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脾切除(laparoscopic splencetomy,LS)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杨州大学临床医学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5月对42例施行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等.其中,血液病脾12例,脾结核1例,脾囊肿1例,外伤性脾破裂4例,恶性淋巴瘤1例,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23例.脾脏装入塑料袋剪碎取出.结果 42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出血量(300±110.60)ml,手术时间60~260 min(170±45.65)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8.10±3.52)d,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 对于大多数脾脏疾病,腹腔镜脾切除术安全可行,关键在于脾蒂的正确处理.根据脾脏的病种、大小形态、脾门等情况,选用比较适宜的脾蒂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42.
病人,女,61岁.因"体检B超发现左肝占位一周"于2009年3月1日入院.50年前感染乙肝病毒,10年前因脾肿大脾亢行脾切除术.查体:神志清,精神状况一般,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右上腹轻度压痛,无肌卫,反跳痛.肝肋下3 cm,肝区叩击痛(+).CT示肝左叶占位,大小约10 cm×4.5 cm,胆囊结石.甲胎蛋白(AFP)>350 ng/ml.术前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29g/L,白细胞9.8×109/L,中性粒细胞58.3%,血小板246×109/L.于2009年3月5日在全麻下行肝左叶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示:肝细胞性肝癌(中度分化),左肝静脉内癌栓形成,肿瘤周围肝组织呈结节性肝硬化改变.术后仅第1天有过一次高热,以后体温逐渐好转,于第5天体温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腹腔积液中CA19-9、CA242、CA125、CEACAM1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胰腺癌患者29例,良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35例,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系统检测CA19-9、CA242、CA125和ELISA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CEACAM1在患者腹腔积液中的表达,比较4种肿瘤标志物单项与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以及治疗前、后4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和表达阳性率。结果:胰腺癌组腹腔积液CA19-9、CA242、CA125、CEACAM1水平较良性消化系统疾病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联合检测腹腔积液4种肿瘤标志物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达89.7%、91.4%、90.6%,远高于检测单一腹腔积液标志物;胰腺癌患者治疗后腹腔积液CA19-9、CA242、CA125、CEACAM1水平及阳性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腹腔积液CA19-9、CA242、CA125、CEACAM1等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HEAML)是非常罕见的一种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由于其缺乏典型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极易误诊为肝细胞肝癌。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nodularhyperplasia,FNH)亦为少发病例。本文通过分享1例并发HEAML和FNH病例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以加强临床医师对肝罕见肿瘤的认识,促进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从人肝癌细胞系MHCC97H中分选侧群细胞,探索其形态、表型和功能特征.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从MHCC97H中分选得到侧群细胞,用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学特点;Western blotting观察其ABCG2表达;用流式细胞仪评估侧群细胞与干细胞基因CD133、CD117的关系;用克隆形成实验和NOD/SCID接种实验分别观察侧群细胞体外增殖和体内成瘤情况.结果 侧群细胞体积较小,呈圆形或短梭形;侧群细胞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明显少于非侧群细胞;流式检测显示侧群细胞中含有CD133、CD117阳性细胞;Western blotting显示侧群细胞和非侧群细胞中均有ABCG2表达,两者无明显差异;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SP具有较强的克隆形成能力;体内移植实验显示2000个SP细胞即能在体内形成肿瘤.结论 肝癌细胞系MHCC97H中侧群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表型和特性;ABCG2可能不是决定肝癌侧群细胞表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
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的进一步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a治疗的22例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其中男19例,女3例.22例中16例行剖腹探查手术,结果5例作肝部分切除,2例行肝动脉结扎,9例单纯大网膜填塞加缝扎止血.6例入院后B超及CT检查明确诊断且生命体征稳定而给予输血、止血保守治疗.结果16例手术患者生存期1mo-15mo,平均生存5mo.1例肝切除者最长存活15mo,未行肝切除和保守治疗者仅存活1mo~3mo.结论腹腔穿刺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有助于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同时作B超和CT检查更具有重要意义.治疗方法的选择必须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来决定,尤其是肝脏的代偿功能和肝癌的大小范围.治疗仍以止血和抢救出血休克为主.如患者情况许可可行肝部分切除、肝动脉结扎,对晚期患者特别是老年可作大网膜填塞压迫加缝合止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TRIM4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在肝内胆管癌(I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7例ICC患者肿瘤组织TRIM44、MMP9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分析两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TRIM44和MMP9表达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TRIM44、MMP9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ICC肿瘤组织TRIM44、MMP9蛋白呈过表达状态,且TRIM44与MMP9表达正相关(P0.001)。