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医药卫生   1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眼镜蛇神经毒素粉末剂的鼻黏膜纤毛毒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浙江产眼镜蛇神经毒素鼻用粉末剂(神经毒素粉剂)的鼻黏膜纤毛毒性。方法:以在体蟾蜍上腭模型,观察神经毒素粉剂对鼻纤毛摆动的影响;运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在给于家兔神经毒素粉剂后1,3,5,7d时,取鼻中隔黏膜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神经毒素粉剂抑制鼻纤毛摆动强度,但停止用药后8~9h纤毛摆动可完全恢复,且纤毛形态无明显改变;家兔给予神经毒素粉剂后1,3,5d,其鼻中隔黏膜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第7天,黏膜上皮松化,黏膜轻度充血,但基底膜完整。结论:神经毒素粉剂无急性不可逆性鼻黏膜纤毛毒性。  相似文献   
42.
肾微透析技术及其在肾组织间液腺苷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旭旺  李范珠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7):1221-1223
1972年,Delgado等首次报道了真正意义上的组织微透析技术。Eklund等于1991年最早将微透析技术应用于肾脏的研究。此后,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肾微透析技术不断发展。1994年,Baranowski等第一次将微透析技术应用于肾组织间液(renal interstitial fluid,RIF)腺苷的取样。由于该技术是从活体肾组织间液中直接取样,因此样品中腺苷浓度能更加真实反映肾内腺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43.
神经毒素纳米粒大鼠鼻腔给药的脑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神经毒素(NT-1)纳米粒经大鼠鼻腔给药后的脑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125I同位素标记法,以清醒自由活动大鼠为实验模型,运用脑微透析取样技术,连续测定NT-1纳米粒和NT-1经大鼠鼻腔给药后右侧嗅球组织间液的放射性计数(min-1),再折算成相应的NT-1浓度,并利用药动学软件计算各个参数。结果:NT-1鼻腔给药后无法进入脑内,而NT-1纳米粒可进入脑内,其药动学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tmax、cmax、AUC0→∞、t1/2(β)分别为(46.38±5.12)min、(3.98±0.51)ng/mL、(876.24±55.32)ng.min/mL和(132.45±24.26)h-1。结论:单纯NT-1鼻腔给药后无法进入脑内,而以纳米粒为载体,可显著增加其鼻腔吸收入脑,且能较快达到峰浓度,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44.
本文对水飞蓟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进行了探讨。包合物用薄层色谱、X射线衍射分析等证明该包合物质量是可靠的。我们还利用该包合物制备了益肝灵片,结果表明:包合物与市售益肝灵片,两者之间相对累积释放量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45.
蛋白多肽类药物微球鼻腔给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鼻腔给药是指在鼻腔内使用,发挥局部和全身作用的给药系统。鼻腔给药可避开"首过效应",药物吸收迅速,可提高生物利用度,部分药物生物利用度可接近于静脉给药,是一种非侵入性给药方式,使用  相似文献   
46.
制备了孔径(6.0±0.2)nm、孔容(0.94±0.03)cm3/g、比表面积(701.4±0.70)m2/g的SBA-15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平均粒径为(920±120)nm,以其为载体负载艾塞那肽。所得SBA-15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因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比孔容,可提高载药量至(15.2±2.0)%。体外释放试验表明,该纳米粒在p H 7.4磷酸盐缓冲液中d1释出近35%,d14时缓慢释出40%。将艾塞那肽的水溶液和SBA-15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分别皮下注射给予SD大鼠。结果两组的t1/2为0.60和14.53 h,AUC0→t为1.71和8.60 ng·ml-1·h,MRT为1.14和21.30 h,可见该载体可显著增加药物的半衰期和MRT,有望成为艾塞那肽皮下注射给药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系统地比较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测定科博肽注射液含量方面的差异。方法HPCE分离条件为:未涂层毛细管柱(50 μm×40 cm,有效长度30 cm),运行缓冲液为0.1 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2.5),分离电压20 kV,柱温25 ℃,检测波长200 nm;HPLC分离条件为:Aeris PEPTIDE XB-C18柱(4.6 mm×150 mm,3.6 μm),柱温30 ℃,流速0.9 mL·min-1,检测波长200 nm,流动相A:0.1%三氟乙酸-水、流动相B:0.1%三氟乙酸-乙腈,梯度洗脱。结果 科博肽在HPLC和HPCE各自的分离条件下进样浓度分别在17.33~138.60 μg·mL-11、1.08~138.60 μg·mL-1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为0.999 7),平均加样加收率分别为100.3%和99.3%,RSD 分别为0.7%和1.2%。结论 HPCE与HPLC均可用于科博肽注射液的含量测定,但HPCE在使用成本、分离时间、检出限等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8.
叶晓莉  王选深  王彬辉  魏颖慧  冯健  包强  李范珠 《中草药》2011,42(10):1956-1962
目的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并对影响其体外释药的包衣处方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离心造粒包衣机以粉末层积法制备载药微丸,并通过依次包衣时滞内层(Eudragit RL 30D)和pH依赖外层(Eudragit FS 30D)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以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相似因子(f2)法统计分析释药曲线,考察影响大黄素微丸体外释药的处方因素。结果最佳时滞层包衣液处方为:Eudragit RL 30D增重5%,HPMC用量60%,滑石粉用量50%,柠檬酸三乙酯用量15%;最佳pH依赖层包衣液处方为:Eudragit FS 30D增重4.6%,滑石粉用量50%,柠檬酸三乙酯用量5%。体外释放度实验表明,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在人工胃液中2 h和人工肠液中3 h的累积释药率小于10%,人工结肠液7 h内基本释放完全,具有明显的结肠定位释药特性。结论通过调整时滞层及pH依赖层包衣厚度可以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  相似文献   
49.
微透析与分析系统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琳  张幸国  李范珠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19):1457-1460
 目的 介绍微透析(microdialysis,MD)与分析系统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概述包括MD-液相色谱仪、MD-毛细管电泳仪,MD-质谱仪或MD-串联质谱仪和MD-生物传感器的MD-AS的研究进展,概述其种类及特点,并着重介绍其应用。结果结论 MD与分析系统联用(MD-AS)能对小体积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现了在线、实时、在体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考察亲水性多肽类药物神经毒素自组装核壳型纳米粒(self-assembled neurotoxin-loaded nanoparticles of core-shell type, NT-SAN大鼠鼻黏膜给药后脑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NT(FITC-NT,采用聚乙二醇-g-聚氰基丙烯酸乙酯嵌段共聚物(PEG-g-PECA为载体,乳化聚合法制备FITC-NT-SAN。采用大鼠脑微透析技术及荧光分光光度法,以FITC-NT-SAN和FITC-NT溶液肌内注射给药为对照,连续测定FITC-NT-SAN经鼻黏膜给药后FITC-NT在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 PAG部位浓度的经时变化。结果 FITC-NT-SAN呈圆形或类圆形,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89.6±8.9nm,包封率为(58.43±0.62%。FITC-NT-SAN经鼻黏膜给药后在PAG的FITC-NT浓度均明显高于FITC-NT-SAN和FITC-NT溶液的肌内注射给药(P<0.01,ρmaxtmax 和AUC0-∞分别为(89.26±7.58ng·mL-1、120.00 min和(26 320.88±1 007.74ng·min·m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37.28%。结论 以PEG-g-PECA为载体的FITC-NT-SAN经鼻黏膜给药有助于提高NT的脑内浓度及生物利用度,该结果为研究适宜蛋白质多肽类等大分子药物经鼻黏膜给药的脑靶向新剂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