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0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在院SARS防治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及时在全院开展了SARS防治知识培训。在培训中把握重点,抓住关键,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收到了良好效果,为今后的培训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体会到加强部门间协作,重视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加强毕业后教育的多学科培训,增加医院灾难医学继续教育内容和加强医务人员医学心理学的教育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2.
长骨骨化性纤维瘤的诊断(附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了9例长骨骨化性纤维瘤,男3例,女6例;就诊年龄最小3岁,最大38岁,平均17.22岁;胫骨7例,股骨1例,肱骨1例。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局部肿块和疼痛,X线表现为多囊性溶骨性病变,皮质膨胀变薄,无骨膜反在。本组9例中经临床及X线正确诊断者仅1例.结合文献报道的病例分析,发现该病虽有一定特征,但临床误诊率甚高,最易误诊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其误诊原因主要因为该病少见,且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极相似;也与该病组织结构表现多样呈渐进发展的特性有关。病理检查是确诊的主要手段,有病理骨折者,要尽早活检,取瘤体中心部织,避免骨折修复反应对诊断的影响。复发病例的病理诊断,要以第1次活检材料为准,排除手术后反应对诊断的干扰。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难以鉴别时,应多点取材,了解肿瘤全貌,以其主要在现定性。  相似文献   
43.
背景: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Ⅰ、Ⅲ型胶原,Ⅰ型胶原起支架作用,Ⅲ型胶原决定胶原纤维的弹性好坏.目的:拟验证生肌液和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相结合对实验动物创面Ⅰ、Ⅲ型胶原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5/10在河南省正骨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完成.材料:清洁级SD大鼠100只,体质量(220±20)g,制备大鼠皮肤切除伤模型.生肌液和麻油煎剂均由本院制剂室规范制各.方法:100只大鼠随机区组法分为5组,每组20只.模型组:等待创面自然愈合;麻油组:将麻油纱布敷于创面上.生肌液组:将生肌液纱布敷于创面上:封闭负压引流组:给予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生肌液复合封闭负压引流组:给予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停止负压吸引后,立即从注药管注入生肌液.各组大鼠随机分4批麻醉后处死(每次5只,10个创面)用于取材.主要观察指标:创面愈合时间: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愈合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及比例.结果:纳入SD大鼠100只,除模型组及生肌液组各有1只动物死亡外,其余动物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生肌液复合封闭负压引流组及封闭负压引流组较其他各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②创面形成后第3天生肌液组Ⅰ型胶原含量最低(P<0.05);生肌液复合封闭负压引流组Ⅲ型胶原含量最高.第6天,生肌液复合封闭负压引流组Ⅲ型胶原的含量仍高于生肌液组(P<0.05).创面完全愈合后,生肌液复合封闭负压引流组Ⅲ型胶原的含量明显高于封闭负压引流组(P<0.05).③造模后第3天Ⅲ/Ⅰ比值以生肌液组为高(P<0.05);造模后第6天,封闭负压引流组Ⅲ/Ⅰ比值最低(P<0.05).创面愈合后,生肌液复合封闭负压引流组和生肌液组Ⅲ/Ⅰ比值无明显差别,均呈比较理想的状态.结论:生肌液复合封闭负压引流可以优化创面胶原构成并提高创面的愈合质量;对创面Ⅰ、Ⅲ型胶原代谢的影响可能是其重要干预途径.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化岩胶囊药物血清对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诱导的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的生成、肿瘤的生长及CAM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药物喂养7天,制备药物血清及空白血清。孵化9天的种蛋30个以鸡胚绒毛尿囊膜内接种MG-63系骨肉瘤细胞悬液100ul(浓度为18.6×106)的方法造模,分为化岩胶囊药物血清组(HX)、造模空白血清(KX)、造模培养液组(ZM)三组,另取10个开窗非造模形成空白对照组(KB),通过明胶海绵载体每天给予药物血清、空白血清及培养液干预。每天记录CAM的血管数目、形态、肿瘤生长情况等,并拍照图像分析血管直径和面积。连续观察3天后取CAM标本、肿瘤组织给予切片染色及VEGF、COX-2表达检测。