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61.
[目的]探讨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的X线变化。[方法]对1999年~2004年间所进行的51例64个膝关节假体进行随访,常规不置换髌骨。平均年龄68.5岁(57~78岁),平均随访4.8年(2.5~8年)。在X线正侧位片和髌骨轴位片观察病人髌骨的退变、髌骨外移和倾斜程度的变化。[结果]手术后髌骨倾斜和外移均明显改善。随时间延长,大多数髌骨轨迹居中,没有明显退变。最常见的X线改变有髌骨上下极和外侧面增生,部分髌骨轨迹出现恶化。髌股关节的症状与髌骨的退变无明确相关。[结论]不置换髌骨的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的轨迹可得到明显改善,髌骨不会出现明显退变。  相似文献   
62.
可注射硫酸钙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估可注身硫酸钙用于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同定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将15只110±5kg的成年雌性猪随机分为即刻组、6周组、12周组,三组均行L1-L5双侧椎弓根螺钉置人术,L1左侧与L5右侧直接拧入螺钉作为空门对照,L1右侧与L5左侧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强化作为PMMA对照,L2~L4双侧椎弓根螺钉均用可注射硫酸钙强化.至指定时间点处死动物取材,所有腰椎均行正侧位X线拍片及骨密度检查.每只实验动物的L2、L4、L5用于最大拔出力实验;L1及L3经塑料包埋及切片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并测量螺钉周围骨组织层的厚度.统计学方法使用Oneway ANOVA.结果:正侧位X线片显示椎弓根螺钉位置理想,定位准确.大体观察尢感染,无异常骨反应.各组椎体的骨密度经方差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即刻空白组最大拔出力为1.03±0.16kN.硫酸钙组为1.92±0.27kN,PMMA组为3.63±0.55kN;6周时空白组为1.26±0.09kN,硫酸钙组为1.85±0.28kN.PMMA组为3.75±0.56kN:12周时空白组为1.32±0.10kN,硫酸钙组为2.04±0.34kN,PMMA组为3.72±0.61kN,各时间点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扫描电镜下测量螺钉周围骨组织层的厚度,即刻空白组为231±33μm,硫酸钙组为244±28μm,PMMA组为255±25μm,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54);6 周时空白组为256±24μm,PMMA组为267±37μm,两组比较无显著性筹异(P>0.69),硫酸钙组边界不清,无法测量;12周时空白组为244±44μm,PMMA组为253±29μ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12周硫酸钙组为972±62μm,显著大于空白组及PMMA组(P<0.002,P<0.001),也显著大于即刎硫酸钙组(P<0.001),硫酸钙完全被吸收.结论:可注射硫酸钙可有效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强度,其强化作用不随时间推移而降低,且在12周内可完全被自体骨替代.  相似文献   
63.
背景:兔椎间盘退变模型间盘退变表现为随时间进展脊索细胞将被软骨样细胞逐渐替代,但兔针刺纤维环间盘退变模型中软骨样细胞的来源和移行规律尚不明确。目的:观察针刺兔纤维环间盘退变模型椎间盘病理变化过程,并初步探讨软骨样细胞来源及移行规律。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手术组与假手术组。手术组使用16G穿刺针针刺L2/L3、L3/L4、L4/L5及L5/L6椎间盘纤维环,假手术组暴露至相同椎间盘前方后冲洗闭合伤口。结果与结论:针刺损伤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软骨样细胞来源于终板。在髓核与上下终板交界处,软骨细胞脱离终板成串向髓核中心迁移;在髓核与内层纤维环交界处,软骨细胞沿纤维走行迁移并随之向皱缩的髓核边缘迁移。椎间盘退变过程中非钙化层逐渐变薄,非钙化层/钙化层比值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估eFilm影像工作站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前计划及术中定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对行PVP或PKP治疗的20例患者在术前使用eFilm影像工作站辅助术前计划及术中定位.术前先用eFilm影像工作站设计出预定的进针通路,记录进针点、进针角度及进针深度,术中直接按上述参数进针.术前记录预定针尖位置距椎体中线及椎体前壁的距离,再与术中正侧位X线透视所测得的实际针尖距椎体中轴线及椎体前壁的距离做比较,计算差值,取差值最大的一个参与最终评价,差值5mm以下为优,5~10mm为良,10mm以上为差.结果20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骨水泥渗漏发生.针尖距椎体中线的距离与术前预测值的差值为0~6mm,平均为31±1mm.针尖距椎体前壁的距离与术前预测值的差值为0~8mm,平均为4±1mm.最终评价优15例,良5例,差0例.结论eFilm影像工作站可为PVP及PKP手术提供准确可靠的进针点、进针角度及进针深度等参数,术中依上述参数操作可使骨穿针到达预定位置.eFilm影像工作站应用于PVP及PKP的术前计划及术中定位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65.
