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5篇
农业科学   129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研究类芽孢杆菌YS-1发酵液抑制柑橘采后两种主要病原菌-意大利青霉(Penicillum italicum)和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的活性成分,本研究对YS-1发酵液抑菌成分进行了靶向分离研究。YS-1发酵液离心去除菌体后,采用正丁醇萃取得到粗提物,硅胶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对粗提物进行分离;赣南脐橙活体损伤接种验证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及其糖苷的抑菌活性。从粗提物中分离得到一个单体化合物,通过质谱,核磁共振H谱(~1H-NMR)、C谱(~(13)C-NMR)和二维核磁共振谱(2D-NMR)等方法鉴定其结构为胞嘧啶。抑菌结果表明胞嘧啶及胞嘧啶核苷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是胞嘧啶抑菌效果较好,表明胞嘧啶为类芽孢杆菌YS-1的一个主要抑菌活性成分,为生防菌类芽孢杆菌YS-1控制柑橘采后病害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蚕蛹油富含脂肪酸,尤其是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多种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本文介绍了压榨法、浸出法等蚕蛹油提取方法,从提取时间、出油效率、溶剂残留等方面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综述了蚕蛹油的药用研究进展以及蚕蛹油在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等方面的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993.
大蒜的种植栽培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蒜是一种高经济价值无公害的蔬菜品种,在项城市各个乡镇均有种植,尤其是近2年随着大蒜价格的攀升,经济效益的增长,种植大蒜的农户越来越多,根据项城区气温降水状况,笔者主要谈谈秋播大蒜的栽培技术。一、精选蒜种为了保证大蒜种子质量,在选种时选择个头大,圆整,蒜瓣分体明显,底平不畸形,瓣大而致密,一头蒜由4~8瓣构成,皮厚耐运输,符合本品种特性的标准蒜头作种。破瓣时,要剔除病变、虫蛀、刀伤、  相似文献   
994.
稻茬高度对谷林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晚稻-油菜套种模式下,稻茬高度对套种油菜田土壤蓄水保墒、套种油菜出苗及生长发育均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探求适宜套播油菜出苗、生长发育及高产的晚稻机收留茬高度,为实现农艺、农机高效有机结合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于2014—2016年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江西省红壤研究所进行,以丰油73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4个稻茬高度(20、30、40、50 cm)。通过测定套播油菜成苗率、成株率、越冬期和盛花期农艺性状、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产量及构成因素,比较分析晚稻不同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结果】(1)在20—50 cm范围内,留茬高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套播油菜出苗期密度,且成苗率和成株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40 cm处理最大,成熟期密度也相对较大。与留茬20 cm、30 cm处理相比,留茬40 cm处理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提高了13.73%、7.09%和13.18%、7.23%,与留茬50 cm处理差异不大;(2)留茬高度显著影响套播油菜生长发育。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最大叶宽、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及顶部3片全展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最大叶长随留茬高度增加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3)套播油菜单株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高度40 cm产量最高;相比产量最低的留茬20 cm处理,增产18.92%,增产效果显著。留茬高度与套播油菜成熟期的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产量等产量相关性状关系密切,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结论】留茬过低,成苗率和成株率低,尽管个体生长发育较好,但成熟期密度不足不利于高产群体构建;留茬过高,成苗率和成株率显著提高,但个体生长发育偏弱,不能发挥群体生长优势,最终影响产量形成。在4个稻茬高度下,留茬高度以40 cm为宜,套播油菜群体生长和产量表现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95.
