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3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91.
Objective Electrical restitution was believed to be a determinant responsible for the stability of heart rhythm. Although numerous studies focused on the role of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restitution (APDR) in the initi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rial APDR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AF) has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DR of left atrium (LA) and right atrium (RA) in canines and the relevance to induction of AF. Methods Monophasic action potential (MAP) was recorded from LA and RA in 14 canines using the MAP recording-pacing combination catheter. APDR, plotted as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APD) on the preceding diastolic interval (DI), was assessed by use of programmed stimulation with a single extrastimulus (S_1S_2) at LA and RA. Episodes of AF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PD_(90)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LA than that in the RA [( 157.4 ± 43.5 ) ms vs. ( 170. 9 ± 37. 9)ms, P < 0. 05]. The mean slope of the APDR curve by S_1S_2 in the LA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RA ( 1.3 ±0. 4 vs. 0. 9 ± 0. 3, P < 0. 05 ). The incidence of induced AF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LA than in the RA (11/18 vs. 7/18, P < 0. 05). Conclusions The APDR and MAP characteristics are not uniform between atriums, which may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e initiation of AF. Heterogeneity of APDR between LA and RA might create critical gradients or a dispersion of repolarization and subatrate for re-entrant arrhythmias and vulnerability to AF.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左、右心房肌复极,及其易损性与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发生与维持机制。方法应用单相动作电位(MAP)技术记录14只犬左、右心房肌的复极达90%动作电位时程(APD90),通过S1S2程序刺激,同时记录心房有效不应期(ERP)及相对不应期(RRP),观察反复心房激动(RAF,在S1S2的早搏刺激后,发生2个以上的连续心房活动,从心房刺激到RAF第一个激动的间期必须小于250 ms)及AF的诱发。结果14只犬S1S2间期递减至130±32 ms时,可出现RAF,随后当S1S2间期缩短为110±28 ms时AF发作。AF发作前大多数可记录到RAF(66.7%);共诱发出15阵RAF,左房11阵,右房4阵,左房RAF的发生率明显多于右房(P<0.05);共诱发出18阵AF,左房诱发出12阵,右房诱发出6阵。左房的AF诱发率明显多于右房(P<0.05)。结论AF发作前多伴有RAF发作;RAF是易发生阵发性AF的特征性表现,代表心房的易损性;左右心房易损性不同。  相似文献   
93.
目的:建立黄连生物碱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定量方法,并考察黄连与肉桂配伍前后黄连主要生物碱的含量。方法: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含量确定。结果:测定组分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分离度,4种生物碱的回收率分别为98.28%,98.38%,97.78%,98.89%,RSD分别为0.86%,1.12%,1.06%,1.11%。结论: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定量准确可靠,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黄连与肉桂配伍后黄连的各种生物碱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分析逆钟向低位环折返不典型心房扑动的特点,评价CARTO标测系统对其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一57岁男性患者,因长期反复的心房扑动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常规放置右心房内导管、希氏束导管、冠状窦导管和标测消融导管。在心动过速中进行激动标测、电-解剖标测及三尖瓣环至峡部的连续性线性消融。以宽分离的双电位为射频消融的终点。结果 体表心电图和心内激动顺序提示为典型心房扑动。多部位拖带标测发现右心房侧壁远离折返环,低位右心房后壁在折返环上,峡部隐匿性拖带。进一步CARTO标测提示折返环沿下腔静脉逆钟向折返(尾头方向观)。进行峡部至三尖瓣环的连续性线性消融终止心动过速,并出现宽分离的双电位。随访6个月,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心房扑动复发。结论 逆钟向低位环折返不典型心房扑动可与典型心房扑动共用三尖瓣环与下腔静脉间的峡部作为缓慢传导区。峡部消融可以终止并消除心动过速。传统的标测方法容易漏诊,CARTO标测系统对折返环部位的判定有帮助。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钙拮抗剂地尔硫卓对Goldblatt高血压大鼠模型心房肌L-型钙通道α1C亚单位(CaL-α1C)和Na-Ca2+交换器(NCX)mRNA的变化影响,在基因水平探讨其潜在的意义。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高血压组用U型银夹夹住左肾动脉,右肾保留;假手术组(S组)只分离左肾动脉,不夹银夹,套尾法监测尾动脉血压。高血压组术后1周开始治疗,分为高剂量地尔硫艹卓组(HD组)、低剂量地尔硫艹卓组(LD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于治疗后4周与S组同时处死动物(各6只),RT-PCR半定量分析CaL-α1C和NCXmRNA的表达量(以GAPDH为内参照)。结果:C组心房肌CaL-α1C的mRNA水平分别是S组、HD组、LD组的2.5倍、2.4倍、2.1倍(P<0.01),S组、HD组、LD组之间无显著差别。C组心房肌NCX的mRNA水平分别是S组、HD组、LD组的1.9倍、1.6倍、2.1倍(P<0.01),S组、HD组、LD组之间无显著差别。结论:肾性高血压大鼠心房肌CaL-α1C、NCX的mRNA水平均表现为上调,应用钙拮抗剂能够抑制其上调,抑制作用不依赖于血压水平的降低。  相似文献   
96.
