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4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58篇
医药卫生   255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目的 了解耳部炎性疾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取耳部炎性疾病的外耳道及鼓室内脓液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取得病原体的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43份标本中培养出致病微生物1107株(82.4%).其中细菌820株,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真菌287株,以曲霉菌属为主.分离出前4位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曲霉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前3位为氨曲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前3位为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率前3位为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西丁.结论 耳部炎性疾病的病原体分布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曲霉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为主.及时监测耳分泌物的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对耳部炎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龙南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术组)45例和B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45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的VAS评分、QOL评分及血清IL-2、IL-6及CRP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短于B组,出血量少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术后1d及2d的VAS评分、QOL评分均优于B组,血清IL-2水平高于B组,血清IL-6及CRP水平低于B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术较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综合疗效要好,炎性反应更轻,且安全性也更高。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采用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脑双位点微透析采样的方法,同步探讨左旋多巴(L-DOPA在帕金森病(PD大鼠血液和纹状体细胞外液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对照组、高剂量模型组和低剂量模型组,脑内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造模,血-脑双位点微透析采样,分别用高效液相-荧光法(HPLC-FLD、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D检测血、纹状体细胞外液L-DOPA浓度。应用DAS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 PD大鼠腹腔给药后,药物迅速吸收入血,并通过血脑屏障进入纹状体。血液、纹状体细胞外液L-DOPA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纹状体细胞外液L-DOPA的达峰时间(tmax晚于血液,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和达峰浓度(ρmax小于血液。结论 清醒PD模型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药动学过程与血液相比存在时间滞后;血、脑药物浓度与给药剂量存在依赖关系,血液药动学行为不能完全反映纹状体中的情况。  相似文献   
994.
本文简述了净化制冷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制冷原理。对低温表冷器的供冷与化霜方式,从技术应用和节能方面进行了分析。低温净化空调的制冷系统关键环节是要解决好化霜,通过采用双空调箱,分别各自设有独立的制冷系统,交替制冷或化霜,不间断送风,能解决生产工艺对环境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claudin-23表达和定位变化与胰腺癌细胞解离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胰腺癌细胞解离过程中claudin-23 mRNA和蛋白表达及其定位变化。结果:claudin-23 mRNA及蛋白在解离型高转移株胰腺癌细胞PC-1.0中低表达,而在非解离型低转移株胰腺癌细胞PC-1中高表达,表达MEK1-shRNA的PC-1.0亚细胞克隆中claudin-23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而在表达MEK2-shRNA的PC-1.0亚细胞克隆中表达变化不明显,但claudin-23蛋白定位发生明显变化。此外,表达MEK2-shRNA的PC-1.0亚细胞克隆呈岛样细胞克隆方式生长。与此相反,培养液上清中添加细胞解离因子后,claudin-23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Claudin-23表达和定位变化与胰腺癌细胞解离状态密切相关,可能的分子机制为通过MEK信号转导通路调节claudin-23的表达和定位变化,从而调控胰腺癌的细胞解离。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临床各科室病原菌感染部位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2009年医院临床科室送检病原菌培养标本,采用VITEK-ATB细菌鉴定仪及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细菌送检培养标本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泌尿道、皮肤与软组织、血液,分别占32.7%、19.7%、19.4%、12.5%;分离出前4位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0.0%、17.6%、16.6%、9.7%;革兰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属耐药率前3位的是青霉素83.3%、头孢西丁65.3%、红霉素66.2%,链球菌属耐药率前3位的是红霉素49.2%、克林霉素47.7%、青霉素7.7%,肠球菌属耐药率前3位的是红霉素64.8%、四环素62.5%、青霉素33.0%;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前3位的均是氨苄西林85.8%和97.2%、哌拉西林84.6%和64.0%、头孢唑林73.5%和54.2%,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前3位的是氨苄西林/舒巴坦60.8%、哌拉西林26.5%、替卡西林/克拉维酸24.3%。结论随着病原微生物的变迁及细菌耐药性发生变化,临床及时对患者感染部位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耐药性分析,在感染性疾病诊治及控制医院感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粉吸入剂对COPD患者肺功有的影响。方法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粉吸入荆.持续治疗3个月。在疗程开始和结束时测定患者肺功能。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FEV1、FEV1/FVC、FEV1/预计值的差异在试验开始时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结束时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差异显著。结论沙美特罗替卡粉吸入剂可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地榆升白片预防软组织肉瘤AI方案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应用AI方案化疗的软组织肉瘤58例,其中,治疗组27例,化疗同时服用地榆升白片,并与单纯化疗(对照组)的31例作对照,观察两组的外周血白细胞变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用量及继发感染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组化疗后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在化疗第14天、21天的白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集落刺激因子用量、白细胞减少继发感染发生例数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地榆升白片能有效预防软组织肉瘤AI方案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海南地区汉族人群、黎族人群凝血因子ⅩⅢA链567位点(GAA→GAG)分布频率.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205名汉族正常人、236名黎族正常人凝血因子ⅩⅢA链567位点多态性.结果 汉族人群和黎族人群均未发现567位点GAA→GAG突变.结论 凝血因子ⅩⅢA链567位点变异在中国海南人群中很少见.  相似文献   
1000.
1999—2008年吉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吉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9—2008年吉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来吉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为9.96‰,呈逐年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以婴儿及新生儿为主,分别占87.29%和66.44%,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肺炎等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儿童死于途中的比例有所增加。【结论】应继续提高围生期保健水平,加强产科质量及儿科急救水平,大力开展宣传教育,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