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11篇
  免费   486篇
  国内免费   208篇
医药卫生   1380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595篇
  2013年   476篇
  2012年   630篇
  2011年   720篇
  2010年   683篇
  2009年   715篇
  2008年   884篇
  2007年   894篇
  2006年   741篇
  2005年   924篇
  2004年   688篇
  2003年   661篇
  2002年   532篇
  2001年   452篇
  2000年   348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216篇
  1995年   232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袋形术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eratocysfic odontogenic ttlmor,KCOT)以往被认为是一种牙源性颌骨囊肿,其生长缺乏自限性,可导致严重的颌骨破坏,术后具有较高的复发倾向.WHO(2005)头颈部肿瘤新分类已将其归属为肿瘤.  相似文献   
62.
本文报道1例单侧涎腺不同病理类型肿瘤。患者女性,术后病检结果示左侧腮腺腺样囊性癌和左侧颌下腺多形性腺瘤。并结合文献报道,对涎腺多发性原发性肿瘤的分类、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及机制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3.
牙体牙髓临床治疗Ⅰ.C形根管的形态、识别和治疗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20世纪初,美国学者John Ston提出了“牙髓病学”(endodonties)的术语。1958年,在第二届国际牙髓病学会上,Ingle建议统一根管器械和材料的设计标准,促进了牙髓病学的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根管治疗器械、充填材料及根管预备技术进一步规范化。根管标准预备法、逐步后退法和逐步深入法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根管侧方加压充填技术进一步完善。80年代以后,镍钛合金开始应用于根管器械制造,设计开始向非ISO模式方向发展。随着镍钛器械的使用,根向预备技术(crown-down pressureless preparation)逐渐应用于临床。手术显微镜的使用使根管治疗可视化;第四代根尖定位仪、数字化牙片技术、超声根管冲洗技术和垂直加压充填技术的应用使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一些大专院校的中青年医师不断学习和引进牙髓病临床治疗前沿技术,迅速掌握这些高新技术并在国内推广,使我国牙髓病治疗上了一个新台阶。许多院校的牙髓病治疗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系列讲座将重点介绍近年来牙髓病临床治疗的新思想、争论及相关技术,旨在进一步用新的理论指导临床,推动我国临床牙髓病学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64.
目的验证应用"摇椅形"弓丝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矫治开(牙合)畸形的效果.方法建立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在内的(牙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矫治力作用在牙体及牙周组织的应力大小及分布以及牙体的位移情况,认清牙齿移动的机理.结果利用"摇椅形"弓丝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矫治开(牙合) 67畸形可以使后牙远中直立并压低,前牙在垂直牵引力作用下会抵消"摇椅形"弓丝对其的压低作用而(牙合)向移动.但要注意"摇椅形,,弓丝的弧度不能太大.结论应用"摇椅形"弓丝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符合开(牙合)畸形治疗机理:前牙(牙合)向移动,后牙直立及压低.可以取得与应用多曲方丝弓治疗开(牙合)的同样效果,建议临床推广应用治疗开(牙合)畸形患者.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价颌下腺多形性腺瘤及其复发的临床特点及原因。方法:对8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复发的临床特点和24例颌下腺手术野术中脱落细胞学进行分析及检测。结果:本院颌下腺多形性腺瘤术后有3例复发(3/366例,0.8%),另5例复发性颌下腺多形性腺瘤均为外院转入我院。8例病例复发时间均在1年以上,其中1例第2次复发时间为第1次复发术后5个月。1例复发性颌下腺多形性腺瘤术中见瘤体深叶处存留少许腺细胞,7例无腺细胞残留。术中脱落细胞显示8例原发性肿瘤手术野冲洗前有3例检测到腺泡细,5例为血液细胞,冲洗后2例为腺泡细胞,6例为血液细胞,8例复发性肿瘤冲洗前后均为1例腺泡细胞,7例血液细胞。8例非瘤性病变冲洗前1例为腺泡细胞,7例血液细胞,冲洗后均为血液细胞,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颌下腺多形性腺瘤复发罕见,可能与细胞学穿刺及瘤旁腺泡有关。  相似文献   
66.
颌骨巨大囊肿袋形术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3年 5月至 2 0 0 0年 10月对 4 0例颌骨巨大囊肿住院患者采用袋形术治疗 ,现就其疗效进行分析。一、临床资料1993年 5月至 2 0 0 0年 10月我院住院颌骨囊肿病例 4 0例 ,男性 2 3例 ,女性 17例 ,年龄 16岁~ 76岁 ,发生在上颌骨囊肿 17例 ,下颌骨囊肿 2 3例。囊肿最大直径 14 0mm ,最小6 0mm ,平均直径 83mm。术后病理报告角化囊肿 6例 ,壁性造釉细胞瘤 2例。其余 32例为非角化囊肿。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全身检查 ,于囊肿骨壁薄弱处行穿刺吸出囊液进行分析 ,判断囊肿性质。通过X线片测量囊腔大小 ,分析受累牙根情况 ,位于囊…  相似文献   
67.
临床病理工作中根据小块涎腺肿瘤活检组织进行诊断有时会遇到困难。近20年来核仁组织导体区(NOR)的银染技术(AgNOR)已被应用于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研究。本文对良、恶性多形性腺瘤各12例、慢性涎腺炎10例以及正常涎腺11例进行了银染 NOR 研究.结果发现,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之间,AgNOR 的数量有显著差异,大小形态方面也有区别。本研究提示,AgNOR技术在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的鉴别中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新途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8.
HSV-TK自杀基因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HSV-TK)/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系统对人涎腺多形性腺瘤体外基因治疗的作用。方法采用腺病毒包装重组脂质体介导的含有HSV-TK全长的cDNA真核表达质粒PDC312-HSVTK转染人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通过RT-PCR检测TK基因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用MTT法检测HSV-TK/GCV系统对多形性腺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采用倒置显微镜、组织学染色等观察HSV-TK/GCV系统作用细胞后的形态学改变。结果HSV-TK基因转染24小时后,肿瘤细胞开始出现空泡性变;转染48小时后,RT-PCR从转染的细胞中成功扩增出1150bp的特异性TK基因片段。转染36小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GCV治疗,细胞出现核固缩,胞浆裂解,随之细胞死亡、脱壁的现象。细胞存活率随HSV-TK/GCV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当加入10^-4mol/LGCV治疗7天时,HSV-TK/GCV系统的杀伤作用最强,细胞存活率为10.3%。当TK阳性的细胞占细胞总数50%时,其旁观者效应最明显,细胞存活率为31.7%。结论HSV-TK/GCV系统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69.
<正> 多形性腺瘤是涎腺中最常见的肿瘤,好发于腮腺,其中约10%腮腺多形性腺瘤发生于腮腺深叶组织。对于发生在腮腺深叶的多形性腺瘤,在诊断治疗上都有一定的难度,较易误诊误治。近2年来,我们收治了6例腮腺深叶多形性腺瘤患者,本文就其术前诊断、鉴别诊断、手术术式的选择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70.
腮腺多形性腺瘤1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3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资料、术前检查、手术方式及其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获访的 99例中 ,91例无复发 ,6例复发 ,术后发生耳颞神经综合征 5例。结论 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表现多样 ,术前定性诊断应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及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 ,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安全简便的诊断方法 ,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可靠依据。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唯一方法 ,保留面神经的肿瘤及腮腺部分切除为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