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1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51.
本文报告从1985年至1994年收治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9例。上腹胀痛、呕吐,出血和黄疸等症状常与肿瘤部位有关。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症状,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低张性十二指肠造影和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PAD)的诊断和根治术术式选择。方法对我院1985—2002年经于术切除治疗的40例PA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AD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内镜确诊率为95%,胃肠X线气钡造影为67%,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为72.2%,B超为37.5%,MR1/CT为60%。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第2段占72.5%。3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0例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47%和43%。结论内镜和X线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PAD的主要检查方法。早期诊断和根治手术是提高切除率和疗效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3.
杨秀凤  王建宇 《河北中医》2007,29(8):704-70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疱疹病毒群的EB病毒(EBV)引起,本病特点是:发热,咽痛,淋巴结及肝脾大,周围血中出现非典型淋巴细胞,血清嗜异性抗体反应阳性.  相似文献   
54.
国外有媒体报道:世界范围内,不孕不育患症的发病率占育龄夫妇的10%~20%。新华社曾报道:国内育龄人群中不孕不育患者占到20%~30%。中华医学会统计教字表明:不孕不育症本来就是人类的顽疾之一,只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生活环境随着化学物质的增多而发生恶化,不孕不育越来越困扰现代人罢了。带着备受不孕不育折磨患者的疑问,记者近日走访了医学世家传人——郑州美信不孕不育医院业务院长王建宇女士  相似文献   
55.
为了解P53基因突变与膀胱癌的关系,采用扩增突变阻抑系统方法的原理,设计4对分别针对P53基因外显子5~8的4个进化保守区内146、248、280、285位点的突变引物,测定46例膀胱癌标本。结果发现:4例标本出现P53点突变,其中248位点G→A突变1例、280位点G→C突变2例、285位点G→A突变1例。4例均为表浅性G2癌,表明P53基因突变在膀胱癌早期即可发生。因膀胱癌P53基因的突变点散在,本研究检测范围内未发现突变热点。  相似文献   
56.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常见 ,但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者在临床上极为罕见 ,在以往骨科书籍及杂志中未见报导 ,损伤机理与桡骨远端骨折也不相同。我院自 1988年 10月~1997年 5月 ,先后收治 4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的病人。为提高对该损伤的认识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4例 ,双侧 2例 ,单侧 2例 (1左 1右 )。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2 1、2 5、2 6、30岁。均为从高处坠落致伤的新鲜骨折 ,高度约为 2~ 6 m。伤后至来诊时间约为 2 0~ 90分钟 ,临床表现为腕部及肘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受限。 X线片示桡骨远端呈粉碎性骨折 ,…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总结小肠憩室几种常见并发症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 对32例小肠憩室并发症的临床病理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 不论小肠憩室出现何种并发症,手术切除的近、远期效果良好;腹部其他手术中意外发现的小肠憩室,倘若保留,则是存留隐患。小肠憩室常见并发症类型有:炎症、出血、结石、穿孔、肠梗阻等。憩室内容物的滞留、嵌入、摩擦或冗长型憩室粘连带的形成是引起常见并发症或临床症状的直接原因;几种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与憩室壁的组织学特点、憩室粘膜异位组织类型、憩室形态和内容物的成分等因素有关。结论 小肠憩室并发症是急腹症不常见的原因之一,手术切除是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PAD)的诊断和根治术术式选择。方法对我院1985—2002年经手术切除治疗的40例PA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AD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内镜确诊率为95%,胃肠X线气钡造影为67%,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为72.2%,B超为37.5%,MRI/CT为60%。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第2段占72.5%。3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0例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47%和43%。结论内镜和X线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PAD的主要检查方法。早期诊断和根治手术是提高切除率和疗效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初步探讨人乳腺癌细胞MCF-7经Uv-c照射后PTEN表达及分布变化。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Uv-c照射后细胞周期改变;利用Westernblot检测Uv-c照射后PTEN表达变化,并且利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TEN细胞分布变化。结果 UV-c照射前,细胞内PTEN主要分布于胞核周围的胞质中;UV-c照射MCF-7细胞后,使阻滞于细胞G2/M期,24后,细胞内总PTEN量明显增多,且主要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结论 Uv-c照射后,细胞处于周期阻滞状态,伴随着PTEN蛋白表达上调且部分蛋白发生浆核转位。  相似文献   
60.
王建宇  张莉  高倩  崔永健  魏琰 《安徽医药》2022,26(1):179-183
目的 研究丁苯酞注射液用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病人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其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衡水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病人纳入本研究,将入选病人均分为传统组与丁苯酞组,传统组给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丁苯酞组给予巴曲酶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治疗14 d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用药前后两组病人神经缺损情况、凝血指标、同型半胱氨酸、炎性因子、神经蛋白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丁苯酞组总有效率90.00%,传统组总有效率70.00%,丁苯酞组高于传统组(P<0.05);用药后,两组病人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较组内用药前改善,丁苯酞组均低于传统组[(122.32±23.20)μg/L比(175.52±22.29)μg/L、(2.81±0.39)g/L比(3.59±0.44)g/L、(9.23±1.05)μmol/L比(15.19±1.76)μmol/L,P<0.05];用药后,两组病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较组内用药前降低,丁苯酞组均低于传统组[(3.43±0.39)mg/L比(7.06±0.85)mg/L、(16.58±2.44)ng/L比(25.29±2.60)ng/L、(0.42±0.05)ng/mL比(0.77±0.10)ng/mL,P<0.05];用药后,两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S100蛋白(S100B)、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较组内用药前改善,且丁苯酞组均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能够提高病人临床疗效,主要通过减轻高凝状态、拮抗炎性反应、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神经蛋白因子表达水平等机制发挥提高临床疗效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