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业科学   1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亚马逊流域玛代拉河Santo Antonio 鱼道设计与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nto Antonio过鱼设施位于亚马逊河最大支流玛代拉河下游,其设计规模宏大,在世界范围内鲜有,并且工程建设地所在区域水文环境和鱼类生物学特征等与我国长江较为类似,通过分析该过鱼设施,得出启示主要包括:(1)过鱼设施是为生物对象设计的水利工程,其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必须由工程师和生物学家紧密合作;(2)吸引水流对过鱼设施的成败起关键性作用,虽然吸引水流系统需要加大投资并且运行过程中会损失大量的水能,但从确保过鱼设施效果而言是非常必要的;(3)物理模型对于鱼道进口位置,鱼道内部水力学特征的确定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尤其在1:1局部模型内开展的生物学实验是细化和优化鱼道内部结构细节的有效方法;(4)卵石框(石笼)隔板的水池分隔方法兼具水池式鱼道与仿自然通道的双重特征,并且完工后还可以根据鱼道的运行情况灵活调整,非常方便;(5)进口处采用较高的人字闸门,即可适应尾水变化,又可与吸引水流系统相配合,创造出有效的吸引水流,一举多得;(6)全部采用大功率灯泡式水轮机是保护下行鱼类的有效措施;(7)监测系统和公众教育等配套设施的建设非常必要,有利于改进鱼道运行方式和提高过鱼效率。  相似文献   
42.
为了解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宜昌江段铜鱼的种群动态变化特征,基于2003~2005年、2009~2011年和2017~2019年在宜昌江段收集的9120尾铜鱼样本的基础生物学数据,运用FISAT Ⅱ 软件对种群参数和资源量进行估算。结果显示,2003~2005年、2009~2011年和2017~2019年宜昌江段铜鱼体长分布范围分别为118~416 mm、111~409 mm、107~380 mm,平均体长(平均值±标准差)为230.7±49.8 mm、217.5±54.3 mm、267.2±34.1 mm;体重分布范围分别为10~1000 g、19~889 g、16~816 g,平均体重(平均值±标准差)为195.8±123.6 g、153.2±118.6 g、250.3±84.2 g;生长指数b值分别为3.0151、3.0319、2.9775,均属匀速生长型;由Powell-Wetherall plot法和 ELEFAN Ⅰ 法拟合渐进体长L∞分别为535 mm、530 mm、500 mm;生长系数k值为0.18、0.14、0.15,属中等速率生长型;由体长结构实际种群分析估算铜鱼年资源量分别为1144927尾、1890899尾、2103556尾。研究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江段铜鱼为匀速生长型,资源数量增加明显,但生长速率减缓,存在小型化趋势。  相似文献   
43.
长江中华鲟超声波遥测技术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危起伟 《水产学报》1998,22(3):211-217
利用美国Sonotronics公司的超声波发射器,接收仪和水下听筒装配的一套超声波遥测定位系统,在长江宜昌江段对中华鲟进行遥测试验,方法可靠,在葛州坝下江段其探测半径约达1500米。借助特制快艇和GPS,采用三角定位法,可较准确地定位中华鲟行踪。超声波发射器的特定声波编码,可将不同标志个体区别开。本试验1995和1996年标志了15尾即将参加自然繁殖的中华鲟。其中1996年标志10尾,全产进行了定  相似文献   
44.
基于网箱控制法和模型法的长江4种淡水鱼目标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标强度(target strength,TS)是将回波积分值转换成绝对资源量的关键参数,同时也是渔业声学技术的热点研究内容。2012年12月及2013年6―7月,在三峡水库中华鲟基地网箱内使用BioSonics DT-X(199 kHz)分裂波式科学回声仪测定了4种共计31尾不同鳔室构造和体型的长江淡水鱼类背腹方向的目标强度,并将此结果与基尔霍夫近似模型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实验鱼包括鳊(Parabramis pekinensis) 6尾、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8尾、鲇(Silurus asotus)10尾及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7尾。结果表明,模型法测定结果与网箱控制法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构建4种鱼TS值(dB)与体长(BL, cm)的标准方程分别为鳊:TS=20lg(BL)-70.1 (R~2=0.94);鲢:TS=20lg(BL)-67.0 (R~2=0.80);鲇:TS=20lg(BL)-74.5 (R~2=0.80)及长江鲟:TS=20lg(BL)-66.1 (R~2=0.94)。模型法获得实验鱼目标强度的分布表明,鱼类不同的形态学特征及鳔室数量会影响目标强度的大小与分布特征。低频(38 kHz)下鳊、鲇及长江鲟目标强度最大值对应的姿态倾角出现在-10°~0°,而鲢目标强度最大值出现在-20°~-10°,且不同种类鱼的目标强度最大值所对应姿态倾角的位置各不相同。本研究通过网箱控制法和模型法测定了4种不同鳔室构造和体型的长江淡水鱼类目标强度,可为长江淡水鱼类目标强度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为采用渔业声学方法进行长江淡水鱼类垂直原位监测评估资源量提供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45.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ys nobilis)是中国特有的四大家鱼中2个重要成员,主要分布于黑龙江、长江和珠江水系.传统人工养殖依靠天然鱼苗.但是,人口增长和人类经济活动加剧使其天然产卵和孵化场消失或遭到破坏.人工育苗技术虽然解决了鱼苗供应问题,但由于遗传资源管理和使用方法的不完善,使两种鱼的生长表现、抗病抗逆性和遗传多样性等都有明显的降低.另外,因洪水导致的养殖个体逃逸也使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受到干扰.近年来,比较大规模的人工鱼苗放流实践也加剧了对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扰动.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迫切需要一套适用的分子标记.为评价鲢和鳙的遗传多样性、确定它们的遗传分化和地理分化、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开发利用遗传资源,本研究构建了富集GT微卫星序列的基因组短片段文库.随机选择并测序的97个克隆中有87个含有微卫星序列.根据其中的21条序列,设计了22对微卫星标记引物并用来分析了在长江荆州段捕获的32尾野生鲢和7尾野生鳙的遗传多样性.所有标记引物在两种鱼中通用.在全部样品中共发现129个等位基因.每位点等位基因数在3~10个,平均5.9个.不同标记揭示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33~2.00,平均1.22.由于使用的鱼个体数少,如鳙,只有7个个体,样品也只来源于长江荆州江段.本研究无法基于两种鱼的天然分布,对两种鱼的遗传分化、地理种群多样性比较、养殖群体和天然群体差异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但是,这组标记的研制将有助于这2个中国特有经济鱼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资源的管理及开发利用等相关研究.本研究中,微卫星DNA标记的研制使用了固定有微卫星核心序列的磁珠.这样的磁珠与两端接有已知序列的DNA片段杂交能富集出含有微卫星核心序列的片段.通过扩增和连接转化,可方便地获得大量含微卫星核心序列的片段.与已有的方法不同的是,本研究用AFLP方法的某些步骤使片段两端加上已知引物序列,方便易行.迄今,这两种鱼还没有微卫星标记连锁图谱.构建这样的图谱是本项目研究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46.
