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医药卫生   6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01.
【诊断】一、临床表现较小的息肉多无症状,息肉较大时可引起大便带血、粘液血便、腹痛等症状。位于直肠的长蒂息肉在排便时可见肿物自肛门脱出。体检常无阳性发现。息肉综合征者常有胃肠外疾病的相应表现,如Peutz-Jeghers息肉综合征在口唇、颊粘膜、口周皮肤、手脚掌面有黑褐色色素斑。  相似文献   
602.
大肠癌普查互补性筛检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少序贯普查便隐血试验(FOBT)对大肠癌筛检的漏检率,我们联合采用人血红蛋白抗血清包被的含A蛋白葡萄球菌(SPA)进行免疫便隐血试验(SPA试验)和直肠粘液T抗原检测(即Shams试验)用于大肠癌普查初筛,以验证两者的互补效果。在7740例无症状人群中,阳性率SPA试验为11.1%S,hams试验为8.9%共1498例阳性者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检出大肠癌11例,腺瘤88例。其中SPA试验中仅9例癌、55例腺瘤呈阳性结果。Shams试验中8例癌、51例腺瘤阳性。由于癌肿有时对两种试验的阳性结果不重叠,因此结合两种试验可使癌检出率从单一初筛试验的81.8%(SPA试验)或72.7%(Shams试验)提高到90.9%对腺瘤检出的互补作用则更为明显。本实验结果提示单纯以FOBT作为初筛指标进行序贯普查有一定局限性,利用对癌的检出具有不同机制和检出效果的初筛试验进行互补性普查,可减少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漏检率。  相似文献   
603.
肿瘤的发生发展除了与饮食、环境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多个癌基因的激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有关。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为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模式。遗传性结直肠癌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结直肠癌及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总发病率约占结直肠癌的15%左右。遗传性结直肠癌的基因定位是  相似文献   
604.
原发性肝癌胃转移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将原发性肝癌胃转移1例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05.
大肠的锯齿状腺瘤指大肠的一类特殊病理形态的腺瘤,其成瘤上皮成分有明显增生,使腺管或绒毛呈现锯齿状外观,类似于增生性息肉样改变,或腺瘤成分与增生性息肉成分同时存在。1990年Longacre TA报告了110例这种形态的腺瘤,并将其命名为混合型增生性腺瘤样息肉/Serrated腺瘤,后被简称为Serrated腺瘤即锯齿状腺瘤。  相似文献   
606.
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对LPS激活裸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了解被LPS激活的裸鼠腹腔巨噬细胞在用双歧双歧杆菌的完整聚糖刺激后产生的NO、iNOS及cGMP的水平。方法 以Griess试剂、激光截聚焦显微镜以及入免法分别测定裸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NO、iNOS及cGMP的水平。结果 完整肽聚糖注射组裸鼠腹腔巨噬细胞在LPS诱导下产生NO、iNOS及cGM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双歧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能协同LPS激活巨噬细胞,使  相似文献   
607.
目的 评价幽门杆菌(Hp)致T细胞死亡的方式和机制,探讨这种作用与Hp感染致宿主产生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 应用AnnexinV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Hp致T细胞死亡的方式;应用细胞毒实验(JAM技术)和FasIgG抗体、caspase8抑制剂组断实验评价T细胞凋亡与Fas/FasL作用的关系,并通过流式细胞术直接检测Hp对T细胞FasL表达的上调作用及其与T细胞产生凋亡的时效关系。结果 AnnexinV染色和JAM技术证实H致T慢以凋亡方式进行的。这种细胞凋亡能被抗Fas抗体和caspase8抑制剂阻断,因而是Fas依赖,TH2细胞较TH1样T细胞对这种作用更敏感。由于Hp能直接上调T细胞的FasL且其发生时间与凋亡出现时间吻合,证实Hp是通过凋节T细胞之间Fas/FasL相互作用而致其凋亡的。Hp能通过调节Fas/FasL作用而负调节T细胞的生长,这可能是Hp感染致宿主发生T细胞耐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08.
自1980年首次开发超声内镜(Endocopic ultra- sonography,EUS)以来,国际上EUS在临床消化系疾 病的应用取得了迅速发展,现已被称为胃肠道内镜学 中最为精确的影像技术。在我国,1985年李延福等 首次报道用国产胃镜装上超声探头进行食管及胃内超 声探测。1989年林三仁等报道采用日本Machida 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诊断应用。90 年代初,国内出现了多篇关于EUS的评述和综述,近 几年相继报道了应用EUS的临床经验和结果。  相似文献   
609.
610.
目的 探讨重组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rHpCAT)对大鼠结肠粘膜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在分离培养正常大鼠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基础上,利用FeSO4+H2O2反应产生羟自由基攻击制备结肠粘膜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同时预先加入rHpCAT并观察损伤减轻程度。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5-氨基水杨酸给药组(0.1 mmol/L)、重组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给药组(1×105、1×106、1×107 U/kg·b.w.)。培养一定时间后,取上清测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 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进行测定,并同时测定上述各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结肠粘膜上皮细胞MDA、LDH和MPO水平增高,CAT、GSH-Px和SOD含量减少。不同单位rHpCAT呈剂量依赖性的减少LDH释放,抑制MDA和MPO的形成,而使CAT、GSH-Px及SOD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重组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对大鼠结肠粘膜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