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8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王宁 《城乡建设》2007,(1):20-23
和谐社会的理念与佛教的"六和敬"精神是相通的 记者:在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各种矛盾日益凸现,不同意识形态相互激荡.针对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请问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佛教倡导的"和合"精神有何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92.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挑战、促进党和国家事业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元化与多样性、先进性与广泛性、批判性与包容性、稳定性与灵活性。  相似文献   
93.
中国新时期文论有两次比较重要的转向,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极左时期浓厚的政治附庸性转向对文学形式美的诉求;第二次是在90年代初期,泛文学观念产生,走向"大众文化"时代.两次转向都有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方面的原因.认为,面对大众文化的全面兴盛,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失去了理论表述力,恢复政治意识形态批评的合法性将是文学的一个必然策略.  相似文献   
94.
全球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广泛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契合时代发展需要.我国可利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超越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观,在避免掉入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陷阱的同时,不断扩大我国意识形态话语影响力.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化解全球治理危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取代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表达扩大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95.
因为网络强大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网络文化必然是道天然活水,而高校学校因为校园内群体的特异性,必定成为亲水族。据调查,某高校BBS站一天的帖子数达到数万条,内容混杂,不受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96.
进入21世纪,以石油为中心的能源外交在国际关系中处于显著地位。已往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是看它的国土面积和意识形态,而现在更多时候则是看一个国家的资源对国际  相似文献   
97.
流行,是指在特定的文化条件下和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为人们广泛采用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特征。流行的内容相当广泛,不仅服装、建筑、日常用品、音乐、舞蹈、体育运动等人类实际生活领域有流行,而且人类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等意识形态领域也存在流行。但在服装中流行表现得最为广泛和敏感。  相似文献   
98.
地下漫画这个概念在中国出现有一段时间了,最先是作为一个小众所接受的漫画类而在圈子内部流行。这类作品中往往会带上后现代主义的影子,人物造型怪异,内容荒诞离奇,有些时候会利用现有的社会文化符号解构,来寻求更深层面上的涵义。用来表现一种对现实世界的讽刺,或者只是单纯地表达作家的一种思考,很多都具有哲学层面上的意味。而呈现出来的这种整体风格,则会被认为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抗。 然而似乎不仅仅如此,文化这个概念本身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何谓主流,何谓非主流。这两个称谓之间的分水岭并非十分明晰。随着社会的进步,眼界的拓展,思考的深入,甚至于科技的发展,宗教的接受与怀疑,都有可能导致接受水准与欣赏眼光的改变。有的东西或许永远不能够成为大众流行,然而能怀疑它的存在,它的价值,以及那些为之奋斗的人们的努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99.
自19世纪中叶,中国传统哲学范式发生了近代转型.今古文经学之争.“经世致用“学风发起对考据学风的挑战,“中体西用“之说的萌芽揭开了中西方哲学此消彼长的序幕.中国哲学史上这种哲学范式的近代转型的完成应该说是完整的.通过转型.传统哲学丧失了它的主体地位.经学、理学逐渐成为历史性的概念,而西方哲学的观念、问题、方法和典范逐一进入到学术话语的中心地位.通过近代在哲学范式上的启蒙、反省和清理,既带来了传统哲学的部分解构,也促成了新的哲学范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0.
西方艺术自古希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当中,出现过各种思潮和风格流派。是什么因素在潜在的影响着众多风格流派?因此对于这种多风格的出现我们需要放在哲学、历史、社会意识形态、创作主体、空间地域等多维度去全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