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5篇
工业技术   79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探求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英语教育越来越强调从应试教育往素质教育的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就必须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相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努力,全面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2.
研究了脉冲条件对脉冲电沉积RE-Ni-W-P-SiC复合镀层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频率和占空比的变化对镀层的硬度都有很大的影响;脉冲镀层的硬度都比直流镀层的硬度高;热处理温度小于600℃时,镀层的硬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加热温度继续升高,镀层硬度呈直线下降;在400℃热处理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延长.镀层的硬度增加,当时间达到3h时,镀层硬度最高;镀层中的SiC微粒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向基体金属的扩散越来越多;RE-Ni-W-P-SiC脉冲镀层的硬度高于Ni—W-P-SiC脉冲镀层的硬度。  相似文献   
83.
以乙醇与水的混合溶液为反应介质,丙烯酰胺(AM)为单体,聚甲基丙烯酸三硫代碳酸酯(PMAATTC)为大分子链转移剂(macro-CTA),偶氮类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引发聚合,通过分散聚合方法制备聚丙烯酰胺(PAM)。通过变换合成条件,分别考察了反应介质、单体、引发剂、反应温度以及固含率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合成条件:乙醇与水质量比为7∶3;物料n(AM)/n(macro-CTA)/n(AIBA)为6 000∶5∶1;温度为50℃;固含率为10%。  相似文献   
84.
摘 要:通过溶胀性能、表面性能测定对比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膜和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VMS)膜在萃取正戊酸前后的特性变化及其自身差异,结果发现,PVMS膜的接触角和溶胀度均高于PDMS膜。膜萃取正戊酸后,膜的化学结构发生了变化,PVMS膜更利于小分子物质通过。在此基础上,针对性能优异的PVMS膜,考察了料液浓度、料液流速、萃取液种类对渗透萃取正戊酸过程的影响,讨论了乙烯基硅橡胶膜从含盐废水中分离低分子有机酸的机理,并优化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随着料液浓度的提高,正戊酸的去除率和回收率先增加后减小,当料液质量分数为7%时,去除率最大可达为94%;当料液质量分数为2%时,回收率最大达到45.8%。相比于水作萃取液,碱性萃取液将传质提高几乎1倍,且碳酸钠作萃取液具有更好的适用性。流速为1-20mL/min时,增大料液流速,正戊酸的去除率和回收率都增加,可在实际应用中适当增大流速来增强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85.
首先从"地质体-工程体"二元介质材料界面黏结机制出发,探究影响岩石-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控制性指标,并构建二元体介质界面黏结强度理论表征;而后,通过内在认知冻融对界面黏结性能的劣化过程,提出岩石-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冻融劣化模型。为进一步验证模型准确性及评价效果,以花岗岩-混凝土二元体试样为对象,开展不同界面粗糙度(JRC)及循环次数的界面黏结性能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较好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靠性。该模型综合考虑界面表观特征、混凝土C-S-H基团"树根桩"效应及冻融损伤劣化特征,为认知岩石-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冻融劣化提供了理论参考。此外,为深入认知界面黏结性能冻融劣化理论模型与实测值误差原因,围绕壁面强度分配系数、界面破坏形貌分析特征、NMR分层细观分析技术及界面黏附强度冻融劣化耦合特征予以进一步讨论,拓展了冻融诱发界面黏结性能劣化认知深度。研究成果可为评价冻融诱发岩石-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劣化提供理论及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6.
阐述了山岭排污隧洞外界自然风引起洞内空气流动的原因,以及隧洞内空气流动能量守恒理论.并建立了空气流动的数学模型。以某山岭排污隧洞为理论分析实例,结合空气流动能量守恒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研究了竖井在隧洞自然通风中的作用,对比分析了冬季无竖井隧洞和有竖井隧洞自然通风的效果,以及风压与热压的关系,并论证了利用自然风稀释排污隧洞内有害气体(H2S)浓度的理论可行性。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2006年—2007年某计量供热住宅小区采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出反映用户房间位置对其用热量影响的位置耗热量比例系数。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越好,不同位置用户房间的位置耗热量比例系数差距越小。增加用户行为调节室内温度的影响因素后,不同位置用户房间的位置耗热量比例系数差距变小。室外温度变化对不同位置用户房间的位置耗热量比例系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8.
高彩凤  张欢  王斌  由世俊 《暖通空调》2006,36(7):106-109
为研究办公楼装修后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特性,利用活性炭吸附采样与气相色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跟踪监测了天津市某办公楼四个典型房间的室内污染物浓度。得出了装修后室内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即污染物浓度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其间可能会由于房间温度、相对湿度和气流组织的变化而出现短暂的起伏。  相似文献   
89.
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掺入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进行了抗折强度试验研究,考虑的参数包括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基体混凝土水灰比、基体混凝土龄期、再生粗骨料级配、再生混凝土水灰比以及再生混凝土配制方法等,确定了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总结了现有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基础上,采用本文及已有文献的试验数据对各公式预测精度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考虑关键参数影响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与粗骨料级配是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取代率为100%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比普通混凝土低3.9%~26.8%,采用不同粗骨料级配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相差可达15.5%;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降低幅度随混凝土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水灰比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降低幅度相差可达14.7%,而且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低于其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导致现有的计算公式不能有效预测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基于普通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形式,并考虑混凝土水灰比及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综合影响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公式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比值的均值为0.991,判定系数为0.772。  相似文献   
90.
用CFD方法研究空气通过缝隙的渗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不同缝隙高度下渗透空气量与缝隙两侧压差的函数关系式,以及流量因数、缝隙局部阻力系数与缝隙几何特性量的函数关系式。实验验证了CFD模拟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给出了负压病房和相邻洁净区域压差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