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96篇
  免费   1753篇
  国内免费   351篇
医药卫生   32900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601篇
  2022年   599篇
  2021年   860篇
  2020年   858篇
  2019年   984篇
  2018年   404篇
  2017年   865篇
  2016年   929篇
  2015年   972篇
  2014年   1649篇
  2013年   1357篇
  2012年   1864篇
  2011年   1838篇
  2010年   1741篇
  2009年   1541篇
  2008年   1863篇
  2007年   1610篇
  2006年   1466篇
  2005年   1453篇
  2004年   1294篇
  2003年   1303篇
  2002年   985篇
  2001年   917篇
  2000年   709篇
  1999年   635篇
  1998年   568篇
  1997年   545篇
  1996年   518篇
  1995年   490篇
  1994年   344篇
  1993年   285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西医治疗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肾虚血瘀)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Ⅱ期:前列地尔+生理盐水10mL,10ug/d,静推,连续4周;阿仑膦酸,70mg/周,口服;Ⅲ期:保髋手术:清除病灶、支撑植骨(带血管或带血运移植)或打压植骨术,药物治疗Ⅱ期。治疗组39例;补肾活血汤(川断、骨碎补、血竭、熟地、山茱萸、肉苁蓉、没药、枸杞、各12g,杜仲、当归、菟丝子、鸡血藤各15g,白芥子、三七、红花各10g,怀牛膝、独活各8g,蜈蚣2条),水煎400mL,1剂/d,早晚温服;西医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症状积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6疗程(6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20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74%;对照组临床控制16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1.7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Harris评分、SF36评分、症状积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西医治疗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肾虚血瘀),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通络开窍针法配合温胆汤加减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络开窍针法配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2组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洼田饮水试验、电透视下吞咽能力检查(喉期评分、口腔期评分及误咽程度评分]及生活质量[吞咽困难生活质量测量量表(SWALQOL)]的改善状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2组治疗后SSA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咽喉期评分、口腔期评分、误咽程度评分、SWALQOL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络开窍针法配合温胆汤加减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能够明显缓解患者吞咽障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与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病患者经温经活血汤联合艾灸治疗的临床获益,主要观察患者子宫体积与动脉血流所受影响,以指导未来子宫腺肌病的中医治疗。方法70例中年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温经活血汤联合艾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子宫体积、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各时点,评价并比较两组痛经积分、月经量积分;各时点,检测两组抗内膜抗体(EMAb)及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25阳性率并对比。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子宫动脉R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痛经积分及月经量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EMAb及CA125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经活血汤联合艾灸治疗子宫腺肌病获益高,更利于缩小患者子宫体积、帮助子宫动脉血流恢复,患者月经量改善、痛经症状缓解、子宫腺肌病变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活血方辅治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1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及观察组68例,两组均给予他克莫司及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解毒活血方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D3+、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CD4+水平、SLEDAI评分及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解毒活血方辅治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能够有效改善免疫功能,保护肾功能,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眩晕,可单独出现或伴复视、视觉模糊和局灶性神经缺陷等症状[1]。西医治疗临床上主要以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微循环等药物为主,降低外周血循环阻力,改善症状,长期应用耐受性降低,易反复发作。而中医学对VBI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2]。本病归属于中医学“眩晕”的范畴,主要病因病机在于风、火、痰、瘀、虚,且往往虚实夹杂。笔者通过自拟柴葛升阳活血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基于“肠-脑”轴探讨化痰通络汤(HTTLD)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和肠道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HTTLD高、中、低剂量组(28.66,14.33,7.16 g·kg-1),依达拉奉(4 g·kg-1)+丁酸梭菌(5.0×108 cfu·mL-1)组,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灌胃给药HTTL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2,3,5-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脑组织损伤,小肠推进率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对肠道动力的影响,十二指肠黏膜的病理形态学检测评价肠黏膜细胞损伤,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细菌内毒素(LPS)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十二指肠的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闭锁小带蛋白-1(ZO-1)蛋白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HTTLD中、高剂量组能显著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出现明显梗死灶,脑梗死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P<0.01),以HTTLD高剂量组的效应最佳,且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小肠推进率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能显著升高小肠推进率(P<0.01),以HTTLD高剂量效应最佳,且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脑缺血再灌注后十二指肠黏膜可见明显损伤,各给药组黏膜损伤情况明显减轻。