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2篇
医药卫生   24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目的:观察膝关节周围骨肿瘤切除人工关节重建对关节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999-06/2004-06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肿瘤接受肿瘤切除、人工关节重建治疗患者58例。骨肿瘤类型包括骨肉瘤31例,软骨肉瘤9例,皮质旁骨肉瘤2例,血管肉瘤3例,骨巨细胞瘤7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转移瘤4例。肿瘤生长在股骨远端41例,胫骨近端15例,同时累及股骨和胫骨2例。肿瘤采用enbloc肿瘤切除,残留骨缺损选用定制或组配式膝关节假体进行重建,手术前后制定具体的康复计划,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均行辅助化疗,定期随访,观察肿瘤控制、并发症及早期功能康复情况,采用Enneking保肢功能评价标准从关节活动度、疼痛、稳定性、肌肉的力量、心理评价和生活能力、有无并发症等6个方面评定肢体功能,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结果:58例患者中获得平均37个月有效随访的53例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股骨远端肿瘤切除重建后1周患者即可负重行走,胫骨近端肿瘤切除重建后4周患者开始负重行走,术后3个月时53例患者功能评定:优38例;良10例;可5例。股骨远端肿瘤和胫骨近端肿瘤切除人工关节重建后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平均分别为88°~176°和120°~172°,股骨假体的早期功能明显优于胫骨假体。②感染2例,关节脱位4例,无假体断裂及松动。③局部复发5例,肺转移12例,死亡13例,生存患者平均生存时间26个月。结论:人工关节重建膝关节周围肿瘤切除后骨缺损将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早期康复,其中股骨假体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如何以简便快捷的方法获得大量最佳生长状态的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以作为皮肤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方法用2.5 g/L胰酶、35 g/L热溶素和9.0×103U/L Dispase分别在A,B,C不同条件下处理皮肤标本,观察表皮与真皮的分离情况,并分别培养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观察比较细胞的贴壁率和克隆形成率,通过MTT和BrdU检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并分别用不同方法获得的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结果A,B,C 3种方法角朊细胞的贴壁率(%)分别为8.7±0.2,12.1±0.2,15.9±0.4;成纤维细胞的贴壁率(%)分别为20.2±2.4,30.5±1.8,38.3±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06,t0.05/2.18=2.101,P<0.05).角朊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0.110±0.025,0.260±0.026,0.370±0.0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75,t0.05/2.18=2.101,P<0.05).在各种条件下,Dispase处理组获得的细胞数量、细胞贴壁率和克隆形成率均优于其他消化液处理组,细胞纯度高,生长状态良好;用其他方法获得的细胞生长状态相似,都可成功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结论使用9.0×103U/L Dispase可以简便快捷的获得大量生长状态良好的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以作为皮肤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合适的消化方法、时间和温度可以最大限度保持原代细胞的活力.  相似文献   
93.
抽气后注氧治疗自发性气胸15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一次性胸腔穿刺(胸穿)抽气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经验,我们设计了一次性胸穿抽气后注氧术。采用这种方法自1993年3月至1996年3月治疗自发性气胸病人15例,临床疗效满意。15例病人,男6例,女9例,年龄18~67(平均43.5)岁。肺压缩面积25%~...  相似文献   
94.
背景:由于骨盆具有复杂的结构,目前对于坐位骨盆的生物力学研究较少,有限元法日益成为骨盆生物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目的:以有限元法研究成人正常静态坐位骨盆应力分布。方法:获取正常成年女性全骨盆CT扫描图像,利用CT数据通过Mimics10.0对图像数据进行重建,利用Geomagic,Proe5.0进行实体建模,输入ANSYS。再根据解剖部位建立骨盆主要韧带。对S1椎体上终板施加600N静载荷模拟坐位时骨盆受力环境,计算该加载方式下骨盆的应力、应变及位移的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垂直加载600N载荷于骶骨上表面时重力由骶骨经骶髂关节向下传递,到达坐骨结节。此时的坐骨结节处承受较大压应力。有限元模型在静载荷下的特征部位应力、应变值基本能够反应骨盆特有的力学结构特性,模型的准确性较高。计算结果与文献中报道的结果相近,建立的人体全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较客观地反映人体骨盆的解剖结构和力学特性,可作为骨盆生物力学研究的工具及满足临床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95.
