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6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83篇
医药卫生   430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471篇
  2002年   494篇
  2001年   447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肾上腺髓性脂肪瘤10例,全部病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T扫描7例,分析其超声及CT表现。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肿块呈高回声8例;混合回声2例,内部伴不规则低回声;5例CT表现为境界清晰、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肿块,CT值小于-20Hu,内见条索状或团片状小阴影。2例呈混杂密度,以脂肪密度为主,其中1例肿瘤破裂并腹腔出血。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检查对肾上腺髓性脂肪瘤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必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评价甘露醇在肠道CT检查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甘露醇在肠道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疑肠道疾病患者进行CT检查,将使用的对比剂随机分为两组,阳性对比剂组17例,甘露醇加阳性对比剂组36例,观察其结果并分析。结果除1例盲肠充盈欠佳外,余病例肠腔充盈满意,对病变的显示、衬托满意。阳性对比剂组与甘露醇加阳性对比剂组在检出病变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x2=5.74,P<0.05),在肠腔充盈方面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x2=25.28,P<0.01),甘露醇加阳性对比剂效果更好。结论口服甘露醇在肠道CT检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明显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3.
作者报道新型胸部CT参考体模的实验研究和制作。本体模是按中国人体参数设计,高分子材料制成,对X线、γ线的吸收和散射与人体组织有相似特性,具有心、肺、骨骼、肌肉、脂肪和皮肤,是CT诊断、放射治疗、放射防护、教学和辐射剂量标准等研究的重要实验工具,可作为人的替身使用。CT研究结果显示,本新型胸部CT参考体模的解剖形态仿真,组织密度等效,同真人相似,由4或5个横断面组装成形,是一种多功能新型胸部CT参考体模,在放射科质量保证(qualityassurence,QA)和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中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作者对其临床应用和操作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4.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其中,CT扫描7例,MRI扫描2例。结果肿瘤最长径3.5~15cm,平均9.5cm。2例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1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5例以实性成分为主。在囊实性交界部分,实质与囊性部分呈片状相间分布。3例囊性成分内可见纤维分隔。CT增强扣描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但其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5例有钙化。MRI2例在T1WI、T2WI上呈混杂信号,实性成分在T1WI呈中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性的中高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并注意与无功能胰岛细胞瘤、黏液性囊性瘤或癌等鉴别可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提高对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的认识,以便与其它球形病灶,特别是与肺癌病灶做出较正确的鉴别诊断。方法 作收集近年来经手术和或)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的16例肺炎性假瘤,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 主要的CT表现是:(1)病变呈椭圆形4例,三角形或不规则形4例,可见锯齿状或分叶7例:靠近胸膜的病灶,其两侧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平直边缘5例。(2)病变中央密度高。边缘低,呈“晕圈样”改变7例。5例可见支气管充气征。(3)病灶周围,胸膜反应显,广泛增厚10例;“卫星灶”6例:胸膜凹陷3例;病变周围血管纹理增多,增粗9例,结论 CT检查有助于明确炎性假瘤的诊断,“刀切样征”和“晕圈样”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6.
矽肺结节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矽肺结节及合并症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选择105例矽肺患者及经临床病理诊断的合并结核及肺癌患者的肺内结节进行CT分析。结果:矽肺合并肺结核47例,合并肺癌16例。结论:矽肺结节的分布特点,周边纤维化和肺气肿、肺门淋巴结肿大伴钙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在胸片基础上的CT定期检查是鉴别的重点。  相似文献   
77.
支气管树解剖与仿真内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支气管走行方向对仿真气管成像效果的影响。方法:120例正常自愿者人群均分为6组,分别接受不同参数组合的成像,并分别对第S1、S4、S6、S8、S10段支气管作CT仿真支气管镜(VB)观察,测定VB下最末端支气管内径。结果:与轴面接近垂直走行的段支气管S1、S10在仿真内镜下走行最远,测量管径最细小;接近水平走行的段支气管S4、S6在仿真内镜下测量管径最大;斜行支气管S8在上述两者之间。结论:支气管的走行方向直接影响仿真支气管镜的观察效果,垂直于扫描平面的支气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8.
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对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对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诊断价值.方法 正常者30例、肝硬化患者27例,行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检查,容积数据采用最大强度投影法(MIP)、容积再现法(VR)及多平面重组法(MPR)三维重建,观察门静脉高压肝内门静脉、属支及侧支循环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64层螺旋CT 门静脉造影能准确显示侧支循环分布范围、初步评估病变程度;门静脉高压症组门静脉属支管径显著大于正常组(P=0.000);肝功能对于其管径改变无显著影响(P值分别为0.343,0.778、0.367、0.370);脾/胃肾静脉分流的存在对门静脉直径有影响(P=0.000);脾静脉与胃左静脉共同分担门静脉压力及参与胃脾区高压形成,两者直径呈正相关性(r=0.653,P=0.000);64层螺旋CT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胃镜诊断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为0.832).结论 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能够多角度、立体观察侧支循环情况,对预测其并发症、于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合并侵袭性曲霉菌病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胸部影像特征。方法对20例肝衰竭合并肺侵袭性曲霉菌病(IPA)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以及胸部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3例肝衰竭患者中发生侵袭性曲霉菌病20例(4.3%),其中药物性肝病7例、自身免疫性肝病6例、代谢性肝病2例、乙型肝炎5例。肝衰竭合并IPA的危险因素包括:70%患者长期使用2种以上抗生素,60%患者有糖皮质激素暴露史,55%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400/mm3。胸部平片缺乏特征性改变,而肺部CT改变以双肺多发结节和近胸膜楔形实变最为常见,晕轮征和新月形空气征较少。5例IPA患者经伏立康唑治愈,其余死亡或自动出院。结论肝衰竭患者易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多数患者具有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胸部CT特征对于肝衰竭合并IPA具有重要的提示价值。  相似文献   
80.
长寿老人心脏大血管X线测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长寿老人心脏大血管的测量积累资料。方法 搜集生活可自理的 90~ 10 2岁长寿老人站立后前位胸片 5 8例 ,采用国人报道的测量方法 ,分别对主动脉、肺动脉及心脏一些径线共计 11项指标进行X线测量研究。结果 长寿老人心脏呈主动脉型 ,代表心脏大血管改变的各项观测指标除了主动脉结宽径测量值男性与女性基本相同外 ,其他各径线测量值男性均较女性为大 (P <0 .0 5 )。结论 长寿老人心脏大血管一些径线在性别方面存有一定的差异 ;各项观测指标均大于其他各年龄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