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5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21篇
社会科学   932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881篇
  2013年   610篇
  2012年   725篇
  2011年   779篇
  2010年   737篇
  2009年   896篇
  2008年   790篇
  2007年   479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贺海峰 《决策》2015,(4):37-3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而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关键点,必须从法律上承认,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具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按照同地同权同价的原则进入市场交易,并由政府按统一的市场规则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92.
01浙江:公布全国首份省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浙江省2014年6月25日公布全国首份省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42家列入公布范围的省级部门共保留行政权力4236项。10月31日,浙江省再次发布全国首张省级政府责任清单,43个省级部门的责任清单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公开亮相。02天津滨海新区:成立行政审批局一颗印章管审批探索实行"一个部门管市场","一支队伍管全部","一个平台管信用"。2014年9月11日,  相似文献   
93.
从农地流转的一般理论出发,提出农地流转的正外部性主要表现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等方面。为了提升农地流转正外部性,必须坚持经济法的平衡协调理念、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实现经济效率、经济公平和社会和谐的目标。在实践层面,分析了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在农地流转正外部性激励方面的有益经验,提出应从产权划分法律制度、财政税收法律制度、金融信贷法律制度及中介主体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实现对我国农地流转正外部性的法律激励。  相似文献   
94.
采用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方法,分析村干部在农地流转中的经营人角色,探究其行为逻辑。研究表明,作为村庄经营人,村干部是农地流转过程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其农地流转经营人角色主要表现为农地租赁中的"中间人"、土地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负责人以及农业资本的合伙人。村干部参与农地流转有利于降低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推动农地流转的有效配置。但是,作为村庄经营人,在农地流转过程中,村干部行为逻辑受到正式权力压力和经济利益的双重俘获,导致村干部经营行为的自利性。因此,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应规范村干部的经营人角色,强化其公共身份,弱化其私人属性。  相似文献   
95.
乡土社会、现行法律制度不合理因素、农民法律认知水平低等因素影响了土地流转法律制度在安徽西部某村适用的效果,使得该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践与制度之间呈现诸多背离,与发达地区相比,该地土地流转规模不大、形式单一、市场化程度不高.要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市场化、规模化,需要从农村制度变迁的视角来审视现行的制度设计,从农村改革“顶层设计”的高度来考虑实现两个转化:一是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化、资本化,使之成为农民可以用多种方式处分并获取收益的财产;二是实现农民的市民化,使之成为自由的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96.
"三农"问题是我国法治建设和法学研究的薄弱领域,为推动和活跃"三农"法学研究,建立健全农村法治理论体系,促进涉农法律制度的完善,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本刊开展农村法治建设研究征稿活动,诚邀从事"三农"法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涉农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围绕以下选题赐稿:1.农村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农村土地权属问题、土地承包经营及其流转法律问题、农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2.农业市场规范运行法律问题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农产品流通法治化环境、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  相似文献   
97.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法》践行的是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土地管理权行使模式,围绕这一模式的存与废已成为当下修改该法之争的一个重要表现。综合考量多种因素,在转型时期,继续坚持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土地管理权行使模式具有理论正当性和实践可行性。现行土地管理法修改的理性选择应是在继续坚持这一模式基础上,重点围绕土地规划、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开发许可和土地征收等权力存在的弊病基础上,以适应市场化为价值取向进行制度内在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98.
通过完善土地市场化水平测算方法,测算中国土地市场化水平,并找出影响中国土地市场化水平的因素。运用测算出的2006-2011年中国31个省(市)土地市场化水平数据,建立影响中国土地市场化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收支比、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比、人均土地面积3个变量对全国土地市场化水平影响显著,其他变量对土地市场化水平影响不显著。影响中国土地市场化水平的因素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但是没有明显的地区效应。通过提高城镇居民收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地非农化土地市场改革,促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发育,形成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市场,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土地市场化水平。  相似文献   
99.
在当前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背景下,本文以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为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思路,以土地流转为核心问题,对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社会保障、再就业的意愿,以及农户耕地流转意愿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最终给出针对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农地流转开展社会服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0.
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创新的核心和关键。在用地流转收益分配中,流转法律关系以外的主体如国家能否参与收益分配,以及农民集体如何在内部成员之间分配收益,是两个核心问题。以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通过解决上述问题,建立起一套合理合法且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