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4年7月至2007年9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6例,PVP治疗20例,PKP治疗1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月使用VAS及SF-36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Cobb角矫正程度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t检验及Oneway ANOVA(P〈0.05)。结果36例手术均成功完成。PVP组出现8例椎旁静脉骨水泥栓塞及2例肺栓塞,PKP组出现6例椎旁静脉骨水泥栓塞及1例肺栓塞,两组骨水泥栓塞出现比率差异无显著性(P〉0.478)。1例PKP组肺栓塞患者出现呼吸困难,5d后缓解,其他患者无明显相关症状。无论是PVP组还是PKP组,所有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6月的VAS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评分明显改善,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3),术后6月评分较术后1周评分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587)。VAS及SF-36评分术后6月与术前评分的差值,PKP组与PVP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423)。Cobb角方面,PVP组和PKP组,术后1周及术后6月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31),术后6月较术后1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637)。Cobb角术后6月与术前的差值,PKP组与PVP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535)。结论PVP与PKP均可显著缓解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有效纠正后凸畸形,骨水泥渗漏常见,但有临床症状者极少。在疼痛缓解、后凸矫正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PKP比PVP并未显示出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6.
氧化铝涂层人工关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选用10只成年犬,分两组,行右侧氧化铝涂层人工股骨头置换,通过X线片、光镜、电镜和荧光显微镜分别观察3个月和6个月,研究氧化铝涂层与骨的结合情况。X线片显示除6个月组有一例假体上端出现透亮带外,其余假体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光、电镜观察,氧化铝涂层与骨结合紧密,骨组织能长入涂层表面的微孔内。荧光显微镜观察示3个月时氧化铝涂层表面新骨生长活跃。3个月和6个月时的骨结合率分别为39.3%±4.92%和61.1%±4.86%(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我们认为氧化铝陶瓷是一种有希望的人工关节骨界面材料。  相似文献   
67.
目的:检测伤口渗血自体血回输的临床疗效。方法:观测自体血回输组和异体血输入组共20例病人的临床表现、体温、血常规、肝肾功能、出血量及异体血输入量。结果:两组病人在临床表现、体温、血常规、肝肾功能、出血量上对比无差异,即两者均可使术后患者的血像恢复正常,对肝肾功能无影响,但在异体血输入量上对比差异明显,自体输血组可减少异体血输入约60%。结论:术后伤口渗血回输可有效减少血液丢失,减少异体血输入,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8.
髌骨半脱位的病因探讨和疗效观察(附61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髌骨半脱位的病因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6 1例 110膝髌骨半脱位患者髌骨的形态均为WibergⅡ、Ⅲ型 ,伴有外侧髌股关节骨关节病者 5 2例 98膝 ;高位髌骨 4 7例 94膝 ;外伤后股四头肌内侧头肌张力不良 5例 8膝。Q角 2 0°~ 35°。手术方式包括 :髌骨外侧支持带充分松解 (110膝 ) ;髌骨内侧支持带紧缩、股内侧肌头移位至髌骨前内侧 (8膝 ) ;髌骨外侧部分切除 (5 6膝 ) ;软骨成型、软骨下骨外露区域密集钻孔 (110膝 ) ;胫骨结节前、内侧移位 (98膝 ) :平均内移 1.0cm、前移 1.2cm。术中见全部病例髌骨外侧支持带均明显增厚。术后第 3日用每分钟次数 (CPM)开始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术后 1年局麻下取出内固定螺钉。结果  6 1例均获得随访 ,平均随访 2 .5年。 5 3例 98膝 (89% )效果优良 :上、下楼梯和下蹲、站立时前膝痛症状消失或有明显的减轻 ,膝关节屈伸功能正常 ,能正常进行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8例 12膝 (11% )效果较差 ,全部为髌股关节软骨严重磨损者 ,表现为前膝痛仍然明显。结论 髌骨半脱位病因主要与高位髌骨、过大的Q角、外侧支持带的挛缩肥厚、髌骨的发育类型以及股四头肌内侧头肌张力不良有关。根据病因及病理改变选择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股内侧肌头移位、髌骨外侧部分切除、胫骨  相似文献   
69.
70.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是一个新的概念,椎间盘造影术是迄今为止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较佳方法。本文综述了椎间盘造影与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