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社会科学   5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80年代初以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及其核心建构学说受到我国哲学界很大重视,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不同意使用反映范畴,曾批评过列宁的反映论。有的人据此对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产生怀疑、困惑、甚至提出批评、主张用建构说取代辩证唯物主义的反  相似文献   
52.
实践性、客观性、主观性与主体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主体性与主体性原则问题,必须搞清楚什么是主体性。而要搞清楚什么是主体性,又必须搞清楚主体性与实践性、客观性、主观性的关系问题。 一、对象性活动与主体性 什么是主体性?有的同志说,主体性包含着二重意义:一是,主体性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人是主体存在物。这是主体性最重要、最本质的方面。二是,主体性又是对象性活动中主客体相关中主体的特性。第一个层次比第二个层次更重要,并规范着第二个层次。这是一种新观点,值得研究。此论说主体性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或人是主体存在物,这是就人类与自然或外部世界的关系而言的。就此而言,可以这样说。但如果进一步问为什么主体性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53.
百年价值哲学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哲学的兴起体现了哲学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100年来世界各国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哲学基本理论却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使价值哲学基本理论研究学术空气沉闷,长期难以深入。这种现象值得深思。本文从自发与自觉、发展与停滞、严谨与混乱、理论价值哲学与实践价值哲学、关系思维与单极思维、实事求是与唯主体论几个方面,对百年价值哲学进行反思,揭示了当代世界各国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哲学基本理论陷于困境的原因,并指出走出困境的途径,为深化价值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4.
王玉樑 《天府新论》2009,(2):160-160,F0003
罗浩波同志的新著<社会文明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下文简称<导论>),对全球化时代社会文明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哲学反思,并初步建构了社会文明学的理论体系.可谓社会文明学研究的拓荒之作,值得学术界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5.
本文认为:第一,价值哲学的发展,是从自发到自觉。第二,实践价值哲学的兴起,是对西方理论价值哲学的超越,从根本上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哲学被认为长期落后于西方的局面。第三,以满足需要界定价值,是用使用价值去理解哲学价值,是将哲学价值混同于功利价值,把哲学价值庸俗化。第四,需要并非天然合理,以满足需要界定价值,认为能够满足需要,即为正价值,忽视逻辑一贯性,在理论上陷于混乱,不是一种正确的观点。  相似文献   
56.
刘奔是我国价值哲学的开拓者之一,对我国价值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是:20世纪80年代初,价值哲学刚刚在我国兴起,刘奔、李连科合作写了一系列研究价值论的论文,特别是1982年他们提出了关于真理观与值观的统一的见解,对我国价值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刘奔、李连科还深入研究了实践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刘奔认为,价值论问题首先是一个历史现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念作何种理解,从最本质的意义来说,是关系到能否完整准确地把握唯物史观的重大问题.刘奔认为,价值关系是现实世界对人的发展的关系,也就是说价值是现实世界对人的发展的作用问题,这是对价值本质的精辟概括.他认为价值关系是人作为主体的特有存在方式,价值是相对于人特别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而言的.价值的本质在于促进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刘奔对价值哲学的又一重要贡献是有力地促进了中日两国价值哲学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