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业科学   2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实验采用卡介苗注射器将羊生长激素基因溶液注射到亲虾纳精囊中,以精子为载体,携带基因导入对虾受精卵,而达到转基因对虾的目的。经PCR检测表明:1.经STE(pH8.0)第一次洗涤精子的洗涤液呈阳性信号;第2-4次的洗涤液呈阴性;2.多次洗涤后的精子抽提的DNA呈阳性;3.检测 10个样品100尾仔虾中有一个样品呈阳性结果,转基因比率在 1%以上。同时斑点杂交结果也印证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62.
由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单对杂交亲本(G♀和G♂)及其F2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中国明对虾RAPD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109个引物共产生284个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的位点,符合1∶1孟德尔分离类型的位点共234个,符合3∶1孟德尔分离类型的位点50个。利用拟测交理论分别构建中国明对虾雌虾、雄虾的遗传连锁图谱。107个1∶1分离标记分布于雌虾连锁图谱中,包括31个连锁群,图谱总长度为1 406.1 cM,所有标记间的平均间隔为18.5 cM;91个1∶1分离标记分布于雄虾连锁图谱中,包括26个连锁群,图谱总长度为1 187.7 cM,所有标记间的平均间隔为18.27 cM;利用F2自交模型构建了雌虾和雄虾共同的分子标记,35个3∶1分离标记分布于雌雄共有的连锁图谱中,包括10个连锁群,图谱总长度为432.9 cM,所有标记间的平均间隔为17.3 cM。  相似文献   
63.
日本囊对虾亲虾人工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1月18日~2004年6月18日期间,采用人工养殖的日本囊对虾,经过越冬培养和室外培育(性腺促熟、交尾),人工控制光线、饵料、温度和培育密度等手段,亲虾性腺均可发育成熟。在越冬培养中光线为500~800lx之间、温度为9~10℃、饵料为沙蚕及杂色蛤,亲虾培育密度为12~30尾/m^2,越冬实验结果,亲虾体重增长率为10.9%,存活率为93.2%。在室外培育中温度为13.6℃、养殖密度为1.3尾/m^2,饵料以蜾赢蜚、藻钩虾和低值贝类为主。实验结果,亲虾体重增长率为5.1%、存活率为90.5%、交尾率为100%。2004年6月24日~7月10日利用人工繁育的日本囊对虾亲虾进行苗种生产实验。实验结果,每尾亲虾产卵量为20~25万粒/尾、孵化率为82.96%、出苗率为62.8%。实验表明,人工繁育的日本囊对虾亲虾可用于正常的苗种生产。  相似文献   
64.
对虾一种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PCR扩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已发表的几种杆状病毒的多角体基因的序列比较与分析,设计并合成两对PCR简并引物P—60/P740和P164/P640,从纯化的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提取DNA并进行PCR扩增,P—60/P740的扩增片段较为复杂,基中1条的长度为800bp的主带与设计的DNA片段长度相近。P164/P640经优化PCR的反应条件后,成功地扩增出与设计相同的约480bpDNA片段。进一步的实验表明,P—60/P740扩增的分子量为800bp的片段可被P164/P640引物对扩增,分子量与预期的相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P—60/P740可用于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全基因的克隆,P164/P640对于对虾杆状病毒的调查和研究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1993年和1994年育苗期,在山东省十余家育苗场采集了亲虾、受精卵、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等样品共56份。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说明,所有样品均未检查出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HHNBV的病理变化;HPV的病理变化主要在亲虾、糠虾幼体和仔虾中检出,蚤状幼体有HPV感染的可疑情况。1994年,5.5%的糠虾幼体和5.1%的仔虾检出有HPV的感染。在糠虾和仔虾阶段,海捕亲虾苗种的HPV带毒率为4.0%,越冬亲虾苗种的带毒率为6.2%。HPV和HHNBV的单克隆抗体ELISA检测方法表明有3个样品为可疑的HHNBV阳性;有12.5%~25%的糠虾期育苗池和70%的仔虾期育苗池存在有HPV的感染。  相似文献   
66.
红鳍东方鲀6种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及基因位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法,对2龄野生红鳍东方鲀的肌肉、肝脏、肾脏、心脏、眼、鳃6种组织中的苹果酸酶(ME),乳酸脱氢酶(LDH),异柠檬酸脱氢酶(IDH),葡萄糖脱氢酶(GLCDH),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和酯酶(EST)共6种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上6种同工酶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LDH在除肝脏外的5种组织中活性很强,GLCDH只在肝脏中表达,鳃组织中的GLCDH和肌肉组织中的EST表达活性都很弱。6种同工酶共检测到12个基因位点,其中ME和PGM有两个基因位点编码,EST有5个基因位点编码。本试验还检测到Ldh-1、Est-1、Est-2、Est-3和Est-4共5个基因位点具有多态现象(P0·99),多态位点比例为41·67%,在12个基因位点共观察到17个等位基因表达,平均每个位点表达的等位基因数为1·417个。同时在红鳍东方鲀眼组织中发现,AB3型和B4型LDH间有一条酶带弱表达。  相似文献   
67.
ISSR-PCR技术在对虾中的应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采用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技术对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进行了PCR扩增。优化了PCR反应体系和反应参数。对PCR产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检测,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了40条有清晰产物的引物,每条引物检测到的位点数从1到19不等,平均每条引物可检测到位点数为7.7个。实验发现:中国对虾简单重复序列区主要由两碱基循环组成。通过分析ISSR-PCR技术本身的原理,探讨了该技术相对于同工酶检测和RAPD技术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优势所在,以及该技术用于遗传标识的确认和遗传图谱构建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68.
中国对虾人工受精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探讨了中国对虾人工受精的方法。干法、湿法、半湿法和滴管法都可获得一定比例的受精卵,其中滴管法的受精效果最佳,最高受精率为77.8%。受精卵经过培养,能够进行正常的卵裂和胚胎发育。通过对这几种方法受精效果的分析和比较,认为,在精卵未丧失受精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精卵充分混合,才能得到较高的受精率。还对这四种方法的人工受精和自然受精对受精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69.
2001年11月18~28日自日照水产研究所等几处中国对虾越冬室筛选性腺有一定发育并已交尾的雌虾36尾,并采用光线控制、水温控制、饵料调节、性腺催熟等方法,促使对虾性腺快速发育。至2002年1月10日从性腺培育成熟的对虾亲虾中选取3尾,使用0.5m。塑料桶进行苗种培育。实验结果表明,中国对虾不经过常规的越冬管理,只要具备对虾亲虾发育的环境条件,在一定时间内性腺即可发育成熟.并能进行正常苗种培育。  相似文献   
70.
"高效RAPD"技术的初步研究及其PAGE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经典的单引物RAPD技术进行优化.确立了适合于多条引物(2~4条)同时参与同一反应的“高效RAPD”体系及扩增运行条件,不但实现了1次操作检测更多位点、使多样本量RAPD检测变得相对省时省力,同时还可节省珍贵的实验样品。本文采用了具有高分辨能力的非变性PAGE-银染检测方法对RAPD产物进行检测,使一般经琼脂糖电泳检测仅能分辨出不足10条谱带的RAPD产物可分辨出15~30条清晰可见谱带。非变性PAGE-银染检测方法操作安全,银染后的凝胶可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