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50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太平洋中部锰结核及洋底软泥中发现低成熟烃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太平洋中部洋底锰结核及洋底软泥中氯仿抽提物的色谱-质谱分析发现,其.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大多具低成熟特征(个别达到成熟烃特点):“A”/C高达11.4-19.75;碳数奇偶优势指数(CPI)值为1.22-1.23;藿烷C31-22S(22S+22R)值为0.59-0.60,Tm/Ts值为0.99-1.19;βα莫烷/(αβ βα)藿烷值为0.12-0.14;C29甾烷20S/(20S+20R)值为0.35-0.41;ββ/(ββ αα)值为0.38-0.45;芳烃TA(Ⅰ)/TA(Ⅰ Ⅱ)值为0.16-0.21;甲基菲指数MPⅡ为0.35-0.67。根据样品采集区 的地质环境条件,结合其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可能是洋底热液活动促使洋底沉积物中有机质发生了热降解,导致了洋底成烃作用,并运移或渗透到锰结核及浅部软泥中,这一现象的揭示对于认识大洋底部环境中油气生成机理和拓展海洋油气勘探思路具有一定的启动意义。  相似文献   
42.
以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轮台断裂带为例,提出了非坪一坡式结构、具有多期道冲作用的负反转断裂演化模式。负反转断裂的发展演化可分为初始沉积阶段、早期冲断剥蚀阶段、同生冲断阶段和负反转阶段。早期的同生逆断层序和后期的负反转层序是识别负反转断裂的关键标志。位移一距离曲线上的“拐点”代表了断层由冲断活动向负反转活动转化的转折点,指示了主反转期。而“零点”则代表了断层上从净收缩转化为净引张的转折点。根据“零点”在同生逆断层序中的位置变化,可以确定断层的反转率或反转强度。同时,断层生长指数也反映了负反转强度的大小。对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轮台断裂带进行的实例分析表明,轮台负反转断裂主反转期为中新世苏维依期一吉迪克期,反转率为0.85~0.98。  相似文献   
43.
东营凹陷油气充注历史的流体包裹体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东营凹陷胜坨和牛庄油田油气包裹体进行了分析 ,结合其构造发育史、沉积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等的综合研究 ,探讨了东营凹陷油气成藏充注过程中油气运移的相态、运移通道及其成藏过程的脉动性和成藏的时间。首次在东营凹陷发现的沸腾包裹体说明了胜坨油田呈现“突发式”成藏的可能性和牛庄油田砂岩体油气充注“间歇性”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 ,胜坨油田坨 76砂体油气充注的时间是东营末期至馆陶期 ,牛庄油田牛 2 1井区的油气充注时间是东营末期至现今  相似文献   
44.
羊塔克构造带位于塔北隆起的西端 ,属于库车油气系统的前缘隆起带。邻区的油气勘探结果显示 ,早期属塔北隆起、后期属库车前陆盆地前缘张性隆起构造带的羊塔克、牙哈、玉东及英买 7等构造带具有陆相 (前渊凹陷的三叠侏罗系源岩 )和海相 (被动边缘的寒武奥陶系源岩 )双重油气来源 ,并具有上部碎屑岩 (构造 )和下部碳酸盐岩 (潜山 )含油气的特点。据推测 ,羊塔克构造带除已发现的白垩系下第三系构造油气藏外 ,尚有相应层系的地层油气藏和下部碳酸盐岩 (潜山 )油气聚集 ,具有一定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45.
我国油气运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油气运移研究现状具有下列特点 :(1)瞄准世界科技前缘 ,加强油气运移基础理论研究 ;(2 )应用高科技新技术研究油气运移 ;(3)综合运用地温场、地压场、地应力场研究油气运移 ,探讨了油气成藏动力学机理 ;(4 )综合地震、测井、地质等多学科信息研究流体势 ;(5 )油气运移地球化学研究有了显著进展 ;(6 )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油气二次运移研究有了可喜的开端 ;(7)我国油气运移研究队伍日益壮大。鉴于油气运移是一个技术难度较大的研究领域 ,问题复杂 ,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 ,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紧密联系实际 ,为油气勘探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46.
