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78篇
  免费   1211篇
  国内免费   847篇
医药卫生   29036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617篇
  2022年   628篇
  2021年   722篇
  2020年   825篇
  2019年   838篇
  2018年   441篇
  2017年   793篇
  2016年   932篇
  2015年   1081篇
  2014年   1833篇
  2013年   1709篇
  2012年   2094篇
  2011年   2179篇
  2010年   1897篇
  2009年   1849篇
  2008年   1933篇
  2007年   1650篇
  2006年   1496篇
  2005年   1324篇
  2004年   963篇
  2003年   676篇
  2002年   535篇
  2001年   383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71.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冠心病的关系及IMT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对24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IMT,经冠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158例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90例,158例冠心病患者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3个亚组:单支病变组48例,双支病变组44例,三支病变组66例。比较组间颈动脉IMT及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差异,分析颈动脉IMT与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冠心病组的颈动脉IMT[(1.13±0.35)mm vs.(0.93±0.29)mm]及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20.43±1.32)分vs. (0.39±0.0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9.578,P<0.01)。冠心病多支病变组(双支及三支病变组)的颈动脉IMT及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均高于单支病变组,且三支病变组的Gensini积分高于双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动脉IMT与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31、0.46,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颈动脉IMT增厚(OR=3.18)、尿酸水平较高(OR=4.08)、有吸烟史(OR=2.93)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颈动脉IMT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采用超声检测颈动脉IMT早期预测冠心病及冠脉病变程度有一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72.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确诊的120例NAFLD患者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HUA组)63例、正常尿酸组(NUA组)57例,分别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水平、肱动脉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对各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UA组血清NO水平、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均较NUA组显著降低(均P<0.05),血清ET-1水平、斑块检出率显著升高,IMT显著增厚(均P<0.05)。结论:HUA可加重NAFLD患者内皮功能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增加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973.
【摘要】目的:应用二维超声评价球囊扩张联合不同浓度的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超声可见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模型的效果。方法:选取新西兰白兔65只,5只为正常饮食的对照组,60只行腹主动脉球囊扩张联合高脂喂养建立AS斑块模型。高脂喂养分为1%胆固醇组28只与2%胆固醇组32只。喂养期间计数各组模型兔的死亡时间,每4周进行一次超声检查。取AS斑块进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以分析斑块成分。比较两组间血脂、生存曲线及斑块组份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无斑块形成,2%胆固醇组和1%胆固醇组的血脂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胆固醇组与2%胆固醇组兔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2),2%胆固醇组兔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病死率较1%胆固醇组高。对照组喂养至36周仍无斑块形成;1%胆固醇组喂养至8周时腹主动脉基本无明显可测量斑块,至12周时可测得腹主动脉斑块平均厚度为(0.51±0.12)mm,随后斑块厚度缓慢增加,至24周时增加明显,斑块平均厚度为(0.73±0.21)mm,至32周时斑块平均厚度达到最大为(0.85±0.29)mm,随后斑块平均厚度降低;2%胆固醇组喂养至8周时腹主动脉出现可测量斑块,平均厚度为(0.54±0.16)mm,12周时斑块厚度明显增加,为(0.70±0.14)mm,16周时平均厚度达到最大,为(0.76±0.10)mm。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发现两组斑块组份基本一致。结论:应用球囊扩张联合高脂喂养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超声可见AS斑块模型。给予2%胆固醇喂养可在较短时间内建立斑块模型,但模型兔存活时间短,病死率较高;给予1%胆固醇喂养建模时间长,但模型兔存活时间长,两者所建立的斑块从病理学角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74.
975.
976.
目的 探讨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后氯吡格雷对其血小板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经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应用氯呲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术前使用3~5 d,术后均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用药后血清D-二聚体(DD)水平、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炎症因子P-选择素水平以及再狭窄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DD及FIB水平无显著差异;术后24 h,对照组及观察组DD及FI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1个月,两组DD及FIB水平均明显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DD及FIB水平和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DD及FIB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24 h、1个月、3个月,观察组DD及FI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P-选择素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再狭窄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抑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再狭窄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可抑制炎症因子P-选择素的表达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977.
近年来国外许多研究都证实大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的联系[1~3]。本文应用冠脉造影和颈动脉超声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超声检测颈动脉而早期筛选和发现冠心病高危患者提供依据。1资料和方法本文32例,男30,女2,年龄32~62...  相似文献   
978.
目的:为了研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的颈动脉Doppler超声表现并探讨血流参数的变化。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7.0MHz探头,选择40例SAS患者作双侧颈动脉Doppler超声检查,并与40例无SAS、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相匹配的对照组比较。结果:①粥样斑块的发生率SAS组为42.5%,对照组为32.5%(P<0.05)。②阻力指数(RI)测定SAS组明显高于非SAS组(P<0.01)。③颈内动脉流速与颈总动脉流速比值(VICA/VCCA)两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④SAS组颈动脉频谱形态多有改变,文中列出四种波形。结论:作者认为,SAS患者颈动脉硬化多较显著,血液动力学改变以外周阻力增加为主。  相似文献   
979.
老年前期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测504例结果分析张旗1资料和方法本组男423例,女81例,年龄50~59岁,用Acuson128xp/10m彩色电脑声像仪,线阵探头,7.0MHz,选用血管软件,依次测量颈部各动脉的内径,包括颈总动脉(距窦部1~2cm)...  相似文献   
980.
目的 探讨多参数监测在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CEA)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多参数联合监测下实施CEA治疗的75例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颈内动脉返流压及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监测。结果 72例返流压≥25 mmHg,3例<25 mmHg;58例体感诱发电位无明显变化,2例轻度降低复通后好转,6例下降超过50%但恢复,5例下降超过50%未恢复,4例下降超过75%未恢复。术中5例使用转流管。术后发生脑卒中2例,未发生栓塞事件。术后1周内复查颈动脉CTA显示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均通畅,1例颈外动脉闭塞,1例颈外动脉血栓形成并管腔重度狭窄。术后随访3个月~5年,末次随访GOS评分5分74例,3分1例。结论 CEA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术中联合监测颈动脉返流压、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是可行的、有效的,可提高CEA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