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目的回顾性总结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选择89例行PTX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平均透析龄143±50.6月;平均年龄49.4±12岁)。收集患者术前、术后以及随访iPTH和生化(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结果、症状及术后症状是否缓解、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判断疗效。结果89例患者中,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30例;甲状旁腺全切除+自体移植11例;甲状旁腺全切除48例。手术成功率96.6%(86/89)。术后围手术期无死亡发生。5位患者发生喉返神经一过性损伤,发生率为5.6%。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较高,达73%(65/89),均经积极静脉补钙后有效控制。患者的骨痛及瘙痒症状全部缓解,肌无力、失眠和纳差症状快速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好转。术后iPTH(P〈0.001)、血清磷(P〈0.001)血清钙(P〈0.001)和血清ALP(P〈0.001)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长期随访3年以上患者27例,iPTH全部上升〉100pg/ml,9例SHPT复发(33.3%),其中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占7例。最长随访病例5年时间。结论PTX治疗终末期肾病所致的难治性SHPT是一种安全和有效手段,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式的术后SHPT复发率较高,甲状旁腺全切除术后未见严重骨病发生。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单个核细胞(PMBC)凋亡是否可以作为评价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指标。方法选择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肾病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用醋酸纤维膜(CA)和聚砜膜(PS)与血液透析患者PMBC孵育不同时间(0、24、48、72h),以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不同透析膜对PMBC凋亡、白细胞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a)合成的影响。结果①CA膜组PMBC凋亡程度明显高于PS膜及正常对照组(P〈0.05),PS膜组与正常对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对PMBC凋亡OD值和IL-1及TNF-a合成量成正相关(r=0.725;r=0.813,P〈0.01)。结论生物相容性不同的透析膜对透析患者PMBC凋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PMBC凋亡程度可以作为衡量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与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贫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LFHD组和HFHD组各25例,观察两组患者首次透析前和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的血红蛋白、尿素氮、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LFHD组与HFHD组首次透析前血红蛋白、尿素氮、IL-6、CRP及β2-M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FHD组首次透析前与透析3个月后尿素氮及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β2-MG[(5.390 ±0.550)、(4.570±0.435)mg/L,t=5.848,P<0.01]及CRP[(1.160±0.205)、(2.516±0.211) mg/L,=22.147,P<0.01]、血红蛋白[(95.680±13.272)、(106.920±5.845) g/L,t=3.186,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FHD组首次透析前与透析3个月后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6[(24.470±18.043)、(12.170±7.863) ng/L,扛2.891,P <0.01]、β2-MG[(5.740±0.893)、(3.850 ±0.541) mg/L,=5.530,P<0.01]、CRP[(1.092±0.220)、(1.479±0.211) mg/L,=5.329,P<0.01]、血红蛋白[(95.680±14.185)、(114.160±7.386) g/L,t =4.506,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FHD组与HFHD组治疗3个月后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6[(27.750±15.935)、(12.170±7.863) ng/L,t =4.382,P <0.01]、β2MG[(4.570±0.435)、(3.850±0.541) mg/L,t =5.209,P<0.01]、CRP[(2.516±0.211)、(1.479±0.211) mg/L,t=15.580,P<0.01]、血红蛋白[(106.920±5.845)、(114.160±7.386)g/L,=3.843,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FHD较LFHD更能够有效清除中分子毒素和微炎症细胞因子,纠正MHD患者肾性贫血,从而显著改善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和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肾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是继发性骨质疏松中的一种,随着透析技术的普及而增多的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外科手术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病情。探讨联合应用高频彩超和99mTc-MIBI双时相显像技术,在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进行了PTX患者的高频彩超和99mTc-MIBI双时相显像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价二者在术前诊断和定位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高频彩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9%和78.6%;而MIBI为53.9%和80.0%。统计学分析显示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所有38例患者中,外科共切除的甲状旁腺腺体127枚,其中高频彩超检测到的占65枚(51.2%);MIBI检测到68枚的占(53.5%)。联合应用高频彩超和MIBI检测甲状旁腺的数目为82枚(64.6%),较单用其中之一显现率更高(P0.05)。高频彩超和MIBI发现的下极甲状旁腺的数目较上级显现率更高(P0.05),但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联合应用高频彩超和99mTc-MIBI双时相显像技术可提高继发性甲旁亢患者术前定位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指导外科手术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66.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6岁,维持性血液透析12年,双下肢发凉发麻疼痛2月于2009年9月9日入院。患者1997年因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慢性肾小球肾炎,开始血液透析,每周2次,每次4h,至2000年开  相似文献   
67.