中华鲟水族馆驯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5尾人工繁殖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和1尾捕捞于长江宜昌江段的野生中华鲟为研究材料,对其在水族馆中的驯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6尾中华鲟已全部开口进食,其中有15尾人工繁殖原进食人工配合饲料的中华鲟开口进食生鲜饲料,且摄食生鲜饲料的品种越来越多;2005年4~8月,25尾人工繁殖中华鲟摄食的饲料数量稳步增加,并呈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野生中华鲟摄食的饲料品种由1种逐渐增加至6种,日摄食量由120 g逐渐增加至2 000 g并逐渐趋于稳定。说明水族馆驯养池的环境适合中华鲟生长。  相似文献   
47.
苯唑卡因对美洲鲥运输应激的缓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苯唑卡因为麻醉剂,研究了人工养殖1+龄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幼鱼在有无麻醉剂作用下长途运输2 h后血清皮质醇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探索美洲鲥运输后高死亡率的原因以及麻醉剂对运输应激的缓解作用。实验对运输前、运输2 h、加20 mg/L苯唑卡因麻醉运输2 h后的美洲鲥血清中的皮质醇激素以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运输应激对美洲鲥皮质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运输2 h后美洲鲥血清皮质醇激素含量非麻醉运输组[(41.97±17.92)ng/mL,n=9和麻醉运输组[(15.62±1.80)ng/mL,n=9比运输前[(2.05±1.48)ng/mL,n=10分别显著上升20倍和4倍左右(P<0.05),麻醉运输组鱼皮质醇激素显著低于非麻醉运输组(P<0.05)。不加麻醉剂2 h运输应激后血清TP、AP、AKP、CHE、ALT、K+、Ca2+、GLU显著高于运输前水平(P<0.05),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AP/GP显著低于运输前水平(P<0.05),而麻醉运输组的上述指标与运输前没有显著差异。非麻醉运输组和麻醉剂组,运输后血清LDH、AST都呈不显著增加(P>0.05)。实验结果显示,美洲鲥在运输应激后,心脏和肝脏等组织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可能是导致美洲鲥运输后较高死亡率的原因。麻醉剂苯唑卡因应用于长途运输有助于维持鱼体生化指标的稳定,对鱼体运输应激反应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48.
中国鲟鱼的保护、管理与产业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1 世界现存鲟鱼的种类和资源鲟鱼是一类起源早、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和极高经济价值的稀有物种 ,多数种类个体大 ,半数种为溯河洄游产卵鱼类。按目前较为公认的分类系统 ,现存鲟鱼类有 2科 6属 2 7个种 ,隶属于硬骨鱼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 (Acipenseriformes) ,其中鲟属有 17个种 ,主要经济种类在其中。它们全部分布于北半球 ,现存 9个自然分布区为 :太平洋东岸、北美大湖地区、大西洋西北部、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墨西哥湾、大西洋东北部、里海地区、西伯利亚及北冰洋流域、黑龙江和日本海、长江和珠江。鲟鱼自然种群资源稀少 ,在过…  相似文献   
49.
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现存2属3种,其中大鲵属(Andrias)有2个种,即分布于我国的中国大鲵(A.davidianus)和分布在日本的日本大鲵(A.japonicus);隐鳃鲵属(Cryptobranshus)仅有隐鳃鲵(C.alleganiensis)1种,分布于美国东北部,又称美洲大鲵。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例如水库修建、森林砍伐、矿山开采、化肥农药使用等导致隐鳃鲵科的物种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此外,过度捕捞使隐鳃鲵科的自然种群数量不断下降,甚至造成某些种群的灭绝。目前,隐鳃鲵科这3个现存物种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濒危状态。结合现有资料,分析、概述了隐鳃鲵科的生物地理学特点及其种群遗传学研究进展,旨在为其自然种群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美洲鲥在美国渔业史上曾起到重要作用,但从19世纪初期开始,建闸筑坝、水域污染以及人们的过度捕捞,造成美洲鲥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目前,美洲鲥在很多地区已经绝迹。然而,经过人们不断的努力,美洲鲥资源渐渐得到修复,每年在切萨皮克地区举行的鲥鱼节,让人们在庆祝这一自然文化财富的同时加深了对美洲鲥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