TRIM44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4);MMP9与肿瘤大小、AFP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显著正相关(P0.05),两者同时过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结论:ICC组织TRIM44和MMP9呈过表达,且二者密切相关;两者同时高表达提示ICC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在改良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收治的7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改良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1例患者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回输组),46例患者术中未采用自体血回输(非回输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采用门诊随访,复查电子胃镜、血常规及肝功能,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回输组患者术后1 dHb为(118±16) g/L,显著高于术前的(106±16)g/L;非回输组患者术后1 dHb为(103±16) g/L,显著低于术前的(113±15)g/L,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889,10.201,P <0.05).回输组患者术后未发热例数为11例,显著多于非回输组的7例;术后发热时间回输组为(3.0±2.3)d,显著短于非回输组的(3.8±2.9)d;术后1 dHb回输组显著高于非回输组,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247,t=2.210,-4.131,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有1例发生胰液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围术期死亡患者,无感染、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72例患者获得术后随访,随访率为93.5%(72/77),随访时间为6~2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随访患者术后第3个月行电子胃镜检查结果示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明显好转或消失;复查血常规及肝功能等,术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自体血回输应用于改良的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安全可行,效果确切,能有效升高患者术后Hb,减少术后发热,缩短术后发热时间.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同阶段的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探讨其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03月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完成的80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时间先后次序分为A、B、C、D 4组,每组20例,比较各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率(增加Trocar或开腹)、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30 d再入院率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不同阶段手术效果。结果:4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疾病类型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A组平均手术时间(59.2±12.9 min)、术中出血量(19.6±8.0 mL)明显高于B组(46.5±11.2 min,13.5±7.3 mL)、C组(44.3±9.3 min,11.2±5.6 mL)、D组(42.5±8.6 min,10.7±4.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中转率、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30 d再入院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频数由A组的1.5台/月上升到D组的6台/月。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安全、可行,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学习曲线约为20例。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不同的入肝血流阻断方法下行规则性或不规则性局部肝切除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2年7月期间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完成的25例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规则性肝切除术14例,不规则性局部肝切除术11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原发性肝癌9例,肝血管瘤1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1例,左肝内胆管结石5例。结果 本组25例均成功完成了腹腔镜肝切除术(其中合并胆囊切除术3例,合并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术1例),无中转开腹手术者。其中行区域性入肝血流阻断联合规则性肝切除术14例,应用自制的第一肝门阻断器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联合不规则的局部肝切除术11例。手术时间(149.6±19.8) min (120~195 min),术中出血量(320±73.6) mL (180~460 mL),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3~11 d。有1例术后第3天出现胆汁漏,予以放置自制双套管冲洗后引流量逐渐减少,术后第11天顺利拔管;其余病例未发生胆汁漏、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8.6±2.4) d (5~13 d)。9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截至2012年7月29日,其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17个月,1年无瘤生存患者有7例。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肝脏血流阻断技术是其成功的关键和保障。左半肝或左外叶病灶可考虑行区域性入肝血流阻断联合规则性肝切除术;右半肝不规则的病灶或病灶较小时,应用自制的第一肝门阻断器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联合不规则的局部肝切除术,是简洁、实用的方法,可避免切除过多的肝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