结果:造模与非造模组血管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骨肉瘤MG-63细胞系细胞能促进CAM中大中血管的生成,属1级血管者多,药物血清对CAM血管作用具有抑制作用趋势;药物血清组可抑制血管生成(与ZM组比较P〈0.05),且能减少血管异生现象;肿瘤组织及CAM中VEGF、COX-2阳性表达率较空白KB组有差异(P〈0.05),但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化岩胶囊药物血清具有抑制骨肉瘤细胞诱导的CAM血管生成作用,但似不是通过影响VEGF和COX-2表达机制发生作用,且中药复方抑制血管生成作用可能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索医院学科评估方法,开发医院学科评估软件系统;方法:搭建评估软件系统框架,规范数据接口设计,根据不同数据来源确定不同的取值方法和评估方法;结果:软件系统具有友好的数据录入与显示界面,扩展性强,方便用户输入、查询、修改、删除、统计、输出;结论:使用本系统进行医院学科评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益,并便于不同评估疗法的横向对比,也能对历次评估结果进行纵向分析,为管理者学科建设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
张印  郭建刚 《医学争鸣》2005,26(13):1219-1220
目的:探讨中成药保元丹对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功能和表型的影响,进一步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为其抗癌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保元丹和安慰剂.观察淋巴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CD28阳性细胞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外周血IL-2,TNF-α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与正常组对比T淋巴细胞增殖(0.24±0.26)%vs(0.56±0.23)%,P<0.05;T细胞表面CD28的表达增加(38±10)%vs(69±10)%,P<0.01;外周血IL-2增加(29±6)ng/Lvs(90±16)ng/L,P<0.01;外周血TNF-α增加(90±18)ng/Lvs(125±23)ng/L,P<0.01.结论:保元丹扶正抗癌作用可能是通过活化T细胞而产生.  相似文献   
47.
中药接骨丸促进肾虚骨折愈合的生物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研究中药接骨丸对肾虚骨折愈合的治疗作用。方法 24只种兔造成桡骨中段0.7cm缺损并分成三组,对照组和用药组用强的松造成家兔肾虚模型,空白组不用激素。用药组口服中药接骨丸,另两组自然饮食,术后第3、6周取材,观察中药接骨丸对肾虚模型动物骨折修复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动物骨痂修复指标均抵于空白组和用药组,中药接骨丸有拮抗强的松、抑制骨折修复的作用,表现在实验组动物的修复骨痂的骨矿含量、骨密度、骨  相似文献   
48.
中药电热夹板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49.
苦瓜提取物对高血糖动物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瓜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血糖大鼠的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及MDA、SOD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肾上腺素高血糖大鼠模型评价苦瓜提取物对模型大鼠的降血糖作用;采用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大鼠模型评价苦瓜提取物对模型大鼠的血糖、MDA含量、SOD含量及胰岛素水平、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的影响。结果:苦瓜提取物可明显降低肾上腺素高血糖大鼠的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大鼠的血糖水平、MDA含量,提高SOD含量及胰岛素水平,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结论:苦瓜提取物对高血糖动物有降血糖和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并经彩色多普勒或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的患有单侧下肢DVT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其中男37例,女53例;年龄为18~84岁,平均年龄59.48岁;按病期分为急性期30例,亚急性期30例,慢性期30例;按病理类型分为央型30例,周围型30例,混合型30例。同时选取同期无下肢DVT的志愿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为21~65岁,平均年龄38.7岁。测定2组纳入研究者的双下肢静态静脉压(P0)、动态静脉压(P00)和压力降低率(Pd)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不同病期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的P0和P00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Pd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病例组急性期的P0和P00均高于慢性期(P0.01);中央型的P00高于周围型和混合型(P0.01),中央型的Pd则低于混合型(P0.01)。正常对照组左右下肢的上述3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不同病期以及不同病理类型者患肢的P0和P00均高于健肢,而Pd则均低于健肢(P0.01)。结论下肢静脉压的测定可应用于临床对早期下肢DVT患者的检测,可作为临床对下肢DVT的治疗效果评估的客观指标,是一种简单实用的临床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