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44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急性心肌梗死后侧支循环的形成及糖尿病对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侧支循环形成的情况及糖尿病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1996年12月-1999年12月阜外医院介入治疗中心收治的AMI后3个月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病变仍完全闭塞者共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每例患者有无侧支循环形成、侧支循环形成的时间以及侧支循环与梗死相关病变部位、梗死前心绞痛和室壁瘤形成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合并(48例)与不合并糖尿病(162例)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不同。侧支循环的评价采用计分法。结果 AMI后2周内42.8%的患者可见侧支循环,第3周达60.0%,1个月时高达75.3%,说明AMI后2周即有侧支循环的形成,多数形成于3-4周。梗死后1-3个月左室造影显示有室壁瘤形成的11例非糖尿病AMI患者中只有2例可侧支循环(18.2%),而无室壁瘤形成的87例非糖尿病AMI患者中83例可侧支循环(95.4%)。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梗死后第4周方可见侧支循环。48例糖尿病患者侧支循环计分平均0.35,只有9例可侧支循环(18.8%);而162例非糖尿病患者侧支循环计分平均2.42,140例有侧支循环形成(86.4%)。结论 AMI后如梗死相关病变仍完全闭塞,绝大多数于3-4周形成侧支循环。室壁瘤患者很少形成侧支循环,糖尿病影响侧支循环的建立。  相似文献   
52.
卧位型心绞痛发病机理的重新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对20例卧位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及血液动力学资料进行分析,提出左心功能不全不是该型心绞痛的主要诱发因素,而严重冠脉阻塞性病变基础上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是诱发其发作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在无左心功能不全情况下,β受体阻滞剂加扩冠药物可作为卧位型心绞痛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3.
运动诱发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5例运动诱发暂时性ST段抬高的原因及其与血管病变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劳力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诱发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不同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对前者在近期内施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安全和有效的。运动诱发ST段抬高恢复正常后,相邻导联的ST段压低仍持续存在,提示其缺血相关血管有严重阻塞性病变。  相似文献   
54.
成年犬骨骼肌成肌细胞培养方法改良及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细胞心肌成形治疗初步探讨较为简便、经济的成年犬骨骼肌成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并研究其生长特性。  方法 :采用机械分解法与IA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的二步酶消化法相结合获取骨骼肌成肌细胞 ;通过细胞形态、生长曲线研究其生长特性 ;细胞组化染色鉴定 ,并比较差速贴壁纯化与否所得细胞组化染色阳性计数差异。  结果 :改良方法适于获取成年犬骨骼肌成肌细胞 ;细胞生长旺盛 ,在细胞密集或分化培养基作用下可融合成肌管 ;α 横纹肌肌动蛋白、骨骼肌特异性肌球蛋白组化染色细胞为弱阳性 ,而肌管为强阳性。胚胎成肌细胞调节因子组化染色为阳性 ;各组细胞α 横纹肌肌动蛋白组化染色阳性数无显著差异。  结论 :改良方法获得的骨骼肌成肌细胞具有良好的增殖、分化能力 ;差速贴壁纯化与否获得成肌细胞的阳性计数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5.
The effects of final kissing balloon dilatation(FKBD) have not been systemically evaluated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bifurcation lesions treated with 1-stent strategy.A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integrate the results of independent studies to provide a more precise estimate of the treatment effect.Method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search was carried out for all the relevant articles up till March 2012.Only studies with adequate data reporting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 and 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TLR),and follow-up of at least 6 months were included.The endpoints analyzed in this meta-analysis were stent thrombosis(ST),all-cause death,myocardial infarction(MI),MACE and TLR.Result Four studies were found to be eligible for inclusion in the meta-analysis.There were also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the occurrence of MI(1.7% vs.1.5%,OR 1.14,95% CI 0.38 to 3.44,P=0.81),all-cause death(1.1% vs.1.1%,P=0.84,OR 0.91,95% CI 0.35 to 2.35) and stent thrombosis(0.9% vs.0.8%,OR 1.03,95% CI 0.35 to 3.09,P=0.95) in patients with FKBD or No FKBD.However,FKBD wa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MACE(8.0% vs.5.3%,OR 1.56,95% CI,1.02-2.39,P=0.04),primarily as a result of an increased risk of TLR(6.4% vs.3.4%,OR 2.12,95% CI 1.30 to 3.48 P=0.003).Conclusion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bifurcation lesions treated with 1-stent technique,FKBD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dverse outcomes mainly because of a higher rate of TLR.  相似文献   
56.
