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7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L-苹果酸对褪黑素催眠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γ 氨基丁酸合成酶抑制剂L 苹果酸对褪黑素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褪黑素协同戊巴比妥钠睡眠及脑电图描记方法。结果L 苹果酸 ( 6 0 0mg/kg)连续灌胃 5d具有明显抑制褪黑素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作用。脑电图分析表明 ,L 苹果酸 ( 4 2 0mg/kg)还能明显抑制褪黑素引起的大鼠总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时间的增加 ,及抑制褪黑素引起的觉醒时间的减少 ,但对睡眠潜伏期和快波睡眠时间无明显影响。结论首次发现褪黑素的催眠作用能被γ 氨基丁酸合成酶抑制剂L 苹果酸拮抗。褪黑素催眠作用的机制可能由GABA能神经系统介导  相似文献   
72.
本文采用荧光法研究小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正常昼夜节律变化以及人参总皂甙、利血平等药物对中枢儿茶酚胺昼夜节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小鼠脑内NE、DA生理节律00:00时NE达峰值,08:00时DA含量最高,12:00时NE、DA均为凹值,人参总皂甙对中枢儿茶酚胺的作用依赖于给药的昼夜时辰而异。在00:00和08:00时投  相似文献   
73.
药物毒性朔望月节律研究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作用是否具有月节律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以医疗常用药胰岛素、乙醇、阿托品和水合氯醛为材料研究其对小鼠急性毒性作用的朔望月节律变化。实验于1987年9月23日(夏历八月初一,开始至12月20日(十月三十日)进行三个朔望月周期的观察,共用性小鼠1440只,现  相似文献   
74.
目的为进一步确证褪黑素(Melatonin;MT)在内源性生物钟系统中的作用。方法笔者观察了切除松果腺及注射MT对糖皮质激素、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免疫功能、痛觉敏感性和体温等生理指标昼夜节律的影响。结果切除松果腺使皮质酮的昼夜节律曲线的中值升高,振幅变小,峰值位相后移;使下丘脑内r氨基丁酸、天冬氨酸昼夜节律的中值下降,振幅变小,使谷氨酸递质的峰值位相后移。振幅变小,使外周血WBC数、淋巴细胞百分率、T细胞百分率、血清溶血素昼夜节律的中值下降,振幅变小,峰值位相后移;使痛觉敏感性昼夜节律的中值升高,振幅变小。注射MT则对抗切除松果腺产生的影响,使正常鼠及松果腺切除鼠皮质酮的昼夜节律中值下降,达峰时间提前;使r氨基丁酸、天冬氨酸昼夜节律的中值升高,并使谷氨酸节律的峰值位相提前;使WBC、淋巴细胞百分率,T细胞百分率,血清溶血素昼夜节律的中值提高。结论MT对体内不同生理节律指标的节律参数产生影响,校准内源性固有节律,使其与环境周期一致,可能起到内源性授时因子功能。  相似文献   
75.
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昼夜节律性黄丰阳李经才为探索体液免疫功能的昼夜节律性,昆明种雌性小鼠置于12∶12的明暗周期交迭的环境中饲养,在04∶00,08∶00,12∶00,16∶00,20∶00和24∶00时分别取样测定.结果表明,正常小鼠和初次致敏小鼠的...  相似文献   
76.
本文依时间药理学原理和方法,探索红参根总皂甙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和肝糖原的作用。选用200克左右雄性大鼠,在2~2±2℃、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交迭下饲养,经驯化一周后进行实验。昼夜24小时内每间隔4小时进行一次测定。实验分三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戒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近年来戒毒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研究论文 ,按戒毒药物的作用靶点分类汇总。结果与结论目前戒毒药物的作用靶点主要包括阿片受体、α2 受体、DA2 受体、M受体、NMDA受体以及钙离子通道等 ,与此相对应的戒毒药物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寻找有效的成瘾药物治疗的作用靶点以及在分子水平上研制新的戒毒药物是目前此类工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8.
一、小鼠脾脏和肾脏核酸含量的昼夜变化正常♂小鼠从凌晨2时起,每隔4小时测量一次肾、脾和肝脏的核酸含量,肾DNA的峰值时为21:39(—324°),RNA的峰值时为1:11(—17°),脾DNA的峰值吋为3.59(—59°),RNA的峰值时为9.55(—148°)。二、小鼠肝脏核酸昼夜节律不同年度比较我们于1984—1986年的三年中,每年四  相似文献   
79.
<正> 阿糖胞苷(Ara-c)作为治疗白血病的主要药物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近几年的研究又发现其具有诱导分化作用,即作用于癌细胞后,使其失去本身的性质,具有了类似正常细胞的性状功能等。这一发现使阿糖胞苷在治疗和预防癌症方面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将其诱导分化作用与其它分化诱导剂的联合应用及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 阿糖胞苷诱导分化作用的证实Watanabe Tel.等证明,K_(582)细胞株以0.5 μM的Ara-c作用120h,血红素为500pmol/5×10~5细胞而对照组仅为20pmol/5×10~5细胞,同时有45%的细胞呈Bendizine反应阳性。  相似文献   
80.
松果体对小鼠痛觉敏感性昼夜节律的影响~(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白鼠置于标准光-暗条件中饲养2wk后,采用热板法,在昼夜6个时间点测痛阈值,结果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峰、谷时间在24:00和12:00时分别为(27.8土3.0)s和(19.6土2.8)s.热辐射刺激鼠尾痛阈也存在昼夜节律,峰、谷时间仍在24:00和12:00时,痛阈分别是(18.3±3.0)s和(10.9±0.8)s.扭体实验亦证明有昼夜节律.用切除松果体(Pinealectomy,Px)的小鼠重复上述实验,痛阈值减小,痛觉敏感性增强,而且昼夜节律消失,对动物进行持续光照或黑暗2wk,均明显改变其痛觉敏感性.结果表明:痛觉敏感性有昼夜节律.Px使痛觉昼夜节律消失.说明松果体参予痛觉过程,而且与痛觉昼夜节律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