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0篇
  免费   399篇
  国内免费   181篇
医药卫生   1049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450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514篇
  2011年   566篇
  2010年   455篇
  2009年   527篇
  2008年   584篇
  2007年   564篇
  2006年   561篇
  2005年   499篇
  2004年   445篇
  2003年   423篇
  2002年   387篇
  2001年   480篇
  2000年   408篇
  1999年   294篇
  1998年   262篇
  1997年   301篇
  1996年   212篇
  1995年   191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探讨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观察在实施临床诊断过程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RA患者60例,将其设为A1组(观察组)。同期选择非RA患者146例,将其设为A2组(对照组1),选择健康体检人员60例,设为A3组(对照组2)。对A1组与A2组、A3组研究对象的CCP含量以及RF含量(类分湿因子)进行准确检测。主要用雅培i2000对患者的CCP含量进行检测,选择西门子特定蛋白仪对患者的RF含量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 针对RA疾病诊断敏感度以及特异度表现出的差异。结果 在进行RA临床诊断过程中,抗CCP抗体表现出的敏感性低于选择RF进行诊断后表现出的敏感性(P<0.05);在特异性方面,高于RF极为明显(P<0.05)。联合上述两种方法 对RA患者进行检测,临床获得较高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结论 针对RA患者,临床选择抗CCP抗体加以临床诊断,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但尚未有效明确其与RF二者之间表现出的相关性。对此,将二者联合对RA患者进行检测,可有效将患者血清学阳性率提高。  相似文献   
92.
《中南药学》2015,(12):1270-1274
目的探讨单独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及保护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肾动脉损害的机制。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类风湿关节炎组(RA组)、类风湿关节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T组),每组10只,实验共观察8周。实验测量这3组大鼠的肾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血脂各指标、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β(L-1β)。结果实验结束时,类风湿关节炎组的TC、TG、LDL-C、PAPP-A、TNF-α及IL-1β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类风湿关节炎组的大鼠肾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率和HDL-C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类风湿关节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AI值、TC、TG、LDL-C、PAPP-A、TNF-α及IL-1β较类风湿关节炎组明显降低(P<0.01),类风湿关节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大鼠肾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率和HDL-C较类风湿关节炎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可使大鼠出现关节炎症、血清炎症因子增高、血清PAPP-A增高、脂质代谢紊乱及早期肾动脉损害;单独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能显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造成的关节炎症、血清炎症因子、血清PAPP-A、脂质代谢紊乱及早期肾动脉损害。他汀类降脂药除了有降脂的作用外,还可能通过其抗炎作用改善类风湿关节炎造成的早期肾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延缓类风湿关节炎造成的肾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从而减少肾血管性高血压及缺血性肾病的发生。阿托伐他汀可能是通过改善炎症反应、降低血清PAPP-A及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来保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肾动脉损害的。  相似文献   
93.
类风湿性关节炎(RA)习惯称类风湿,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全身性结蹄组织疾病,以反复发生关节肿痛、僵硬,逐渐形成关节强直和畸形为特性。对于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其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病变的产生是这种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对机体所产生的损害。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方案较多,但这些治法大多采用控制炎症来缓解症状,无法彻底治愈。藏医学认为,龙、赤巴、培根三大因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这三大因素支配着人体的"七大精华"、"三种秽  相似文献   
94.
介绍以活血通络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体会。认为肝肾亏虚是发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热为发病的外在条件,痰浊瘀血乃主要的病理要素,而经络痹阻为本病的病机根本。临证以经验方天甲通痹散为基本方,并根据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瘀痹阻、肝肾亏虚不同证型加减,取效良好。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95.
目的通过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在体阻断SOCS1、PIAS1、PTPN22在RA动物模型的表达,研究艾灸对实验性RA滑膜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SOCS1、PIAS1、PTPN22的调控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RA模型组、艾灸治疗组、艾灸+SOCS1基因干扰组、艾灸+PTPN22基因干扰组、艾灸+PIAS1基因干扰组。按0.5ml/kg体重剂量,将福氏完全佐剂平均注入模型组、艾灸各组动物的双后膝关节腔内(对照组动物同法注入无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运用慢病毒介导的SOCS1、PTPN22、PIAS1 RNAi作为干预手段,麦粒灸"肾俞"、"足三里"穴治疗实验性RA(5壮/穴/天,6天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天)。ELISA法测定艾灸对关节滑膜液IL-1β、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1β、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IL-1β、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SOCS1干扰组、PTPN22干扰组、PIAS1干扰组与艾灸组比较,下调IL-1β、TNF-α含量效果不及艾灸组(P0.05)。结论艾灸"肾俞""足三里"穴可显著降低实验性RA家兔滑膜液炎症相关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含量,但在SOCS1、PTPN22、PIAS1被干扰的情况下其作用显著降低,提示SOCS1、PTPN22、PIAS1对JAK-STAT信号通路的负反馈调控可能与艾灸抑制实验性RA滑膜细胞的异常分泌功能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96.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Pub Med数据库,选择针灸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4篇文献,共计200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灸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73,95%CI(2.18,3.41),Z=8.78,P0.000 01]。亚组分析显示:针灸与药物疗法在降低类风湿因子(RF)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92,95%CI(-5.60,-0.25),P0.05];针灸与药物疗法在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99,95%CI(-4.78,-1.21),P0.05];针灸与药物疗法在降低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44,95%CI(-2.44,-0.44),P0.05]。结论针灸治疗RA在总有效率及降低RF、ESR、CRP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药物疗法,但仍需通过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风湿宁五号方辨治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风湿宁五号方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65.31%,总有效率87.76%,明显高于对照组之44.44%和71.11%(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指数、关节痛度、关节肿胀、晨僵、握力、关节周径、关节功能和炎症指标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湿宁五号方辨治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8.
对1989—2012年CNKI数据库以题名或关键字为"马钱子碱"和/或"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Pub Med数据库系统以题名或关键字"brucine"或"rheumatoid arthritis"进行检索,整理近10年来马钱子碱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的相关研究。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马钱子碱的一般性质、药理作用及新型给药系统三个方面,对马钱子碱新型给药系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
本文报告了我院用雷公藤,配合温泉、理疗、体疗等对103例类风湿件关节炎活动期的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完全缓解22例,占21%;明显改善47例,占46%;轻度改善34例,占33%;并对雷公藤的药理作用,以及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0.
医护合作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虹  唐文荣  程学青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8):1712-1714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方法 在风湿骨病科建立健康教育质量控制小组,了解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医护合作应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并对2005年4月~2007年5月收治的10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结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健康教育有着较强的需求,对病种相关知识及药物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需求最多,并渴望得到心理支持;最受欢迎的健康教育形式是医患座谈及病种咨询,其次是听专题讲座,患者间交流、阅读健康宣教资料也是患者愿意接受的方式.结论 医护合作对住院病人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得到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效果有着较高的满意度,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意识及沟通能力需要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