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7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137篇
工业技术   207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介绍了HT250在激光窄带扫描作用下各工艺参数对淬火层的影响、HT250显微硬度测量结果及其分析、HT250不同搭接量的选择、HT250淬火硬层显微镜组织观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92.
增湿条件下合肥膨胀土的强度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标准湿砂法和滴水法试验研究了合肥膨胀土抗剪强度参数c、(?)随含水量的变化关系,提出了合肥膨胀土随含水量变化的抗剪强度公式并给出了合肥膨胀土的强度参数。分析了膨胀土抗剪强度随含水量的变化机理。并给出了考虑含水量的强度曲面,提出临界含水量的概念。研究对合肥地区乃至江淮地区的膨胀土工程的设计和预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
将石灰岩粗粒土颗粒之间的接触形式简化为点–面接触,通过颗粒接触试验研究粗粒土的粒间法向、切向接触力学特性,并归纳出粗颗粒细观接触模型的具体形式。利用该细观模型,对粗粒土大型直剪试验进行离散元(PFC)数值模拟,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粒间接触模型及细观参数的适用性。最后,对粗粒土颗粒接触特性及其接触模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显示,实测的粒间接触力与接触位移关系曲线可以利用指数小于1的幂函数进行拟合;同时,为了对切向接触刚度进行统一的衡量,定义切向位移为5 mm时的切向力为切向接触强度(切向力有峰值时取峰值切向力)。对比大直剪试验的实测与计算结果发现,粒径较大(2~5,1~2 cm)时计算误差非常小;但对于含有更细小颗粒的级配试样,计算误差偏高。在细观尺度内,颗粒粒径在何种范围内会表现出与大颗粒不同的接触性质,有待借助更精细设备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94.
蓝铁矿形成于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验证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危机"与"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随行,致污水磷回收势在必行。最近,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发现了磷回收新产物——蓝铁矿,一种化学稳定性很强、回收用途极为广泛、经济价值更高的磷酸盐化合物。鉴于此,通过试验验证污泥厌氧消化条件下,Fe~(3+)生物还原至Fe~(2+)、与污泥释放的PO_4~(3-)反应生成蓝铁矿的可行性以及所需环境条件与限制因素。结果显示,Fe~(3+)在厌氧消化过程中会被异化金属还原菌(DMRB)还原为Fe~(2+),与污泥细胞裂解释放出的PO_4~(3-)可以生成蓝铁矿,含量高达204 mg/g DS。进言之,碳酸盐(MCO_3)不会干扰蓝铁矿生成。Fe~(3+)被生物还原时,DMRB会与产甲烷菌(MPB)争夺电子供体(有机物),一方面会抑制厌氧消化产甲烷(CH_4),另一方面,Fe~(3+)也提供了MPB所必需的Fe元素,可刺激酶活,反而能促进产CH_4过程;Fe~(3+)对产CH_4过程的综合影响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5.
从光影变幻、色彩搭配、体量组合等方面入手,对园林小景生态布局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建筑物、植物、水在园林生态布局中的设置原则,旨在使园林建设既弘扬传统文化又呈现现代之美。  相似文献   
96.
通过室内小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对船载红土镍矿的流态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数字图像采集和分析,揭示了红土镍矿流态化的演化过程。分析了含水率、加速度等因素对红土镍矿流态化特性的影响以及孔隙水压力和含水率在流态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分迁移是造成红土镍矿形成流态化的主要原因;含水率是影响红土镍矿流态化发生的关键因素,建议实际运输中控制与本试验相同的红土镍矿含水率在31.0%以下;加速度大于某一临界值时,加速度对红土镍矿流态化特性才有较大影响。研究对减少红土镍矿在船运过程中流态化风险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针对南方某城市垃圾渗滤液含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的特点,采用ABR/MBR/纳滤膜多级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设计规模为300 m3/d。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出水COD、BOD5、NH3-N分别为(30~60)、(10~20)、(1~10)mg/L,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甚至优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表2的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98.
对混凝土结构在侵蚀性环境下的长期安全服役要求使得针对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研究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盐环境普遍存在于大自然中,其中氯盐和硫酸盐会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介绍了氯盐或硫酸盐单一侵蚀因素作用下混凝土材料耐久性的研究现状,系统总结了试验方法、宏观性能和侵蚀模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盐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趋势.得到以下初步结论:(1)试验方法方面,由于自由扩散法控制附加因素的介入,对离子传输机理的影响较小,与实际状态更为接近;(2)基于Fick第二定律建立氯离子扩散模型,关键在于对氯离子扩散系数的修正,不同因素对扩散系数的影响应有更多基础理论和试验数据作为支撑.细观模型方面,在骨料特征的参数化技术方面寻求突破对于其仿真效果至关重要;(3)由于影响硫酸盐侵蚀的因素较多且系统性试验较少,因此已有模型的适用性存在局限,应寻求突破建立全面涵盖各类因素的模型;(4)建立自然盐环境与试验室盐环境的对应关系、保证混凝土的试验室状态与其实际服役状态的一致性以及建立特定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损伤的时变模型对服务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