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3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患者,男,18岁。因下腹部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4d ,伴腹泻,每日3~4次,呈果酱色样便,发热,在外院以“急性肠炎”治疗,上述症状无好转,于2 0 0 4年2月15日以“急性阑尾炎”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2℃,腹平坦,无胃肠型,下腹肌紧张,压痛( + + ) ,反跳痛( + + ) ,以右下腹为甚,未扪及包块,肠鸣音活跃。腹部X线透视未见液平及膈下游离气体或肠管扩张。B超提示阑尾周围及盆腔少量积液。大便潜血阳性。尿常规:PRO(±) ,BLD( + ) ,LEU( + )。血象:RBC 5 .2 9×10 1 2 L ,Hb 178.0g L ,WBC17.8×10 9 L ,GRA 75 % ,YLM 2 4 %。即拟以“急…  相似文献   
52.
目的 :从基因水平研究 MDM2和 P5 3 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 ,观察其在骨肉瘤发病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和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用地高辛标记原位杂交技术研究 40例骨肉瘤 MDM2和 P5 3表达 ,并分析两种基因表达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MDM2及 P5 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7.5 % (31/ 40 )、6 7.5 % (2 7/ 40 )。 MDM2与 P5 3基因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 .0 5 )。表达阳性率及表达强度与肿瘤分化程度、转移与否及生存率差异显著 (P<0 .0 5 )。结论 :MDM2和 P5 3基因改变是骨肉瘤的常见现象 ,参与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其阳性检出率有助于判断骨肉瘤的恶性程度及预测肿瘤的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nm23-H1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分析nm23-H1基因表达与膀胱癌多种指标的关系。结果 nm23-H1基因在56例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6%。在高、中及低分化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5.0%、84.6%、90.0%,nm23-H1基因高度表达与膀胱癌的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复发无关。结论 nm23-H1基因可能在膀胱癌形成及转移过程中起不同的调节作用,促进膀胱癌的发生,同时抑制癌转移。可作为评价膀胱癌恶性度、肿瘤进展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4.
病理学双语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摘要:双语教学是高校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蕴涵着全新的教学理念。学生只有娴熟地掌握外语,才能方便地吸收先进的医学知识。从双语教学面临的困难,病理学实施双语教学的优势等方面入手,对病理学双语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5.
 患者女 ,59岁。因间断黑便 1年余 ,近来加重 ,并伴上腹部隐痛 ,恶心、呕吐 ,于2000年10月11日以“消化道出血”入院。检查 :一般情况欠佳 ,神清 ,重度贫血貌。遂行急诊肠镜检查见升结肠及回盲部有较多积血致视野不清 ,未发现肿瘤及明确出血点。于10月19日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 ,提示空肠占位性病变 ,考虑平滑肌肉瘤可能性大。后行腹部CT检查发现左侧肾腔占位。于 11月13日行左肾切除及部分空肠切除吻合术。病理检查 ,左肾 10 .5cm× 6 .5cm×5cm大小 ,切面见肾中部有一 5cm×4cm× 3.5cm大小的肿块 ,境界较清 ,呈灰黄色。空肠一段长 29cm ,距一侧切缘 10cm处可见一直径 5cm肿块向浆膜面突起 ,粘膜面可见一直径 2cm溃疡。镜下 :肾脏肿块处取材镜下大量圆形或多边形的瘤细胞排列呈实性巢索或腺管状结构 ,胞浆可见丰富的嗜伊红细小颗粒 ,细胞有一定的异型性。空肠肿块处取材镜下见大量梭形的瘤细胞呈束状、编织样结构 ,细胞大小形态一致。空肠肿块处取材镜下见大量梭形的瘤细胞排列呈束状、编织样结构 ,细胞大小形态一致。  相似文献   
56.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性 ,44岁。上腹部胀痛、纳差、伴左腰部间歇性钝痛 1个月入院。体检 :全身一般情况好 ,血压正常 ,血像及电解质检查值均在正常范围内。B超检查示腹膜后占位性病变。CT检查 :左肾上腺占位性病变 ,最大截面径为 6.7cm× 4.4cm ,周围边界不清 ,肿块内部密度不均匀 ;胃体小弯侧近贲门部可见推压、受侵蚀表现 ,考虑左肾上腺癌可能。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见胃底及胃体小弯侧偏胃后壁轻微受压改变 ,胃壁粘膜正常。术中见肿瘤大小约 7.0cm× 6.0cm× 5 .0cm ,质韧 ,与胰腺及肾蒂、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干粘…  相似文献   
57.
目的根据大网膜的解剖和生理特点,采用大网膜带蒂移植填塞残腔,增加局部血运,修复胆汁瘘促进残腔愈合;方法肝包虫内囊摘除后,用28%盐水及抗生素冲洗,缝合显露胆汁漏,将大网膜裁剪长30cm~35cm,宽>5cm,保留网膜右动脉,填塞到残腔内;结果本组30例平均14天拔管,体温正常,肝功改善,B超检查(3~6)个月残腔消失,无并发症,住院时间2周;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既能有效消灭残腔,又能改善肝功能,提高局部药浓度,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8.
及时明确颈部包块性质对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 (FNAC)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及创伤性小的优点 ,已成为颈部包块定性检查的主要手段之一[1] 。本文回顾分析近 10年颈部淋巴结经FNAC诊断结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 收集我院 1989~ 1998年 ,以颈部包块到我院行FNAC的患者 15 69例。其中淋巴结穿刺 1135例 ,占 72 .3% ;软组织来源肿瘤 189例 ,占12 .0 % ;甲状腺穿刺 172例 ,占 11.0 % ;涎腺来源肿瘤 73例 ,占 4 .7%。男 888例 ,女 681例 ,男女之比为 1.3∶1。年龄 8月~ 80岁 ,平均 33.3岁。肿…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nm23-H1基因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nm23-H1基因表达与肾母细胞瘤多种指标的关系。结果:nm23-H1基因高度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年龄,性别及病理分型无关。结论:nm23-H1基因能抑制淋巴结癌转移,可作为评价肾母细胞瘤恶性程度,肿瘤进展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分析 Rb及 P1 6 蛋白与皮肤癌的关系 ,探讨二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皮肤癌蜡块标本中Rb及 P1 6 蛋白的表达。结果 :Rb及 P1 6 表达强度在皮肤癌 、 级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在皮肤癌 、 级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 级与 ~ 级差异显著 (P<0 .0 5 )。Rb蛋白与 P1 6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Rb蛋白表达与 P1 6蛋白表达缺失在皮肤癌发生中起作用。 Rb与 P1 6蛋白表达相互抑制 ,是皮肤癌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