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8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经母婴传播丙型肝炎病毒婴儿10年转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母婴传播的远期预后。方法: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13例母婴传播感染HCV婴儿的转归进行了10年的随访。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CVRNA,用第二代EIA试剂检测抗HCV。结果:临床型丙型肝炎1例,血清中抗-HCV和HCV RNA分别持续7年和8年;亚临床型丙型肝炎3例,2例血清中抗-HCV于l2月龄阴转,1例于24月龄阴转,2例HCV RNA于24月龄阴转,1例于60月龄阴转;隐性感染9例,血清中抗-HCV和HCV RNA均在12月龄内阴转。随访8~10年未发现抗-HCV和HCV RNA再次转阳者。结论:提示HCV母婴传播形成HCV慢性携带和丙型肝炎慢性化的机率较低,转归较好,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评价国产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及其与中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应用母婴阻断方案的保护效果。方法 在广西等3个地区,对乙肝病毒双阳性母亲新生儿,应用重组乙肝疫苗和重组乙肝疫苗加50IU HBIG两种母婴阻断方案免疫新生儿,共随访单纯重组乙肝疫苗母婴阻断儿289例,重组乙肝疫苗加HBIG阻断儿186例。结果 单纯重组乙肝疫苗的母婴阻断效果为87.8%(95%CI:83.6—91.9),重组乙肝疫苗加HBIG的阻断效果为91.2%(95%CI:86.7—95.6),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间(P=0.7072)、两种母婴阻断方案间(P=0.2955)及各地免疫人群间(P=0.9987)的母婴阻断效果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种母婴阻断方案免疫新生儿间抗—HBs的阳转率(P=0.3188)和抗体滴度(GMT)间(P=0.8925)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首剂免疫后1年,抗—HBs阳性率在单纯重组乙肝疫苗组和重组乙肝疫苗加HBIG组分别为91.1%和93.5%,GMT分别为153mIU/ml和164mIU/ml,以后逐年显著下降(线性趋势检验χ^2=60.47,P=0.0001),至免疫后第4年,阳性率分别降为65.0%和66.6%,GMT仅为第一年的1/3。结论 重组乙肝疫苗加中效价HBIG的母婴阻断效果可达90%以上,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的血源疫苗。中国现行重组乙肝疫苗抗—HBs的免疫检测技术方法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43.
河北保定春季甲型肝炎爆发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是我国北方常见多发的肠道传染病,每年的秋冬季为发病高峰,但在1999年的春季(4月份)我市东部四县发生甲型肝炎爆发,春季甲肝爆发在保定市乃至河北省也非常少见,下面将流行情况及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脑炎类抗体,具有敏感、特异、简便的优点。我们曾报告用该法测定抗体 O·D 值与血抑(HI)抗体效价呈密切正相关。考虑到 HI 抗体中 IgM 可能影响两者的关系,本文对 HI 抗体的种类(IgM 和 IgG)进行测定,并与间接 ELISA 法所测定的 O·D 值的关系做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45.
为了解婴儿按0、1、6个月程序接种3剂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对抗体应答低下者实施再免疫后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转状况,在正定县7个乡选取1997年1月1日~1998年8月31日出生的婴儿,按0、1、6个月程序实施3剂乙肝疫苗免疫,于1999年5月采血检测抗-HBs、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对3项指标均阴性的90例又接种了1~2剂乙肝疫苗,2剂间隔1个月,分别在每剂接种1个月后采血检测抗-HBs.结果显示再免疫1剂乙肝疫苗后1个月抗-HBs阳转率为85.6%(S/N≥2.1)和65.6%(S/N≥10.0).对再免疫1剂后仍无抗体应答者中的8例又接种了第2剂乙肝疫苗,经1个月检测抗-HBs全部阳转,其中4例抗体S/N值≥10.0;同时对再免疫1剂后抗-HBs弱阳性(S/N值2.1~9.9)者中的15例又接种了第2剂乙肝疫苗,经1个月后检测仅4例抗-HBs S/N值≥10.0,占26.7%.因此,对按3剂标准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失败者再接种疫苗,可以诱导抗-HBs阳转.  相似文献   
46.