恶性骨肿瘤好发于股骨和胫骨,过去常用的方法是截肢,随着新辅助化疗、放疗、介入等综合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截肢对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近年来保肢手术逐步成为主要的手术方式。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3年5月共进行28例下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在体动物实验中肺静脉隔离后迷走神经对心房电生理特点调节的影响. 方法10只成年杂种狗,给予全身麻醉和机械通气.显露和分离双侧的交感迷走神经干.给予Antenolol阻断交感影响.多极导管经皮穿刺放入右心耳,冠状窦的远端和近端,左房游离壁.  相似文献   
98.
对13例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后复发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237例未复发者进行比较,旨在为进一步降低复发率提供线索.结果:性别、心动过速病史及心动过速频率与复发率无关(P>0.05);成年组复发率高于童年及老年组(P<0.05);前50例RFCA患者复发率高于后200例(P<0.05)复发组的房室波比值、房室融合波时限、融合波提前程度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慢旁路的复发率高于普通旁路(P<0.05);普通旁路之间、不同部位的旁路之间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复发组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有效时间、放电次数、射频电流的功率及能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阻抗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术者的经验及靶点图特点是影响复发的主要因素;放电有效所需时间越长,复发可能越大.  相似文献   
99.
目的对2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肺静脉选择性逆行造影中肺静脉的直径、走行等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肺静脉电隔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对心房电重构的影响。方法24只杂种犬随机分为3组,3组犬均应用美托洛尔阻断交感神经效应。A组(10只):心房电重构过程中无迷走神经干预:B组(8只):应用阿托品阻断迷走神经效应;C组(6只):在心房电重构过程中同时进行迷走神经刺激。在右心房(RA)、冠状静脉窦(CS)和右心室(RV)放置多极导管。通过RA导管进行600次/min的起搏30 min构建急性心房电重构模型。在心房电重构前、后测量基础状态(无迷走神经刺激)和迷走神经刺激下的心房有效不应期(ERP)和心房颤动易感窗口(VW)。结果A组犬心房电重构后基础状态下及迷走神经刺激时的ERP较心房电重构前明显缩短(P值均<0.05)。B组犬心房电重构后与心房电重构前基础状态下及迷走神经刺激时的ER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值均>0.05)。C组犬心房电重构后基础状态下及迷走神经刺激时的ERP较心房电重构前明显缩短(P值均<0.05)。A组及C组心房电重构后ERP缩短值明显大于B组(P值均<0.05),但A组及C组ERP缩短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状态下,3个实验组的实验犬在心房电重构前后均不能诱发心房颤动(VW接近0)。迷走神经刺激下, B组实验犬在心房电重构前后也不能诱发心房颤动(VW接近0),但A组及C组实验犬电重构后较电重构前容易诱发心房颤动(P值均<0.05)。结论短期的心房电重构能够缩短心房的有效不应期。心房电重构可能伴随着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及迷走神经刺激可能加重心房电重构,导致心房颤动易感性增加。迷走神经阻滞能减轻心房电重构,降低心房颤动易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