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HCV特异性U1小核核糖核酸嵌合体核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材料与方法 1.以包含有野生型人类U1小核核糖核酸基因序列的质粒pBSIISK+(2.96kb)为模板进行PCR反应:引物1:5’-ACTCCG GAT GTG CTG ACC CCTGCG A TTG CTG TCTGA TGAGTC CGT GAG CAC GAA ACG  相似文献   
8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组织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脂肪肝相似的慢性肝脏疾病,可发生在少量饮酒或不饮酒的个体。是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导致肝损伤因素所致的脂肪性肝病,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终末期肝病[1],是隐源性肝硬化的重要病因之一。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并可诱发肝细胞癌。值得注意的是,发展到肝硬化时,脂肪变程度往往出现下降。NAFLD 多缺乏特异性表现,往往不易被发现,或因症状轻微不被人们重视。在我国脂肪性肝病出现的较晚,其所致的肝硬化、肝癌尚少见,但应引起医务人员和民众警惕。  相似文献   
83.
利福昔明已被推荐作为肝性脑病(HE)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预防药物。该研究旨在探讨低剂量利福昔明是否能预防肝硬化患者的整体并发症和延长生存期。在这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的前瞻性研究中,20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利福昔明组患者给予利福昔明400 mg,每日2次,疗程6个月,其余治疗策略在两组患者中尽量保持不变。主要疗效终点是总并发症发生率和无肝移植生存率。次要终点是各种主要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Child-Pugh评分和分级。  相似文献   
84.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PEG-1FN α-21))和干扰素α-2b(IFN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3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给予PEGIFN α-2b(1.0μg/kg.每周1次、皮下注射)或IFNα-2b(3MU、每周3次、皮下注射)治疗24周,停药后随访24周。结果(I)治疗24周和随访24周时,PEGIFNα-2b治疗组的完全应答率、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eAg阴转率均高于IFNα-2b组,但除随访24周时的HBeAg阴转率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血清中HBVDNA均持续下降。24周时PEG—IFNα-2b治疗组病毒量平均下降值明显大于IFNα-2b组(2、22log10对1.68log10,P〈0.05)。(3)两组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种类及各自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G—IFN、α-2b(1.0μg/kg、每周1次、皮下注射)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应答率,从数值上看优于IFNα-2b(3MU/次,每周3次、皮下注射),但除随访24周时的HBeAg阴转率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85.
目的 了解重型肝炎血氨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用DRI-CHEM100型血氨分析仪检测40例重型肝炎患者、20例慢性肝炎患者及20名正常人的血清样本中的血氨水平.结果 重型肝炎患者血氨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肝炎患者(P<0.01);慢性肝炎患者血氨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合并肝性脑病的重型肝炎患者血氨水平较无肝性脑病的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氨水平略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愈、好转的重型肝炎患者与死亡、离院的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氨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氨检测对于诊断重型肝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IL-28B基因变异与丙型肝炎的易感性和丙型肝炎病毒(HCV)自然清除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焦磷酸测序的方法对411例HCV感染者(男性225人,女性186人)及100例健康对照人群进行了IL-28B基因变异位点rs12979860的多态性检测;对HCV感染者进行病毒定量的检测,比较HCV感染人群和健康对照人群,慢性丙型肝炎(CHC)人群和丙型肝炎自愈人群IL-28B基因变异位点的差异以及不同基因型的携带者病毒定量的差异。结果中国健康人群IL-28B基因变异位点rs12979860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6%,与日本人相近,与欧洲人群相差较大。SNP(rs12979860)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HCV感染人群和健康对照人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P=0.072),C/C基因型CHC人群病毒定量水平高于C/T基因型,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丙型肝炎自愈人群中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结论 CHC人群rs12979860 SNP基因型与健康人群表达无明显差别,该基因型(rs12979860)不是HCV的易感基因,其CC基因型并不能预测丙型肝炎发生自愈的病程。  相似文献   
87.
目的调查三种手术科室病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为开展乙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06~2012年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分娩人群及腹股沟疝、阑尾炎病人的乙肝标志物检查结果及人口学资料。χ2检验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是否存在性别或年龄差异。结果总体HBsAg阳性率为4.14%,分娩组、腹股沟疝组、阑尾炎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4.42%、3.14%和3.82%。男、女HBsAg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4.37%vs 4.09%,P=0.742);高年龄组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年龄组(5.45%vs 3.06%,P<0.01)。结论乙肝疫苗普及使年轻人群HBV感染率下降,分娩人群HBV感染率仍较高,应加强乙肝母婴传播的阻断,以防止新的HBV感染。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去氢表雄酮(DHEA)的体内抗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Buffalo大鼠21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肿瘤对照组(把Morris肝细胞瘤移植到大鼠的两肋皮下,建立Morris肝细胞瘤移植的Buffalo大鼠的体内模型,基础饲料喂养)、DHEA肿瘤组(建立Morris肝细胞瘤移植模型后,在喂养的基础饲料中添加DHEA)和去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肿瘤组(建立Morris肝细胞瘤移植模型后,在喂养的基础饲料中添加DHEAs).分别喂养4周后,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磷酸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PTEN等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CD3,CD4、CD8和CD4/CD8.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DHEA肿瘤组的肝细胞瘤的质量为(8.31±0.61)g,较肿瘤对照组的(14.57±0.56)g显著减轻(P<0.05).Westem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DHEA肿瘤组的磷酸化Akt蛋白表达量降低,而PTEN蛋白表达增强;CD3阳性细胞百分率(74.97%±8.29%)较肿瘤对照组(56.45%±6.12%)明显提高(t=4.92,P<0.05),CD4/CD8比值升高(1.75±0.22).而DHEAs肿瘤组CD3阳性细胞百分率(60.04%±6.69%)较空白对照组(75.38%±9.76%)明显降低(t=3.87,P<0.05),同时CD4/CD8比值也降低(1.48±0.56).结论 DHEA对体内的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作用可能是其通过调节体内的Akt信号传导通路和免疫功能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89.
肝肾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晚期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癌,1型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 HRS),HRS的预后仍是最差的.  相似文献   
90.
目的:克隆人白细胞介素33(human interleukin-33,hIL-33)基因,构建高效稳定的大肠杆菌表达菌株,并对纯化的蛋白进行生物活性的初步测定.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人成纤维细胞总RNA中反转录并扩增得到人的成熟肽IL-33基因;采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PQE30-IL33重组质粒;采用Ni2+-NTA亲和层析方法纯化目的蛋白;应用ELISA方法检测纯化蛋白诱导产生的IL-4和IL-5.结果: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5%,Western印迹法证实重组蛋白为特异性蛋白,纯化后纯度达到95%以上.表达的重组蛋白IL-33促进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L-4和IL-5,浓度分别达到(106±2.6)pg/ml和(1 220±10.4)pg/ml,而未刺激对照组的浓度只有(32.2±2.3)pg/ml和(67.3±2.5)pg/ml.结论:成功构建出hIL-33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产生蛋白能诱导IL-4和IL-5细胞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