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7篇
医药卫生   14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总结9例原位心脏移植经验,探讨该方法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心脏移植病人9例,均患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术前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为0.10-0.29(0.21±0.03),均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用标准法处理5例,用双腔静脉法4例。供心热缺血时间2.6-6.7(4.2±1.0)min,冷缺血时间110- 175(141±16)min。抗排斥反应采用环孢素、麦考酚酸酯和甲泼尼龙三联方案,以环孢素为主。维持其血药浓度200μg/L;综合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观察排斥反应,必要时行心内膜活检。结果手术全部成功,病人均在术后1-3月内出院,出院时心功能均恢复到0-Ⅰ级。随访4-42(27±20)个月,除1例病人在8个月时自行停服免疫抑制药因排斥反应死亡外,其余8例病人健康状况良好,6例病人已恢复工作。结论原位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手段。术前认真选择供体和受体,并造好血液配型及组织配型,移植过程中尽量缩短热、冷缺血时间和良好吻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应用免疫抑制药和密切观察排斥反应是取得远期疗效的重点。  相似文献   
72.
病史摘要 现病史患者女性,49岁,因“发热4月,左侧胸痛伴尿检异常3月”于2007-07—25入院。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是否存在肾小管管周毛细血管(PTC)C4d沉积以及其沉积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455例经肾活检证实的LN患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活检冰冻切片组织C4d、C1q和C3的沉积,并与21例C4d阳性的移植肾急性排斥患者进行比较。结果:15例LN患者(3.29%)肾小管PTC C4d弥漫阳性主要为Ⅳ型狼疮,其中,Ⅱ型LN3例,Ⅳ型LN9例,Ⅲ+Ⅳ型LN1例,Ⅳ+Ⅴ型LN2例。本组患者抗核抗体均强阳性,73.3%的患者抗dsDNA阳性,40%的患者抗Smith抗体阳性,60%的患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所有患者补体C3均明显下降,80%患者补体C4下降。同时,LN PTC C4d沉积阳性的患者,绝大多数合并其他补体成分的沉积,12例(80%)患者伴有C1q共沉积,4例患者(26.7%)伴C3沉积,2例患者(13.3%)伴IgG沉积,而21例移植肾C4d阳性急性排斥患者未发现其他补体成分的共沉积。LN患者PTC C4d阳性沉积者肾组织PTC无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部分LN患者肾组织PTC C4d沉积,其存在自身免疫功能亢进和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伴PTC C4d阳性的沉积者不同,LN患者PTC C4d阳性的同时,合并有其他补体成分的沉积,而其PTC并无特殊的病理学改变,提示LN患者PTC C4d沉积的机制有别于抗体介导的肾移植急性排斥,它的存在可能代表了LN中一个相对独特的亚型。  相似文献   
74.
淀粉样变性(amyloidosis),是指由于难溶性淀粉样物质在细胞外异常沉积导致的一类疾病,它属于蛋白质构象病(protein conformational diseases, PCD),顾名思义,特定蛋白质构象的改变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蛋白质异常构象的形成过程可与蛋白质的生理性折叠过程同时进行,使得正常情况下可溶性的蛋白质转变为难溶性的致病性蛋白,以β片层结构纤维蛋白的形式在组织中成束聚集沉积,影响正常细胞和组织的功能,并逐渐取代正常结构,最终导致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的障碍甚至衰竭.  相似文献   
75.