背景:由于骨盆具有复杂的结构,目前对于坐位骨盆的生物力学研究较少,有限元法日益成为骨盆生物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目的:以有限元法研究成人正常静态坐位骨盆应力分布.方法:获取正常成年女性全骨盆CT扫描图像,利用CT数据通过Mimics 10.0对图像数据进行重建,利用Geomagic,Proe5.0进行实体建模,输入ANSYS.再根据解剖部位建立骨盆主要韧带.对S1椎体上终板施加600 N静载荷模拟坐位时骨盆受力环境,计算该加载方式下骨盆的应力、应变及位移的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垂直加载600 N载荷于骶骨上表面时重力由骶骨经骶髂关节向下传递,到达坐骨结节.此时的坐骨结节处承受较大压应力.有限元模型在静载荷下的特征部位应力、应变值基本能够反应骨盆特有的力学结构特性,模型的准确性较高.计算结果与文献中报道的结果相近,建立的人体全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较客观地反映人体骨盆的解剖结构和力学特性,可作为骨盆生物力学研究的工具及满足临床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分析股骨近端不同区域松质骨的显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差异性,为合理设计金属置人物提供力学参考.方法 取7个新鲜正常人体股骨近端标本,进行Micro-CT扫描,分别对股骨头、股骨颈、粗隆间的骨小梁的结构参数进行分析,并结合大型有限元三维有限元对比分析各区域在主要受力方向上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 股骨头部的骨密度、骨矿含量、骨小梁密度、骨小梁数目明显高于股骨颈及粗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与粗隆间相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近端不同区域的松质骨的显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存在差异性,提示现有股骨近端金属置人物可能存在生物力学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观察白花丹参水提物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高糖高脂饮食喂养的60只雄性Wistar大鼠尾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0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白花丹参小剂量组[15g/(kg·d)]、白花丹参中剂量组[30 g/(kg·d)]、白花丹参大剂量组[45 g/(kg·d)]、甲钴胺组[17.5 mg/(kg·d)].均灌胃给药,连续12周.分别于给药第6周和第12周测定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给药第12周检测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坐骨神经内cAMP、cGMP及空腹血糖(FPG)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白花丹参各剂量组、甲钴胺组FPG、MNCV、SNCV、NGF、cAMP、cGMP等指标均优于模型组(P<0.05);白花丹参各剂量组随剂量的增加,效果显著增加(P<0.05).结论 白花丹参水提物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神经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显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神经功能、延缓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含多西他赛方案二线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11例一线化疗失败的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d8)联合吉西他滨(675 mg/m2,d1、d8)/洛铂(30 mg/m2,d2)方案二线化疗,21天为1周期,共化疗6个周期。采用RECIST标准10版评价疗效,NCI-CTC标准3.0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11例患者均完成化疗,可评价疗效。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1例,疾病稳定(SD)4例,疾病进展(PD)6例;有效率(RR)为9.1%,疾病控制率(DCR)为45.5%。随访6~23个月, 3例死亡。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8.0个月,1年生存率为83.3%。主要不良反应为限制性骨髓抑制,化疗期间患者无明显肾功能异常及过敏反应,仅出现4级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1例。结论 含多西他赛方案二线治疗骨肉瘤肺转移,近期疗效满意,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99.
目的采用可控性微结构磷酸钙支架作为成骨细胞载体修复兔尺骨节段缺损,观察载体微结构在新骨生成及缺损愈合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快速成型(RP)间接制造技术制备可控性微结构自固化磷酸钙(CPC)支架,将兔颅骨源性成骨细胞与实验组(可控性微结构支架)及对照组(单纯CPC材料)复合培养,倒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SEM)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培养7d后植入兔尺骨节段性缺损,术后4、8、12周取材,分别行大体、X线、组织学观察和新生骨定量分析,评价新骨生长及缺损愈合情况。结果培养7d后支架表面及管道内有大量细胞分布。实验组新骨生长、改建及材料降解均沿管道结构进行,术后12周形成新生骨与支架相互嵌合的复合体;对照组新骨生长主要发生在骨断端与材料结合处,术后12周两端骨组织长人材料,CPC出现少量降解。术后12周实验组新生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控性微结构促进支架内新骨生成及兔尺骨节段性缺损的愈合,对支架微结构的深人研究和优选是增强组织工程化骨移植物成骨效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探讨不同钙含量牛松质骨载体植入局部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基因表达及载体钙盐对局部细胞免疫的作用,作者将两种经不同处理(不脱钙和部分脱钙)的牛松质骨载体植入小鼠股部肌袋内,于术后3,5,10和20天取材,制备石蜡切片,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的方法,定性定位检测分析TNFα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不脱钙组载体植入局部TNFα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部分脱钙组;植骨术后10天,TNFαmR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