介绍一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使导引钢丝到位的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研究室乔树宾高润霖陈纪林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因发作性胸痛9年余入院。患者于1986年10月曾患“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3个月来常在劳...  相似文献   
57.
目前认为血小板聚集时释放的花生四烯酸经血小板内血栓素合成酶的作用可生成血栓素A_2(TXA_2).该物质不仅具有强烈的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且是一种极强的血管收缩剂,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本文通过测定血小板聚集时释出的血小板第四因子(PF_4)了解体内血小板聚集的动态,探讨其与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期血B型尿钠肽水平(BNP)是否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影响,及其对患者远期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录入心脏病监护病房住院的230例AMI患者,对比急诊PCI与未行急诊PCI治疗组血BNP水平的差别;对该组患者进行随访,平均(38.1±8.5)个月,随访率86.1%;记录AMI后3年发生的心源性死亡情况;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无心源性死亡生存率分析,并采用LogRank法对比不同BNP水平患者生存率的差别。结果经急诊PCI治疗患者在AMI急性期LnBNP显著低于未行急诊PCI治疗组(5.0±1.2vs5.8±1.3,P〈0.001),3年期随访心源性死亡患者LnBNP显著高于存活组(6.6±1.1vs5.3±1.3,P〈0.001);经急诊PCI治疗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后者(93.4%vs77.5%,P〈0.01)。通过绘制ROC曲线,BNP=316.5ng/L被确定为分界点把患者分成高BNP水平组和低BNP水平组。经Kaplan-Meier曲线分析提示,两组生存曲线显著分离。经Log Rank分析提示,低BNP水平组生存率显著高于高BNP水平组(95.1%vs66.4%,P〈0.001)。结论急诊PCI治疗可显著降低AMI急性期血BNP水平。BNP是AMI远期预后的优良血清标记物,与患者远期死亡率相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急性下后壁伴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右冠状动脉作为梗死相关动脉罪犯病变造影特点。方法60例明确诊断急性下壁、正后壁或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患者为本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收入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病例。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年龄57±11岁。所有资料采用SAS软件处理,以P〈0.05作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1)临床特点:本组入选60例患者,男性占83.3%,女性占16.7%,男女比例5∶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001)。男女患者发病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878)。40岁以上者占绝大多数;(2)心电图特征:60例经心电图确诊的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患者中,55例合并右心室梗死,占91.7%;(3)冠脉造影特征:60例患者中1例为冠状动脉左优势型,4例拒绝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余55例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均为右冠状动脉,罪犯病变在近段者18例(32.7%),其中15例完全闭塞,中段24例(43.6%),13例完全闭塞,远段5例(9.1%),1例完全闭塞;后侧支3例(5.5%),2例完全闭塞,后降支4例(7.3%),2例完全闭塞;锐缘支1例(1.8%),以右冠状动脉近、 中段狭窄或闭塞最常见(占76.4%)。在罪犯病变狭窄程度方面:轻、中度狭窄者5例(5.5%);重度狭窄19例(34.5%);完全闭塞33例(60%);(4)左心室功能:全组平均EF正常(60%±13%)。结论在急性下、后壁伴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右冠状动脉作为梗死相关动脉最为常见。罪犯病变以近、中段重度狭窄或闭塞为主。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绝经前女性冠心病(CAD)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对比2004-04至2007-12所有第一次因胸部不适而行冠脉造影的绝经前565例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绝经前冠心病组280例,平均年龄(44.12±4.48)岁,绝经前正常组285例,平均年龄(44.24±3.48)岁,绝经后经冠脉造影确定冠心病的患者为绝经后冠心病组721例,平均年龄(58.09±1.44)岁,分析其临床和冠脉造影特点.结果:绝经前冠心病组与绝经后冠心病组相比,高血压(55%比66%)、2型糖尿病(15.0%比31.5%)和高脂血症(23.9%比37.4%)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均<0.05.绝经前冠心病组比绝经后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高(43.2%比26.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三支病变的发生率则显著降低(20.4%比33.8%,P<0.001);左主干(2.9%比1.1%,P=0.048)和前降支近端(50.4%比38.6%,P<0.001)重度狭窄(狭窄≥90%)的发生率却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前女性具有典型胸痛症状,冠脉造影常显示严重的冠脉狭窄病变,而且这些病变常位于左主干和前降支近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