胱抑素C测定在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评价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临床及肾活检确诊的2型糖尿病、DN患者83例.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浓度.同时测定血肌酐水平(SCr)、BMI数值、肾小管功能指标(NAG酶,RBP、尿渗量)、尿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尿酸水平、同位素99mTc-DTPA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分析不同肾功能状态下Cys-C,SCr、MDRD公式与ECT-GFR的相关性.进一步根据肾小管功能指标、蛋白尿程度、血清白蛋白水平、代谢指标(血清尿酸、BMI)分组,分析Cys-C、SCr与GFR的相关性差别.以ECT-GFR为标准,作Cys-C、SCr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并求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the curve,AUC).结果(1)Cys-C、SCr与ECT-GFR的Pearson相关系数r分别为-0.740和-0.663(P<0.01),Cys-C与GFR的相关性较SCr更好.GFR≤60 ml/min时,Cys-C、MDRD-GFR、SCr与GFR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98,0.760,-0.716(P<0.01),Cys-C与GFR的相关性优于SCr和MDRD公式;GFR>90ml/min时,Cys-C、SCr与GFR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61 vs-0.465(P<0.05).Cys-C与GFR的相关性优于SCr.(2)患者肾小管功能受损状态下NAG酶>20 u/g·cr时,Cys-C、SCr与GFR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60 vs-0.595(P<0.01);RBP>2 mg/L时,r值分别为-0.672 vs-0.635(P<0.01);尿渗量≤600 mOsm/kg·H2O时,r值分别为-0.696 vs-0.663(P<0.01).Cys-C与GFR的相关性均较SCr更好.(3)尿蛋白>1g/24h时,Cys-C、SCr与GFR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04 vs-0.649(P<0.01).血清白蛋白≤35g/L时,r值分别为-0.635 vs-0.581(P<0.01).Cys-C与GFR的相关性均较SCr更好.(4)不同血清尿酸、BMI状态下,Cys-C与GFR的相关系数r值不受影响.ROC中曲线下面积(AUC),Cys-C、SCr分别为0.915 vs0.902(P<0.01),仍以Cys-C更灵敏和特异.结论DN患者各期(包括早期高灌注期、肾功能损害期),Cys-C与GFR之间的相关性优于SCr、MDRD公式.DN患者出现肾小管功能损害时,Cys-C与GFR仍有较好的相关性.DN患者出现蛋白尿、血清白蛋白下降时,Cys-C仍可较好地反映肾功能.而代谢性指标不影响Cys-C与GFR的之间的相关性.Cys-C可作为一个更好的反映DN患者肾功能变化的内源性指标.  相似文献   
76.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长期生存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989-01-01至2007-08-01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共83例,回顾性统计分析以下参数:(1)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肾脏病病程;(2)HD治疗之前存在的慢性并发症,计算伴随疾病指数;(3)开始HD治疗时的病情:包括治疗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尿量、尿蛋白定量、体重指数以及急性并发症等;(4)HD充分性及血管通路等;(5)预后和转归:计算长期生存率,分析近期和远期死亡的原因及其影响其长期生存的因素等。结果:(1)83例患者中,男性57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61.60±11.58)岁(中位数62岁),60岁以上者占57.83%。糖尿病病程为(13.46±8.33)年(1~39,中位时间12年),肾脏病病程仅为(3.27±3.25)年(0.1~17,中位时间2.5年)。(2)主要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冠心病(24.10%),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2.89%)和心律失常(6.02%);主要脑血管并发症为脑梗塞(14.46%),脑出血(1.20%)和老年痴呆(1.20%)。Charlson并发症指数为(4.86±0.98)分。(3)急性并发症:开始透析治疗之前,51.81%合并急性左心衰/肺水肿,26.51%合并肺部感染,9.64%合并心包积液。治疗前平均血清肌酐(701.0±230.7)μmol/L,血清白蛋白(34.51±6.06)g/L,血红蛋白(7.56±1.64)g/L。(4)透析充分性:34例透析时间为12h/wk,49例为13.5h/wk,Kt/V分别为1.44±0.37和1.53±0.35,单次透析磷下降率分别为(52.45±12.41)%和(58.37±11.82)%(P<0.05)。(5)血管通路:23例患者(27.71%)多次行血管通路手术,13例患者(15例次)置入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导管。(6)长期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估计平均存活时间为(80.32±11.59)月(95%可信区间为57.59~103.1月)。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5±5)%和(68±7)%,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46±9)%和(33±10)%。短期存活组(≤3年)在开始HD治疗前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比例较高,死于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比例也较高,而长期存活组(>3年)治疗前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比例较低,但死于感染/脓毒症和恶性肿瘤的患者比例较高。Cox模型分析发现,开始透析时≤50岁、BMI22.1~26.0、透析时间13.5h/wk和并发症较少的患者长期生存率更高。结论:本组患者中老年人所占比例高,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1年、3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5%、68%、46%和33%。导致患者近期和远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分别为心脑血管并发症和感染/脓毒症。患者开始治疗时的年龄、慢性并发症、体重指数及透析时间等因素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77.
