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07篇
  免费   5172篇
  国内免费   3060篇
医药卫生   77239篇
  2024年   971篇
  2023年   3077篇
  2022年   3081篇
  2021年   3502篇
  2020年   3274篇
  2019年   3326篇
  2018年   1542篇
  2017年   2495篇
  2016年   2129篇
  2015年   2238篇
  2014年   3062篇
  2013年   2981篇
  2012年   3847篇
  2011年   4131篇
  2010年   3692篇
  2009年   3826篇
  2008年   4922篇
  2007年   4293篇
  2006年   3884篇
  2005年   4156篇
  2004年   2992篇
  2003年   2215篇
  2002年   1524篇
  2001年   1281篇
  2000年   865篇
  1999年   738篇
  1998年   564篇
  1997年   475篇
  1996年   413篇
  1995年   342篇
  1994年   307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42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抗毒化浊方对EB病毒(EBV)感染患者,EB病毒衣壳抗原IgA抗体(VCA-IgA)和早期抗原-IgA抗体(EA-IgA)的作用及对机体免疫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8例EBV抗体阳性患者随机采用数字表法按1∶2比例分为对照组37例和实验组81例。对照组采用抗毒化浊方安慰剂口服,实验组采用抗毒化浊方内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检测治疗前后VCA-IgA和EA-IgA水平,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VCA-IgA和EA-Ig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VCAIgA,EA-IgA阴转率分别为44.15%,41.33%,均高于对照组的19.35%,16.66%(P0.05);治疗后实验组CD3+,CD4+,CD4+/CD8+和NK水平均比治疗前上升,并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TNF-α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2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毒化浊方能降低EBV抗体阳性患者的VCA-IgA,EA-IgA水平,促使VCA-IgA,EA-IgA转阴,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肺纤方干预肺间质纤维化炎性反应及纤溶抑制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泼尼松组、氯沙坦组、肺纤方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2.4,1.2,0.6 g·kg-1)7组,采用气管插管灌注博莱霉素3 mg·kg-1进行大鼠肺间质纤维化造模。造模第2天予药物灌胃干预。于第14,28天分两批进行动物处理,HE染色观察肺泡炎程度,Masson染色观察肺纤维化程度。RT-PCR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基因表达。结果:肺纤方中剂量组能够显著抑制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降低VCAM-1,PAI-1mRNA表达。结论:肺纤方通过抑制VCAM-1,PAI-1基因表达,减轻炎性反应、改善纤溶抑制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冠状动脉斑块形态学与血浆炎症介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冠状动脉(冠脉)斑块的影像学、血浆炎症介质水平等方面综合评价冠脉斑块易损性。方法将冠脉造影显示为单支病变的58例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Ⅰ型病变组(16例)、Ⅱ型病变组(25例)、Ⅲ型病变组(17例)及对照组(17例)。其中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的28例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2个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金属基质蛋白酶(MMP,包括MMP-2、MMP-9)、CD40配体(CD40L)和妊娠相关蛋白-A(PAPP—A)水平。结果Ⅱ型病变组血浆MMP-2、MMP-9和PAPP—A水平显著高于Ⅰ型病变组(P〈0.05)、Ⅲ型病变组(P〈0.05)和对照组(P〈0.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Ⅱ型病变组hs—CRP与MMP-2显著正相关(r=0.508);MMP-2与MMP-9、CD40L、PAPP—A显著正相关(r=0.647、0.704、0.751);MMP-9与CD40L、PAPP—A显著正相关(r=0.491、0.639);CD40L与PAPP—A(r=0.896)显著正相关。IVUS亚组分析表明,ACS组的“罪犯”病变斑块面积、斑块负荷、高危斑块发生率、重构指数和正重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0、0.037、0.028、0.015和0.040);ACS组血浆hs—CRP、MMP-2、MMP-9和PAPP-A水平也显著升高(P:0.033、0.000、0.000和0.027)。结论冠脉造影、IVUS检查结合检测血浆炎症介质水平更有助于判断冠脉斑块的易损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降糖通脉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疗效及对炎症反应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144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3和对照组71例;给予糖尿病常规干预,控制血糖和血压到目标水平,并口服辛伐他汀片,40 mg/次,1次/d,和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的基础上加用降糖通脉胶囊,3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大小;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清蛋白(GS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数-6(IL-6),脂联素(APN),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率(MPAR)和D-二聚体(D-D)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例数和斑块检出例数少于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斑面积也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GS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间FBG,PB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TNF-α,hs-CRP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AP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D-D,FIB和MPA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降糖通脉胶囊用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治疗,能减少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减轻发生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低度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健脑灵片联合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90例VCI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服用尼莫地平片,20 mg/次,1次/d;和盐酸多奈哌齐片,5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健脑灵片,4片/次,3次/d;和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10 