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 ,多需外科手术治疗。但有许多患者就诊时已不能作根治性切除术〔1〕。近年来兴起的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EMBE) ,可为该类患者解除胆道梗阻 ,减轻黄疸 ,延长生存时间及提高生存质量〔2〕。我院采用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治疗 5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 ,其中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60~ 73岁 ,平均 69.2岁。术前均有明显黄疸 ,总胆红素 3 0 0~ 5 2 0 μmol/L。术前均行B超、CT、MRCP等检查 ,其中 2例诊断不明。 5例中肝门部胆管癌 3例 ,胆囊癌转移压迫肝门部 1例 ,胃…  相似文献   
42.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诊治肝移植后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存兵  王金波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4):217-217,219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在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患者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方法肝移植术后出现梗阻性黄疸9例,共行ERCP12次,根据病情行乳头切开,取石,胆道扩张,内支架置入等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血胆红素、酶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无严重并发症。结论ERCP是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患者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3.
现将我院1979年7月至1981年11月,无选择性13例保留脾脏手术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0例,女性3例;儿童5例,成人8  相似文献   
44.
2000年3月~2008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符合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D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均为外伤,CT示脑挫裂伤伴有点、片状出血,脑实质弥漫性肿胀,脑灰白质界限不清,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少数患者未发现病灶,男43例,女17例;年龄1.5~60岁;病程1~6h;均处于不同程度昏迷状态,GCS评分3~8分。60例患者分为高压氧(HBO)组36例和对照组2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均给予脱水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评价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治中的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总结10例因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而行ERCP诊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0例共行ERCP 13次(其中3例行6次检查),发现胆漏2例,胆总管结石2例,十二指肠乳头肌功能失调1例,胆管吻合口狭窄5例(其中伴胆泥3例,胆管结石1例).十二指肠乳头肌功能失调的诊断是基于供受胆管均扩张同时存在肝酶异常,且经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后肝酶恢复正常.内镜治疗包括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4例,探条扩张3例,气囊扩张2例;放置胆道支架5例.内镜治疗的成功率为92.31%(12/13).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ERCP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正确、治疗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胆道并发症首选的非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6.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恶性肿瘤分类构成中的第三位。全国每年死于本病达十万多人。我国东南沿海江苏、广西等地也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区之一,发病率高达82.27/10万~6。但目前确诊之原发性肝癌、大多均属中晚期,手术切除者仅占全部肝癌的5.3%,探索中晚期癌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仍为临床医学研究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自1975年7月—1979年10月对2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结扎、插管、穿心莲或甲基斑蝥胺或三联化疗(噻替派)(T) 环磷酰胺(C) 氟脲嘧啶(F)输注,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48.
本组病例共7例,男4例,女3例。年龄6~50岁。部位以小腿及足部多见,5例。整个上肢1例,整个下肢1例。多为汽车碾挫伤,少数为石块砸伤。临床分型:单纯型2例。复合型又为3型:皮肤撕脱合并骨折,本组3例。皮肤撕脱合并骨折肌肉挫伤,本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空心莲子草抗病毒有效物质部位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和色谱法对该植物的正丁醇部位进行提取分离,通过波谱分析与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竹节参苷Ⅳ(achikusetsusaponin-Ⅳa,1)、28-β-D-吡喃葡萄糖氧基-28-酮基-30-降齐墩果-12,20(29)-二烯-3β-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28-β-D-glucopyranosyloxy-28-oxo-30-noroleana-12,20(29)-dien-3β-O-β-D-copyranosiduronic acid,2)、竹节参苷Ⅳa甲酯chikusetsusaponin Ⅳ a methyl ester,3)、28-β-D-吡喃葡萄糖氧基-28-酮基-30-降齐墩果-12,2029-二烯-3β-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28-β-D-glucopyranosyloxy-28-oxo-30-noroleana-12,20(29)-dien-3β-O-β-D-glucopyranosiduronic acid methyl ester,4)、大豆苷(daidzin,5)、芒柄花苷(ononin,6)、3-O-β-D-吡喃葡萄糖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3-O-β-D-glucopyranosyloleanolic acid-28-O-β-D-glucoside,7)、28-β-D-吡喃葡萄糖氧基-28-酮基-30-降齐墩果-12,20(29)-二烯-3β-O-β-D-吡喃葡萄糖(28-β-D-glucopyranosyloxy-28-oxo-30-noroleana-12,20(29)-dien-3β-O-β-D-glucopyranoside,8)。结论:化合物5~8为首次从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严重程度对冠心病(CH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CHD患者4 500例,所有患者中合并COPD的患者950例,其中完成肺功能检查的患者900例。将其分为非COPD组(3 550例)、轻度COPD组(309例)、中度COPD组(281例)、重度COPD组(186例)和极重度COPD组(124例)。记录两组患者基本临床状况及随访期间临床事件情况。结果同非COPD组相比,COPD组年龄(69.7±10.1)比非COPD组(66.2±12.1)更大(P〈0.05);COPD组吸烟史、高血压、缺血性脑血管病史、心衰病史等更常见(P〈0.05)。终点事件随访(包括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复发心肌缺血事件)显示:极重度组发生率最高,随后依次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但各组均高于非CO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的严重程度能够影响CHD患者的预后,随着严重程度的增加,CHD患者的死亡率及复发心肌缺血事件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