建立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406例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手术经验,提高建立理想血管通路的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3年1月对406例血液透析患者建立438个血管通路的手术部位、方式、技巧及常见血管问题的处理。结果:自然动静脉内痿手术总成功率98.15%(425/433),其中左前臂384例次、右前臂24例次(尺动脉侧手术9例次),鼻烟窝处25例次。行人工血管内痿成形术4例次,动脉浅置术1例次。最终因血管不良或心脏功能不能耐受改其他方法10例(2.46%)。结论:①绝大多数血液透析者可建立自然动静脉内痿,手术简单易行,并发症少,使用安全舒适。②正确选用手术方式、改进手术技巧及掌握血管常见问题的处理,可提高动静脉内瘘的手术成功率。③腕部内瘘手术失败,肱动脉一头静脉内痿为次选血管通路。不能建立自然动静脉内痿时,人工血管搭桥、动脉浅置术也可用于血管通路。④低血压是内痿血管堵塞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血透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并探讨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5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HCV-RNA及抗HCV-IgG的水平。结果HCV-RNA的阳性率为26.7%(40/150例);抗HCV-IgG的阳性率为24%(36/150例);HCV感染率(总阳性率)为35.3%(52/150例)。结论提示血透患者中HCV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输血及血制品是其第一位的危险因素,而透析器及管路的交叉使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9.
血液透析应用长期双腔导管初步探讨中日友好医院血净中心张凌,卞维静,赵丽随着血液净化技术发展,老年病人不断增多、原发病发生变迁、对血管通路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中心为了适应这一趋势,自96年3月起为3例病人建立长期双腔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本文作初步探讨。病...  相似文献   
70.
血浆净化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观察血浆净化(plasmapheresis,PP)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syndrome)(GBS)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不同净化方法疗效的比较。方法回顾1998~2004年6年间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GBS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GBS诊断标准。PP治疗组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15~76岁,平均(39.95±16.66)岁;非PP治疗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20~70岁,平均(44.07±14.70)岁。两组患者按Hughes分类进行分级。每次处理血浆量为1~2个血浆容量。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肌力的改善程度,减少1个Hughes等级为GBS临床改善。结果疗效及转归:PP组患者进步1级的日数平均为(10.83±9.38)天,而非PP组为(32.13±11.30)天,P<0.01。呼吸机辅助呼吸者,PP组持续7天,而非PP组则持续18天。PP组死亡1例,非PP组无死亡。PP组23例中,单重血浆置换(PE)16例,双重血浆置换(DFPP)4例,血浆吸附(PA)3例;16例PE者进步1级的平均日数为11.44天;4例DFPP者进步1级的平均日数为7.25天;3例PA者进步1级的平均日数为12.33天。并发症:PP治疗84例次,发生不良反应13例次,发生率15.5%。PE治疗57例次,9例次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周及四肢麻木、荨麻疹、寒战、发热和低血压等;DFPP治疗16例次,4例次发生血压下降;PA治疗11例次,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P治疗能够迅速缓解GBS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显著缩短病程以及使用人工呼吸的间期,改善患者预后。不同方法并发症的发生明显不同,PE治疗并发症较多,DFPP和PA治疗并发症少。治疗方法上尽量寻求效果相当、并发症少而且费用较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