mL/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认知功能评定采用简易精神状态(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生活质量采用日常生活功能(ADL)量表,中医证候采用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DSVD),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检测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经Ridit分析,治疗后观察组认知能力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MMSE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DSVD评分比对照组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MMSE量表定向力、注意和计算力和语言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CRP,Hcy,TNF-α和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健脑灵片联合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治疗能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认识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和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陈元膏膏摩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E2(PGE2)及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陈元膏膏摩对膝骨性关节炎是否具有抗炎作用。方法:将5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陈元膏膏摩组(2 g/只)、和手法对照组(凡士林,2 g/只),每组13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石膏固定法建立膝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8周后,正常组、模型组不作干预,对陈元膏膏摩组、手法对照组大鼠分别给予陈元膏结合手法和凡士林结合手法治疗,每日1次,持续8周后,HE染色对各组关节软骨病理改变进行Mankin评分,并检测各组血清中NO和PGE2的浓度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 组软骨病理改变进行Mankin评分和血清NO,PGE2的浓度水平明显升高(P<0.01),其大腿周长和膝关节活动度均有明显降低(P<0.01);陈元膏膏摩组、手法对照组Mankin评分和血清NO,PGE2的浓度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陈元膏膏摩组的血清NO,PGE2浓度水平较低(P<0.05),陈元膏膏摩组、手法对照组的大鼠在治疗后,其大腿周长和膝关节活动度均有明显提高(P<0.01),其中陈元膏膏摩组提高的幅度较大(P<0.05)。结论:陈元膏膏摩疗法可降低KOA大鼠血清中NO和PGE2的浓度水平,更好地促进大鼠大腿肌力和膝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对减轻膝骨性关节炎症状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三桑活血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肺肾两虚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肺肾两虚型慢阻肺稳定期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三桑活血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平均肺动脉压、肺功能、6 min步行试验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54%和41.2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6 min步行试验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肺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平均肺动脉压及6 min步行试验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FEV1、RV/TLC、R5、R2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RV/TLC、R5、R2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RV/TLC、R5、R2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IL-6、IL-8、hs-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L-6、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IL-8、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桑活血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肺肾两虚型慢阻肺稳定期肺动脉高压,可降低肺动脉压,改善通气功能及全身炎症状况,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998.
观察温阳化癥汤对FOLFOX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生存率和骨髓抑制程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59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单纯的FOLFOX(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温阳化癥汤,自治疗第1天起连服15天。21天为1治疗周期,共6个周期。治疗结束后观察生存率及骨髓抑制程度。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生存率相同100%;12个月、18个月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4个月、36个月时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化疗结束后2周,骨髓抑制程度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阳化癥汤能减轻FOLFOX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引起的骨髓抑制程度,保护造血功能,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严重多发伤使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严重多发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治疗7d后,实验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TFN-α、IL-1、IL-8实验组水平明显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使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身体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比较姜黄素分别联合低浓度和中浓度丝裂霉素C(MMC)与高浓度MMC单用对胃癌MGC-803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增殖周期的影响,为临床上应用姜黄素作为化疗药物MMC的增效剂治疗胃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姜黄素与低浓度和高浓度MMC联合作用或高浓度MMC单独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胃癌MGC-803细胞24h,采用MTT方法检测药物作用对MGC-803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药物作用对MGC-803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姜黄素联用低剂量MMC对MGC-80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与中剂量MMC单用时无显著差异(P0.05);姜黄素联用中剂量MMC对MGC-803细胞的抑制作用与高剂量MMC单用时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姜黄素能增强MMC的作用效果。此外,姜黄素单用、MMC单用将MGC-803细胞分别阻滞于G2/M期和S期,姜黄素与MMC联用将MGC-803细胞阻滞于G2/M和S期。结论姜黄素与MMC联用对胃癌细胞MGC-803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之一是姜黄素与MMC联用将MGC-803细胞阻滞于S和G2/M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