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7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95篇
文化教育   19017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48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338篇
  2015年   613篇
  2014年   1247篇
  2013年   1074篇
  2012年   1737篇
  2011年   1512篇
  2010年   1129篇
  2009年   1192篇
  2008年   1383篇
  2007年   1056篇
  2006年   972篇
  2005年   1064篇
  2004年   751篇
  2003年   779篇
  2002年   627篇
  2001年   509篇
  2000年   327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程煜  姚国章  孙红蕾 《图书馆》2023,(8):99-105
文章针对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数字转型、创新应用建设问题,建立了知识服务数字体系,以期引导公共图书馆更好地开展知识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在方法上,文章以南京图书馆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创建以数据驱动为扩展能力的图书馆知识应用体系,引入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场景,探讨知识服务数字技术转型方案、方式,创新应用路径。在实践探索上,以南京图书馆智库调研工作为突破口,与南京本地高新科技企业开展与新兴技术、数字产品相关主题研讨,探讨图书馆知识应用与数智社会发展需求间的内容建设、衔接方式等。最后,文章就调研案例中涉及的数字政府免审即享、元宇宙展厅、古籍扫描等知识应用展开功能开发讨论,为图书馆知识创新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2.
数据挖掘可以从数据库中获得海量数据所隐含的潜在价值信息,是当前人工智能和数据库领域研究的热点。将数据挖掘技术与智慧图书馆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对用户偏好、借阅行为和访问日志等因素展开综合分析,为用户目标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的知识资源服务,有效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及图书资源信息的服务效率。比较分析了图书馆数据挖掘方法、个性化推荐服务方案设计及实施效果,对未来智慧图书馆建设及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3.
高丹  何琳 《图书馆论坛》2023,(9):107-119
探索数智赋能视域下的数字人文研究,可为“数据驱动、技术创新、应用引领”的数字人文发展提供参考。文章聚焦“数据基础”“技术支持”“应用场景”等3个维度,在分析数字人文研究中的数据基础设施、数字技术体系发展现状基础上,论述人文学科的应用场景与转型。数字人文数据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助推了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传统人文学科的现代转型。同时,数字人文的发展仍面临很多挑战,包括学术研究的独创性与技术手段的同质化之间的矛盾、人文学者的数字学术需求与实际使用程度之间的矛盾、数字人文基础设施的公益性质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4.
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媒介与家庭之间构成了一种超越以往的新型关系。本研究通过走访观察与深度访谈10户形态各异且遍布某城市各主城区的家庭,试图回答媒介逻辑对现代家庭生活运作的形塑机制以及家庭作为一种结构性的力量如何对媒介施加作用。研究发现,家庭的运作已离不开媒介所主导的逻辑,媒介维系着整个家庭的关系网络与生活秩序,变成一个“统摄”家庭运作的组织安排者。崭新的媒介技术在进入家庭之后,会再现家庭“驯化”,家庭成员充分展现主体能动性,建构与媒介技术共同交合的传播逻辑。媒介与家庭之间形成了一个双向作用的动态互构过程。  相似文献   
55.
中国式现代化是根据我国发展现实走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科技现代化不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推动其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基石》将国之重器与民之关切紧密相连,有力呈现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维度。该纪录片站在新发展阶段,从唯物史观角度,生动亲切地讲述了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科技故事,从中可以窥见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技术逻辑,受到观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56.
文章以视障读者阅读为研究对象,在阐释视障读者群体特征、厘清智慧阅读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智能阅读设备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探讨了视障读者的智慧阅读前景,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以期为图书馆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7.
元宇宙发展如火如荼,作为原住民的Z世代用户,是产业界关注的重点。如何持续提升感知体验,增加订阅付费用户是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结合媒介技术补偿理论与双加工理论,研究构建Z世代的“元宇宙认知体验反应模型”。通过随机情景调研法,收集了314个有效样本。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元宇宙的群体社交、沉浸可触、胜任可控三个特性,通过理性加工社会存在感知和感性加工情绪感知两条认知路径,影响用户扩展现实体验,作用于订阅付费。态度认同在双加工影响扩展现实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丰富了媒介用户行为研究,并对元宇宙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信息记录行为在搜索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特别是学习相关的搜索情境中,通常被视为信息使用活动重要的外在表征之一。文章开展了一项用户实验,利用查询片段内的搜索活动来预测用户在搜索过程中是否以及何时发生信息记录行为。结果表明:结合用户在内容页面停留时间和活动转移特征变量,预测准确率达到86.9%。而隐马尔可夫模型(HMM)能够有效地对信息记录行为开展实时预测,特别是在用户的首次查询片段内,准确率更高,为76.65%。研究结果为基于搜索活动对用户的信息记录行为开展实时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支持信息记录行为和搜索任务完成的搜索系统功能及工具的设计与优化。  相似文献   
59.
网络缩写文化是青少年亚文化的一种,其表现出的是一种“狂欢化”“对抗化”与“躲避化”的形式,“缩写文化”盛行于网络空间,基于媒介环境学派的视角,对网络中存在的“缩写文化”进行探究,本文对其缩写文化的行为呈现进行探究,探究其“台前”与“台后”的社会互动行为及其变迁,并运用媒介环境学派理论分析缩写文化盛行的理论逻辑,分析缩写文化呈现的正是一种技术优势的信息系统取代传统人际交往的形式。  相似文献   
60.
数字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对文化保护传承、文化内容生产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也给两岸文化融合发展带来新机遇。本文通过分析数字技术对两岸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梳理两岸文化融合现状,从文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数字化传播、文化产业合作、政策支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两岸文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从而进一步深化两岸文化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