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ZO-1,Occludin,Claudin-5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HTTLD低、中、高剂量组能不同程度上调ZO-1,Occludin,Claudin-5蛋白表达(P<0.05,P<0.01),以高剂量组的效应最为显著。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D-LAC,DAO,LPS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D-LAC,DAO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HTTLD中、高剂量组明显降低LPS含量(P<0.05,P<0.01),且HTTLD高剂量组的作用最明显。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受损、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同时肠道黏膜损伤、肠道蠕动减弱和肠道黏膜屏障破坏。HTTLD能减少脑组织和胃肠道黏膜损伤,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胃肠道动力、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代谢产物和毒物的释放,从而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肠”轴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解毒活血方灌肠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 UC)小鼠 Toll 样受体 4( TLR4)、β 干扰素 TIR 结构域衔接蛋白( TRIF)、干扰素调节因子 3( IRF3)通路蛋白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 C57BL/6 小鼠 80 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和空白组,每组 20 只。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小鼠饮用 3% 葡聚糖硫酸钠( DSS)溶液 7 天,空白组小鼠正常饮水。造模成功后中药组以 12.24 g/kg 中药蒸馏水混悬液灌肠,西药组给予 1.33 g/kg 美沙拉秦灌肠剂灌肠,模型组、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肠,每天 1 次,连续给药 7 天。记录小鼠体重、粪便性状及便血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 DAI),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18( IL-18)、白细胞介素 10( IL-10)含量,采用 Western Blot 检测结肠组织 TLR4、 TRIF、 IRF3 通路蛋白表达及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 mRNA 水平。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 DAI 升高( P<0.01),血清 IL-10 降低( P<0.01), IL-18 升高( P<0.01),结肠组织 TLR4、 TRIF、 IRF3 蛋白及 mRNA 表达升高( 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中药组结肠病理改善, DAI 降低( P<0.01),血清 IL-10 升高( P<0.01),中药组 IL-18 降低( P<0.01),西药组 TLR4 蛋白、中药组 TLR4、 TRIF、 IRF3 蛋白表达降低( P<0.01),西药组、中药组 TLR4、 TRIF、IRF3 mRNA 表达降低( 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结肠病理改善, DAI 降低( P<0.01),血清IL-10 升高( P<0.01), IL-18 降低( P<0.05),中药组 TLR4、 IRF3 蛋白表达降低( P<0.05), TLR4、IRF3 mRNA 表达降低( P<0.05)。 结论 解毒活血灌肠方可下调 TLR4、 TRIF、 IRF3 信号通路,抑制促炎因子释放,增加抗炎因子水平,从而减轻肠道炎症反应,促进结肠黏膜修复。  相似文献   
88.
陈双凤  吉亚南 《陕西中医》2021,(10):1371-1374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方对卵巢癌患者免疫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卵巢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分别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及在紫杉醇联合顺铂的基础上给予温阳活血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肿瘤标记物、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小腹坠胀隐痛或刺痛、畏寒肢冷、体倦乏力、面色萎黄或晦暗、纳差、胸闷喘息、心慌心悸、消瘦、CEA、CA125、CA153、IgA、IgG、IgM、TNF-α、CRP、IL-6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后,两组小腹坠胀隐痛或刺痛、畏寒肢冷、体倦乏力、面色萎黄或晦暗、纳差、胸闷喘息、心慌心悸、消瘦、CEA、CA125、CA153、IgA、IgG、IgM、TNF-α、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疗效、小腹坠胀隐痛或刺痛、畏寒肢冷、体倦乏力、面色萎黄或晦暗、纳差、胸闷喘息、心慌心悸、消瘦、CEA、CA125、CA153、IgA、IgG、IgM、TNF-α、CRP、IL-6水平改善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活血方可降低卵巢癌患者血清肿瘤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9.
何龙  葛占洲  周瑾 《新中医》2020,52(22):77-79
目的:观察通脉活血益气方在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 12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脉活血益气方进行防治,均治疗 15 天。比较 2 组术前、术后第 1 天及第 15 天血液流变学、D-二聚体变化;每天检查双下肢血管彩超,观察深静脉血栓是否形成;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第 1 天,2 组D-二聚体水平较术前升高 (P<0.05);术后第 15 天,2 组 D-二聚体水平较术后第 1 天降低 (P<0.05),且观察组 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2 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 天,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 1.67%(1/60),低于对照组 11.6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活血益气方可以有效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无不良反应,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2例痰瘀阻络型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活血通络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2.50%(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NIHSS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和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而BI评分显著上升,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和NIHSS评分下降和BI评分上升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活血通络汤可提高痰瘀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其症状体征、神经功能及血液状态,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