国外已发现的深盆气藏储量巨大 ,且出现于盆地构造的向斜中心、构造深凹陷部位以及斜坡下倾带 ,在赋存方式上具有一系列特殊表现。解剖深盆气藏的成藏机理、建立其发育模式并预测其发育特征是对深盆气藏进行研究的基础。从深盆气藏的特殊性分析入手 ,将深盆气藏界定为致密储层中与源岩相连的有根状气水倒置关系气藏。深盆气藏的基本地质特征是 :构造简单 ,断裂带、裂缝及微裂缝不发育 ;气源岩分别有海、陆相暗色泥、页岩、煤系地层、碳酸盐岩或其共同组合 ;无区域底水和边水存在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气水倒置 ;流体压力异常 ;内部结构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47.
塔里木盆地成藏旋回初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吕修祥  张一伟  金之钧 《科学通报》1996,41(22):2064-2066
盆地发育演化的旋回性特点,造就了塔里木盆地内发育有多套生油层系。多次生、排烃的出现,带来了多次油气聚集成藏,而多次构造运动,又可能导致已形成的油气藏被调整或被破坏。 1 成藏旋回的基本概念 成藏旋回是与盆地发育演化的多旋回性密切相关的。虽然我国东部有些断陷-坳陷盆地  相似文献   
48.
塔里木盆地构造活动枢纽部位碳酸盐岩油气聚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更好地指导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的勘探实践 ,进一步认识叠合盆地油气富集规律 ,从塔里木盆地构造活动枢纽部位的形成、分布以及对油气聚集的控制入手 ,剖析了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宏观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 ,构造活动枢纽部位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圈闭类型主要为潜山及背斜 ;碳酸盐岩含油气层的储集层有不整合面以下的风化壳及碳酸盐岩内部的孔缝发育带 .相对凹陷而言 ,构造活动枢纽部位处在比较高的部位 ,正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 ;而相对于翘起的高部位来说 ,构造活动枢纽部位又处在相对较低的部位 ,极有利于油气藏的保存 .塔北隆起牙哈潜山油气藏、巴楚隆起和田河气藏以及塔中隆起西北倾没部位的塔中 45油藏都是很好的例证 .由此可见 ,塔里木盆地构造活动枢纽部位是碳酸盐岩聚集油气的有利地区 .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采用各种方法识别出更多隐伏的构造活动枢纽部位 ,为发现更多的油气田提供靶区  相似文献   
49.
油气发现过程模型的建立是油气资源结构预测的重要环节。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前人模型建立和求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建立了基于帕莱托分布的油气发现过程资源结构定量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松辽盆地北部4个成藏体系资源结构进行了定量预测。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北部剩余可探明资源2.7815×109t,其中剩余资源量大于1000万t以上的油气藏有36个,说明松辽盆地北部老区勘探潜力仍然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50.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富集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轮南凸起经历了晚加里东期、海西期的强烈隆升剥蚀及印支期以来的叠加改造过程.轮南凸起及其周围地区长期处在油气运移的指向上,经历了3个一级波动周期的油气成藏旋回:第一成藏旋回以破坏为特点,第二成藏旋回以改造为特点,第三成藏旋回以富集为特点。轮南地区溶洞系统有3个发育段,缝洞系统发育程度及其连通性是风化壳型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密集发育的裂缝及小断层沟通溶洞就形成油气富集区;而孤立的溶洞由于没有油气来源,钻到溶洞发育区也是出水。在断垒带顶部泄漏区含水;紧邻的斜坡高部位盖层条件欠佳为高渗漏区,是稠油分布区;斜坡低部位以及平台区,晚期油气的充注形成轻质油和凝析油分布区;中、上奥陶统的残存区是寻找早期形成的碳酸盐岩原生油气藏的有利地区.围绕轮南低凸起沿斜坡往下向着凹陷的方向是碳酸盐岩有利油气富集区.准确预测碳酸盐岩缝洞分布区是本区发现油气的前提,而准确识别裂缝及小断裂的分布更是提高勘探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