利用从SV-40病毒转基因小鼠肾脏分离得到的系膜细胞株(SV-40MC),观察了大黄素对SV-40和MC生长、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原癌基因c-mycmRNA表达的影响,大黄素可明显抑制SV-40MC3H-TdR掺入且与剂量呈正相关。经大黄素(5μg/ml)作用的SV-40MC,PCNA阴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28%vs。5.5%、p<0.001)大黄素同样抑制SV-40MC,c-mycmRNA表达,且不受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素对异常增殖状态的系膜细胞生长也有明确抑制作用,细胞分裂周期受抑制、此过程与细胞周期基因c-myc表达受抑有关。  相似文献   
78.
百令提取液对环孢素A导致肾小管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从细胞水平观察百令提取液对环他素A(CsA)肾毒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3H-TdR掺入、MTT比色法、PI染色法和细胞LDH释放等观察百令提取液对CsA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毒性的防治作用。结果:^3H-TdR掺入和MTT比色法显示在一定的剂量范围百令提取液可明显促进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5mg/L以上的CsA抑制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石研究显示15mg/L以上的CsA使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周期5且滞在G2期;此外,更大剂量的CsA(25mg/L)对细胞有直接的毒性作用,使培养上清LDH值升高。百令提取液能部分逆转CsA引起的细胞增殖受抑和细胞周期阻滞,但足对CsA导致的细胞培养上清LDH的升高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本研究证实了百令提取液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对CsA的肾小管细胞毒性具有一定的拈抗作用。  相似文献   
79.
糖尿病肾病患者足细胞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2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足细胞病变,分析其与血糖控制、蛋白尿、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27例经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肾病。肾组织病理定量计数肾小球足细胞数。借助足细胞特定标志物WTl与肾小球基膜Ⅳ型胶原α3链(C—Ⅳα3)双套色荧光染色,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对肾小球足细胞进行准确的密度定量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无论临床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尿蛋白<3.5g/24h),还是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24h),均伴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及密度的减少,其中以大量蛋白尿组最为显著,蛋白尿组次之,微量白蛋白尿组最轻。足细胞数目及其密度与尿蛋白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足细胞数目的减少还与肾小球病理改变相关,表现为肾小球K—W结节病变者其足细胞数明显少于肾小球弥漫系膜增生性病变者(P<0.01)。此外,足细胞数减少严重者肾小球硬化以及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就表现出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及其密度的减少,随着病变加重,这种变化愈发明显。足细胞病变不仅导致大量蛋白尿的发生,而且还与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损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FK506)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合理用药方案.方法:17例DGF患者临床结合移植肾病理确立诊断.肾移植术后早期均接受三联(FK506 MMF Pred)免疫抑制药物治疗至少3个月.不用任何生物制剂诱导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17例患者无一例死亡或摘除移植肾.15例在术后第2~3天开始血液透析(HD)/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2例在术后第5天开始HD/CBP.HD/CBP治疗2~15次后,10例在术后7天内停止,7例在术后7天后仍需CBP治疗,最长1例在术后第18天停止透析.FK506治疗后8~17天患者尿量开始明显增多,SCr开始明显下降.17例患者诊断DGF时SCr水平在489~1028μmol/L,14例在治疗后8~17天降至<200μmol/L,另3例中2例SCr分别在术后第24天,28天降至<200μmol/L.副作用主要是腹泻(3例),血糖升高(1例)及手颤,肢体麻木(4例),但未出现CMV等严重感染病例.结论:FK506 MMF Pre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治疗肾移植DGF安全有效,可作为肾移植术后DGF患者的过渡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