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传统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影响量因素,简介了零磁通互感器运行机理,模拟建设了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的数学模型。针对规程对启动电流的要求,创新引导出一种基于零磁通原理的高精度电流互感器,并对该项技术的开发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了关口电能表经互感器的电流特性,对零磁通补偿结构进行改进设计,提出了多量程高精度电流互感器,并对改进后的方案都进行了实验。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经过改进的零磁通结构,在小电流的误差特性上有较好的表现,可以满足项目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现场运行的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检定发现不合格后,研究其在不延长停电时间情况下实现等效计量。提出两种方案,描述其对应的现象,并对比结果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3.
户外设备长期工作在高温高湿、低温高湿等情况下,极易形成凝露,危害电路设备的正常运行。针对上述现象,文中在人工环境气候室内搭建了真型开关柜凝露试验系统,记录了不同温差及相对湿度条件下凝露形成时间,并测量了未形成凝露时的柜体内壁温度。结果表明:凝露形成时间是由温差和相对湿度共同影响的,当相对湿度不变时,温差越大,凝露形成时间越短;而当温差不变时,相对湿度越高,凝露形成时间也越短;并且,形成凝露的露点温度始终高于物体表面温度。最后,提出可通过减小温差、降低相对湿度及将设备温度控制在露点温度以上的方法防止凝露现象,为实际工程防凝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设计开发一套智能电量采集终端测试校验系统,既能满足电量采集终端装置(简称TMR采集终端)的到货验收测试需要,又能满足对TMR采集终端的现场调试要求。校验系统实现了主站与终端通讯测试、规约测试,终端上行通讯检测,上行规约数据对比,下行规约检测。分析判断TMR采集终端的网络、上、下行规约的异常。系统的设计与研发即减少了TMR系统建设中的调试工作量,又为TMR系统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基于自激法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误差检测技术,详细的论述了其工作原理和现场应用,并对基于该种新技术的试验设备进行了长期试用,由此总结出该新技术设备在现场试验环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现场检测处理方法,对该项新技术应用及成熟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素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集中抄表的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现场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为低压集中抄表系统的现场检测提供便利.通过对载波通信电路的切换,实现对各类载波方案的电力线载波数据的现场参数提取与解析.通过装置的组合使用,实现现场电力线载波点对点通信质量的检测.该方法适用于对低压载波集中抄表系统现场终端的检测与调试和对现场通信环境的检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电力行业省级计量中心中,智能化仓储系统使用的计量器具周转容器采用纸质和塑料周转箱两种,通过这个容器载体,实现计量器具的新品入库、检定出库、上料检定、下料装箱、箱表入库和物流配送等全过程作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本文从物理特性、业务流程、设备投入、运行成本等影响因素出发,对纸质和塑料周转箱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二种方案各有优缺点,纸质周转箱方案稍占优势,其具有减少业务流程、自动化程度高、降低管理成本、减少人力资源投入、最大限度的降低一次投入和运行成本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智能电网调试工程中广泛应用数字化检测设备,其相位准确度可通过工频交流信号过零时刻检测装置转换成时间准确度的检测,而当前大多数工频交流模拟信号过零检测方法用于电网同期检测,其准确度均达不到微秒级要求。本方法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连续采样,分别使用峰值检测及Levenberg-Marquardt算法估计正弦模型的相对频率和相位参数,并根据模型及估计的参数计算准确的过零时刻。在MATLAB上实现了该算法及模拟环境,改变信号的采样频率、估计信号长度、谐波分量及信噪比等参数,分别对算法进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采样频率100 ksps,拟合数据长度不小于104时,对谐波含量1%以内,信噪比40 d B以上的工频交流信号过零时刻的估计误差为1μs左右。  相似文献   
9.
汪司珂  郭雨  陈俊  庞博  夏天 《电测与仪表》2018,55(22):129-134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多线程技术(MTT)的关口电能表检测系统的研制过程,检测系统由数据管理系统以及检测装置组成。检测装置可在不同表位同时输出不同额定电压规格、标定电流值,并且能够使用同一块标准电能表计算生成不同负荷下的电能脉冲,从而实现表位之间可完全独立进行校验。检测装置的研制是在现有技术的条件下进行的二次开发,对负荷控制及数据管理进行了重新设计和优化,有利于提升关口电能表的检测时效性。文章设计了一套试验方案,通过试验结论,佐证了系统设计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能够满足三相智能电能表、专变III型、集中器I型三种类型的终端检测装置,通过更换不同的接表座实现不同类型被测终端的更换,完成被校对象的误差试验与功能试验。误差试验采用误差计算器采集被校终端的电能脉冲并计算其误差,利用电能比较法,把算出的误差在本地显示并经RS232串行通道送至总控中心,总控中心再转发给计算机显示、处理,实现被测表的误差校验。功能测试单元的核心为32位ARM微控制器,实现终端的通信、脉冲输出、脉冲输入、遥信、控制、直流模拟量等测试,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检测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