1981~1987年6月,用IFA法检测河北省各地形区鼠等小兽17114只,流行性出血热(EHF)抗原阳性率:褐家鼠5.12%,黑线姬鼠2.47%,大仓鼠0.66%,小家鼠0.58%,背纹仓鼠0.05%;河北平原区3.91%,燕山山区2.05%,太行山区0.68%。居民宅区和田野鼠间都有EHF抗原阳性者,以宅区的褐家鼠最普遍,小家鼠次之,黑线姬鼠较局限。这三种鼠EHF抗原阳性率,成鼠7.44%,显著高于亚成鼠的4.67%;雄性鼠7.7%雌性鼠6.17%。1980~86年全省报告EHF 3266例,发病率和鼠间EHF抗原阳性率呈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47.
新生儿血源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14年效果评价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为了解新生儿血源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后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持久性及长期保护效果,1986~1989年,在正定县吴兴乡7个自然村结合农村计划免疫活动,给新生儿接种3针10μg/ml血源乙肝疫苗,并以免疫后首次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762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4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显示乙肝疫苗免疫后14年间,HBsAg阴性和阳性母亲所生儿童的抗-HBs阳性率,分别由最高的94.44%和95.83%逐年降至50%左右,至10~14年波动于40%~50%;抗-HBs有效阳性率的动态变化与阳性率相似,10~14年基本维持在20%左右.14年间对HBsAg阴性和阳性母亲所生儿童共随访观察了7 612.5人年,发现HBsAg阳转者6例,HBsAg年阳转率为0.08%,与本底对照的1.13%相比,保护率为92.92%.这6例HBsAg阳转者在之后的多次检查中均HBsAg阴性,未形成HBsAg慢性携带者.表明血源乙肝疫苗的长期保护效果良好,14年内无需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能稳定分泌抗丙型肝炎病毒(HCV)NS5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实验室鉴定。方法用重组HCVNS5区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经有限稀释克隆3次后制备分泌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并用酶免疫(EIA)法对其分泌抗体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融合后的阳性克隆中筛选出6株能稳定分泌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2C8,2D2,1D6,2G2,1F5和1F10。这6株McAb与NS5重组抗原均有良好的反应性,杂交瘤培养上清的EIA抗体滴度为1∶400~1∶1600,其中1株诱生的同系小鼠腹水滴度为1∶80000。这6株McAb均为IgG1亚型。结论该McAb的制备,可为HCV感染者血清和肝组织中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生物工程药物的研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9.
<正> 为了解河北省EHF疫区分布,我们于1981~1985年按动物地理小区选点,进行了鼠密度和鼠间EHF抗原携带状况的调查。 1981~1985年,本省共报EHF369例,波及49个县市,以河北平原中南部病例较多。 用常规夹夜法调查鼠密度:除张北高原山地尚未调查外,已调查的35个县市,平均鼠密度,宅区为  相似文献   
50.
采用随访观察的研究方法,观察了13名感染HCV的母亲和她们生的15例婴儿的母婴传播HCV可能性、传播机率和后果。15例婴儿中,HCV感染率为86.7%,其中临床型1例(7.7%),亚临床型HC3例(23.1%),隐性感染9例(69.2%)。抗-HCV阳性率为:3月龄前为100.0%,6月龄开始有阴转,18月龄降至33.3%,到36个月龄时仍有1例阳性(16.7%)。HCVRNA检出率:9月龄前与抗-HCV相同,之后较高,18月龄后为66.7%,36月龄时为33.3%。婴儿感染HCV的临床类型与母亲怀孕时的病态有关,母亲孕期为临床型HC者,其婴儿易发展为临床型或亚临床型感染;HCVRNA和抗-HCV持续时间也相对长。HCV感染婴儿可能均为宫内感染,而非出生后所致。母亲及其婴儿血清标本HCVRNA基因型均为Ⅱ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