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4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52.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效应T细胞(CD8+HLA-DR+T细胞)损伤骨髓造血的影响,探讨TNF-β在SAA免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磁珠阳性分选15例SAA患者骨髓CD8+HLA-DR+T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以阴性分选去除15名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3+T细胞后作为靶细胞,两者混合培养,于体系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TNF-β(终浓度分别为0、15、25、50 ng/ml)为实验组,并设空白对照组,孵育72小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以Annexin V检测靶细胞凋亡状况,采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IL-10、IFN-γ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及3个实验组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49.85±20.33)%、(51.65±20.34)%、(55.94±20.19)%、(57.72±19.45)%,TNF-β终浓度为50 ng/ml组及25 ng/ml组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15 ng/ml组细胞凋亡比例(P<0.05),但空白组与15 ng/ml组,25 ng/ml组与50 ng/ml组细胞凋亡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及各实验组培养上清IL-10浓度分别为(217.99±29.47)ng/ml、(216.47±29.00)ng/ml、(212.15±13.19)ng/ml、(218.01±28.61)ng/ml,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β终浓度50 ng/ml组培养上清IFN-γ水平[(593.50±48.18)ng/ml]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544.85±69.77)ng/ml],15 ng/ml组[(567.38±74.51)ng/ml]、25 ng/ml组[(544.05±79.69)ng/ml](P<0.05)。结论:TNF-β能增强SAA患者效应T细胞诱导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高水平的TNF-β可能还促进SAA患者CD8+HLA-DR+T细胞分泌IFN-γ,两者具有协同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治疗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P)过程中,环孢素A(CsA)血药浓度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09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50例IRP患者CsA用药血药浓度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IRP患者空腹CsA血药浓度(C0)(141.3±97.0)μg/L;用药2 h后CsA血药浓度(C2)(437.2±241.9)μg/L。C2≥300μg/L的病例疗效、脱离血制品输注情况、髂骨骨髓增生情况均好于C2<300μg/L的病例。C0≥90μg/L患者的疗效、胸骨巨核数均好于C0<90μg/L的患者。应用CsA同时应用唑类抗真菌药物的病例血清尿素氮(BUN)升高的比例明显高于未用抗真菌药的患者。结论IRP患者CsA血药浓度与疗效相关,C2≥300μg/L及C0≥90μg/L疗效较好。CsA常规用量是安全的,并用唑类抗真菌药可引起肾损害。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检测白细胞介素-3受体a(IL-3Ra)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原代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62例AML患者及12名正常人原代骨髓CD34+CD38-细胞中IL-3Ra(CD123+)阳性细胞的比例,了解IL-3Ra蛋白水平表达情况;同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L-3Ra mRNA在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的表达情况;进而分析IL-3Ra表达情况与AML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33例初诊和复发AML患者CD34+CD38-CD123+/CD34+CD38-及IL-3Ra mRNA RT-P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9例缓解A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于初治、复发组(P<0.05).动态随访了13例AML患者,其中6例初发患者缓解者CD34+CD38-CD123+/CD34+CD38-及IL-3Ra mRNA RT-PCR均显著降低(P<0.05);3例缓解后复发者显著上升(P<0.05);4例患者处于缓解状态,CD34+CD38-CD123+/CD34+CD38-无显著表达,RT-PCR未检测到IL-3Ra.结论 在初治和复发AML患者,IL-3Ra异常过度表达;AML缓解期IL-3Ra表达降低;提示IL-3Ra过度表达与AML克隆负荷消长相关;临床上可检测该指标以评价AML疗效并判断预后、监测复发.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评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应用于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化疗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肿瘤科62例AML患者[初治或复发AML33例,完全缓解(CR)AML 29例]和16名正常人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半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骨髓CD34+细胞G-CSFR的表达.结果 CD114+CD34+/CD34+比值在初治或复发组、CR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1.69±2.91)%、(31.84±8.62)%、(32.87±8.44)%(P<0.05),CR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SF受体mRNA表达在初治或复发组、CR组及对照组分别为(30.52±6.21)%、(85.13±21.25)%、(91.57±18.64)%(P<0.05),CR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随访了13例AML患者,初治及CR时骨髓CD34+细胞上CD114+CD34+/CD34+比值分别为(12.58±2.00)%、(30.13±7.09)%,初治时低于CR时(P<0.05).G-CSF受体mRNA表达分别为(32.23±5.69)%、(83.27±19.79)%,初治组低于CR组(P<0.05).结论 G-CSF受体在AML患者骨髓CD34+细胞上的表达低于正常人CD34+细胞上的表达,故G-CSF用于治疗AML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往往病情重、疗效差、病死率高。早在20年前,MDS治疗手段十分贫乏,仅限于成分输血、抗感染等支持治疗。近年来,随着血液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MDS治疗取得较大进展,如今,无论低危MDS还是高危MDS均已有多种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7.
部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存在明显的免疫异常,低危和中危-ⅠMDS患者免疫异常(免疫细胞异常、造血基质异常和细胞因子异常)在MDS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1].滤泡辅助T细胞(Tfh)是近期被确定的一种新的辅助T细胞.Tfh细胞分泌辅助细胞因子IL-21,通过与B细胞上IL-21受体结合,使之分化为产生抗体的细胞.Tfh细胞表面表达的关键细胞分子包括ICOS、CD40L和OX40,是Tfh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重要辅助信号分子[2-3].为阐明Tfh在低危和中危-ⅠMDS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我们检测了40例MDS患者外周血Tfh数量、细胞表面分子和胞质内IL-21的表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CD5是主要分布在T淋巴细胞及少量B淋巴细胞表面的大分子糖蛋白,不仅参与固有免疫反应,还调控T、B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并通过TCR和BCR信号通路影响T、B淋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CD5在T细胞中通过与CK2结合共同调节后续信号通路的功能及活性,而B细胞中的B1a细胞也可特异性表达CD5使其在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而引起的疾病,研究发现CD5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过程。本文综述CD5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为CD5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靶向治疗提供新观点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异常与白血病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在骨髓增生异常基础上白血病发展。方法:骨髓细胞Brdu-SCD细胞周期检测法和R-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法,在1989年-1998年间对361例MDS(按FAB分类)、11例回顾性诊断白血病前期(PL)和73例MDS-RCMD(按WHO分类)以及140例AA和PNH骨髓细胞进行分析。并对18例MDS-RCMD进行V-erbB基因诊断。还对30例MDS和AA进行动态观察。与此同时,有25例MDS转变为急性白血病,它们几乎都是骨髓细胞SCD阴性患者,与回顾性诊断白前的结果相同。结果:1)361例MDS中MDS-RA占91.3%,核型异常检出率为66.2%,SCD阴性病例占50.9%,与以往报道的结果相似。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文献报道。MDS中两项均不正常的病例占31.5%。2)从和PNH核型异常检出率为13.5%,SCD阴性病例占19.2%。两项指标均明显低于MDS,且两项均不正常患者仅为1.4%。3)MDS,RCMD,AA和回顾性白前有相同染色体异常,但有不同的克隆性异常检出率。4)MDS从SCD阳性转变为阴性,从保持阳性或阴性转变为阳性。结论:1)白前和MDS发展为白血病,或白前转变为MDS而后发展为白血病的共同机制在于骨髓细胞SCD阴性。它可能与胸苷酸代谢异常和胸苷酸合成酶基因扩增并长期积累有关。2)白前、MDS和AA可能有共同的细胞克隆起源。这一点已为AA/AML家系研究所证实。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