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了解临床泌尿系统真菌分布及其药敏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临床送检的泌尿系统标本进行真菌鉴定,并检测其对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采用 WHONET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分离出真菌239株,其中白色念珠菌居首位,其余依次为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2)239株真菌对氟康唑(FCA)、伊曲康唑(ITR)、伏立康唑(VRC)、5-氟胞嘧啶(5-FC)及两性霉素(AMB)的敏感率分别为63.2%、61.9%、92.5%、93.7%及93.7%;(3)白色念珠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好,均达到95.0%以上;(4)光滑念珠菌对 FCA 和 ITR 的敏感性最低,仅为9.7%。结论泌尿系统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由于各种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加强泌尿系统真菌鉴定及药敏检测,能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相关联的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6/2004-06大沥医院住院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共82例。其中冠心病患者5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2例,稳定性冠心病25例),正常对照者25例。测定冠心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可溶性CD40配体、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浓度。然后将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氯沙坦组,常规组2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6例,稳定性冠心病11例),给予常规用药如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氯沙坦组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6例,稳定性冠心病14例)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氯沙坦(默沙东公司生产),50mg/d,服用4周。观察.4周后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82例患者均完成全部实验过程,无中途退出者。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可溶性CD40配体、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和稳定性冠心病患者。②两种治疗都可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氯沙坦组治疗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可溶性CD40配体、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较常规组降低明显[(3.36&;#177;0.91),(0.31&;#177;0.11)μg/L;(4.95&;#177;1.74),(0.41&;#177;0.15)μg/L,P&;lt;0.05],而两种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别(P&;gt;0.05)。③可溶性CD40配体与肿瘤坏死因子α之间存在正相关(r=0.546,P&;lt;0.01);可溶性CD40配体与C反应蛋白之间相关性较弱(r=0.411,P=0.01)。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和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氯沙坦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  相似文献   
53.
患者,女,32岁。于10月26日在门诊行拔牙术。术前一般情况良好,既往无哮喘及过敏史。以2%普鲁卡因4ml(未加肾上腺素)作牙周神经阻滞,注药完毕,病人立刻出现气急、哮鸣喘息,取强迫坐位,神志清楚,表情痛苦,口唇轻度紫绀。体检:两肺满布哮呜音,心率血压正常。当即给氧吸入,以氨茶硷0.25加于50%葡萄糖溶液40毫升中  相似文献   
54.
为探讨抗天然Ⅱ型胶原抗体(抗Nat Ⅱ)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疾病活动中的意义.采用ELISA检测抗Nat Ⅱ IgG,用BN prospec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CRP)和α1-酸性糖蛋白(AAG),Electa血沉仪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60例RA患者血清抗Nat Ⅱ IgG水平与ESR和血清CRP、AAG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02、0.268和0.382),其中23例抗NatⅡIgG阳性患者的ESR、CRP、AAG均显著高于抗Nat Ⅱ IgG阴性者(P<0.01).抗Nat Ⅱ IgG可作为RA疾病活动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5.
患者女,22岁。因腹部疼痛,闷胀不适,恶心、呕吐鲜红色血性液体数次,量约800ml;头晕、出冷汗,胸闷、心悸,四肢乏力入院。患者于10天前无诱因出现畏冷、发热,伴腹泻5~6次/日,就诊于外院,诊断为“肠炎”,予“抗炎、止泻”等药物治疗,症状进行性加重,且出现精神萎糜,胸闷不适,气喘,咳嗽和咯痰。体温38℃,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散在湿性口罗音.肝肋下4cm.脾肋下未触及。X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比较Epley手法复位与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例。2组均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和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Epley手法复位治疗,B组采用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治疗。观察2组耳鸣症状、眩晕症状的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B组的86.0%(P<0.05)。A组耳鸣症状、眩晕症状的消失时间均较B组短(均P<0.05)。A组复发率为2.0%,明显低于B组的9.0%(P<0.05)。结论 Epley手法复位较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更佳,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8.
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血细胞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血细胞分析参数的特点,揭示血细胞分析参数在急性白血病诊断和分型中的意义,为临床医生初诊和检验人员血细胞分析复检提供依据。方法对已确诊的140例白血病初诊患者血细胞分析参数与参考值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血细胞分析参数主要特点为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降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BASO)、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白细胞(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YM)升高;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参数主要特点为Hb、HCT、RBC、NEU%、PLT降低,RDW、BASO%、MONO%、MONO、BASO、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升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参数主要特点为Hb、HCT、NEU%、RBC、PLT、NEU、EOS%降低,LYM%、RDW、WBC、LYM升高。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细胞分析参数特点为贫血且红细胞大小不一,PLT减少,NEU%和EOS%减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数增高,BASO和WBC总数增高。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细胞分析区别在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以BASO%、MONO%、MONO、BASO、NEU升高为主要特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以LYM%、WBC、LYM升高,NEU、EOS%降低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9.
目的 通过对516例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进行HLA-B27及铁蛋白联合检测,探讨其在AS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分别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化学发光方法对其进行检测.结果 51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HLA-B27阳性率为88.4%(456/516),铁蛋白为265.5±52.6 μ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48.5±36.9 μg/L.结论 通过对HLA-B27联合铁蛋白检测大大缩短了筛查时间,为寻求在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新方法提供一定的价值,有助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60.
EDTA盐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1993年建议用作血液分析的抗凝剂,但EDTA盐有时可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从而导致血液分析仪做血小板计数时出现假性偏低的现象,即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TA-dependent PTC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