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6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脱水蓖麻油酸酯化改性的环氧树脂为主链,聚氨酯预聚物为交联剂,选择适当的合成工艺和助剂,制备出漆液稳定、漆膜性能好、固化温度较低的蓖麻油酸改性的环氧一聚氨酯阴极电泳涂料。考察了酯化程度、胺开环率、酯化温度及工艺顺序等对树脂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紫外光固化低黏度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入新的催化剂和新的阻聚剂构成催化-阻聚复合助剂体系,合成了可紫外光固化的低黏度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对树脂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复合助剂及常用的催化剂、阻聚剂对反应过程及树脂性能的影响,发现复合助剂体系具有更好的催化和阻聚效果,反应活化能仅为37.69 kJ·mol-1·K-1,所得树脂黏度仅为3 000~4 000 mPa·s(60℃),为市售产品的1/3;最后利用综合热分析仪对树脂固化膜的耐热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提高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耐溶剂性及其物理机械性能的多种交联改性方法、作用机理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4.
以高交联的聚二乙烯基苯-55(poly(DVB-55))为核,甲苯/乙腈(体积比1∶3)混合溶剂,采用两步沉淀聚合法,在核的表面接枝了具有羧基官能团的较低交联度的壳,得到了单分散或窄分散微米尺度的poly(DVB55)/poly(DVB55-co-methacrylic acid)核-壳微球。结果表明,以甲苯/乙腈混合物替代纯乙腈作为反应介质可以获得比表面积、孔容、接枝量和粒径相对较大的核-壳微球;随着poly(DVB-55)核的用量的增加或反应时间的缩短或单体和交联剂投料浓度的减小,所得的核-壳微球的粒径减小、接枝量降低、粘连程度减小,微球的均匀性则升高。  相似文献   
45.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u2+、Co2+配位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发散法合成了G3.5和G4.0的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研究了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的代数、溶液的pH值、反应时间对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u^2+、Co^2+配位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G4.0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存在时,Cu^2+和Co^2+的配合物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都出现了蓝移。当G3.5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存在时,G3.5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几乎不和Co^2+发生配位作用。延长反应时间,Co^2+/G4.0PAMAM的吸收强度增加,但是Cu^2+/G4.0PAMAM的吸收曲线几乎没有变化。溶液的pH值对G4.0的聚酰胺胺树状分子与Cu^2+,Co^2+配位作用有很大的影响,这为其循环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6.
乳液聚合中乳化剂对聚合物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张心亚  涂伟萍  杨卓如  陈焕钦 《粘接》2002,23(3):16-18,23
简要叙述了聚合物乳液稳定性的测定方法,详细地讨论了乳化剂的类型、用量及加入方式等对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乳液的化学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及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在混合溶剂中加入甲基丙烯酸、各种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及引发剂AIBN和链转移剂DDM,在85℃下反应合成了丙烯酸树脂。分别研究了不同酸值和羟值的丙烯酸单体、不同Tg的丙烯酸树脂以及各种助溶剂和中和剂对漆膜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丙烯酸阳极电泳涂料的最佳配方:丙烯酸共聚树脂的酸值为65 mg KOH/g、羟值为69 mg KOH/g、Tg为20℃,溶剂是体积比为1∶1的丙二醇单甲醚和异丙醇的混合物,中和剂是二乙醇胺。该电泳涂料具有良好的槽液稳定性和起泡消泡性。制得的涂膜外观平整、丰满、光亮,厚度为18~20μm,硬度为5 H,冲击强度为500 N/cm2,附着力为1级,柔韧性为1 mm,耐烟雾实验超过400 h。  相似文献   
48.
纳米铋掺杂二氧化锡/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秋星  胡剑青  涂伟萍 《化工学报》2007,58(11):2920-2925
以自制纳米铋掺杂二氧化锡(nano-BTO)分散浆料和水性聚氨酯(PU)为原料,采用共混法制备nano-BTO/水性聚氨酯杂合材料。运用zeta电位仪、激光粒度仪和TEM等研究了nano-BTO的zeta电位分布及其分散。结果表明,nano-BTO浆料的等电点在pH=6附近;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和高分子分散剂DP-518对nano-BTO粉体进行分散处理可获得良好分散性的水性浆料。采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自制的隔热测试装置等研究了nano-BTO/氨酯杂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结果表明,当nano-BTO含量为1.0%时,涂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了9.23 MPa、223%,可见光透射率约为70%,其隔热效果同比纯PU膜可降温达8℃以上。  相似文献   
49.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聚丙烯酸酯乳液是一大类容易制备、性能忧良、应用广泛且符合环保要求的聚合物乳液。本文系统地讨论了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液合成的配方设计,如单体、引发剂、乳化剂、PH调节剂、链转移剂以及保护胶体等微量组份的性质、在制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制备所得共聚物乳液结果的影响;阐述了核壳乳液聚合、无皂乳液聚合、有机—无机复合乳液聚合、基团转移聚合、互穿网络聚合以及微乳液聚合与超微乳聚合等新型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液聚合技术;并简要介绍了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液在建筑涂料及胶粘剂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0.
采用新型异丁基化尿素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与椰子油改性短油度醇酸树脂在酸催化下室温交联形成的共聚氨基醇酸树脂,配制木器漆。该木器漆的性能良好,外观丰满。研究了影响漆膜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