大豆锌指转录因子GmDi19-5对高温的响应及互作蛋白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高温胁迫已经成为威胁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转录因子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大豆锌指转录因子基因Gm Di19-5在高温胁迫下的响应和功能鉴定,以及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大豆c DNA文库筛选与其互作的候选蛋白,研究Gm Di19-5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制。【方法】以大豆c DNA为模板,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m Di19-5在高温处理不同时间段的表达模式;通过Plant CARE和PLACE数据库预测Gm Di19-5启动子元件,并对Gm Di19-5启动子转基因拟南芥在高温处理下进行的组织化学染色,分析Gm Di19-5启动子在高温胁迫下的活性;构建p GBKT7-Gm Di19-5诱饵载体,验证自激活活性;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p GBKT7-Gm Di19-5为诱饵筛选大豆c DNA文库,筛选与其互作的候选蛋白;进一步用酵母双杂交系统验证Gm Di19-5与候选蛋白的互作;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候选蛋白基因在对高温处理的响应情况;构建融合表达载体,用GFP-Gm Di19-5融合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原生质体,检测Gm Di19-5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m Di19-5在高温胁迫下上调表达;启动子元件分析表明,Gm Di19-5包含多种与胁迫应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包括热响应元件HSE;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发现,经高温处理后,过表达拟南芥幼苗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均有报告基因的表达;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Gm Di19-5蛋白定位于拟南芥原生质体的细胞核中;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到了与Gm Di19-5互作的候选蛋白,试验进一步验证了Gm Di19-5与Gm Dna J在酵母细胞中互作;另外,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互作蛋白基因Gm Dna J受高温胁迫诱导表达。【结论】Gm Di19-5受高温诱导表达,Gm Di19-5可能与Gm Dna J互作,表明Gm Di19-5功能的发挥可能需要Gm Dna J的参与。  相似文献   
996.
COR家族成员在调控植物响应低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拟南芥中克隆一个新的低温胁迫响应基因At CP2,其属于COR基因家族中的COR413亚家族,编码区612 bp,编码203个氨基酸,分子量22.75k Da,等电点9.44。亚细胞定位和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At CP2定位在叶绿体膜上,对ABA、PEG、Na Cl和低温四种非生物胁迫均有响应。基因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功能缺失性突变体cp2冷处理后存活率明显高于野生型拟南芥(WT),相对电导率和MAD均低于WT,证明At CP2基因负向调控植物抗冻性。蛋白质组及qRT-PCR分析结果证明At CP2通过负向调控4个ABA及低温胁迫相关基因(包括ABA2、KIN1、COR47和COR15B)的表达影响植物抗冻性。总之,At CP2基因的功能分析结果对了解COR413基因家族的功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7.
针对目前检测方法特征单一、样本数量少和鲁棒性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与机器学习的鱼类摄食行为的检测方法: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鱼群摄食图像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特征,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和特征融合处理,通过构建3层的BP神经网络对鱼群摄食行为进行检测。与SVM和KNN检测效果进行对比,BP神经网络的效果最好,精度可达97.1%。与传统的基于单一纹理特征方法相比,在保证时效性和增强鲁棒性的同时,准确率提高了4.1%。  相似文献   
998.
<正>小麦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需最多、种植范围最广的作物。如何有效地提高小麦作物产量,完成粮食供给任务,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植保技术是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和认可。植保技术指的是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手段,对小麦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的技术。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枣阳市植烟土壤养分状况,提高土壤养分管理水平。[方法]于2015—2016年分别对枣阳市5个植烟乡镇共494份土壤样品进行养分含量分析测试。[结果]枣阳市植烟土壤p 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及速效磷的平均值分别为6.09、16.25 g/kg、87.29 mg/kg、151.98 mg/kg、24.85 mg/kg,变异系数分别为14.16%、41.39%、31.12%、55.80%、97.38%。[结论]枣阳市大部分植烟土壤能够满足优质烟叶生产需求,但各乡镇之间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速效磷分布不均衡,应根据养分含量状况精准施肥。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究适合江苏省盐城市海丰地区宽幅条播小麦高产栽培的最佳播期和播种量,特以"扬麦13"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播种量下宽幅条播小麦的生育进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扬麦13"采用宽幅条播,晚播小麦的田间出苗率、高峰苗数、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产量均低于早播小麦;在同一播期条件下,随着播种量的提高,高峰苗数、有效穗数均有所上升,每穗实粒数有所下降;播期、播种量对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小。根据播期和播种量组合的产量分析,早播小麦每667 m2的最适播种量为8.5 kg,在播期推迟的情况下,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以确保最终成穗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