独特的东方神采。  相似文献   
8.
逆荏 《钟表研究》2009,(2):162-165
电影院外的旧海报,隐约还能看见“爱情”两字残留了一半,还有一半或许早已流落在风里。有人说,电影结束,爱情故事留在脑海里;也有人说,曲终人散,爱情味道留在了心坎上。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电动提模工艺在烟囱施工的应用作了详细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沥青流变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序言原油的减压蒸馏残渣油和煤炭高温干馏产生的煤焦油,经过进一步的热加工,便形成了沥青。因为沥青在高温下具有流动性,而且在多种有机化合物中,沥青具有最高的炭化收率,所以沥青是制备炭材料的重要原料。它可制成粘结剂——沥青、中间相沥青进而制成各种炭材料(石墨电极、炭刷。电解铝用炭电极,原子反应堆用炭材料、炭纤维、玻璃炭材料、各种润滑材料、焦炭等)。沥青是以多核缩合芳烃为主体(分子量200-2000),分子量分布极宽的分子集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